“青苗知行书园”第一期读书会总结

文摘   2024-11-08 18:32   北京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中国伦理在线关注我哦~

在这里,与伦理学爱好者在一起~




青苗知行书园第一期读书会总结





1.读书会主题

约纳斯的第一律令——人在世界中存在



2.阅读文本

Korsgaard M C. Species-Being and the Badness of Extinction and Death[J]. Zeitschrift für Ethik und Moralphilosophie, 2018, 1(1):143-162.

中译文参考:克莉丝汀·科斯嘉,卢俊豪.类存在、死亡和灭绝之恶[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3,8(03):112-128.



3.讨论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类行为的性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人类行为对自然和自身的影响日益增大,而对这些行为后果的预测可能存在不足。约纳斯认为,人类所有行为和科技发展的最基本前提是不能导致人类灭绝。然而,如何证明这一责任?科斯嘉从“类存在”的角度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证明路径。


一、类存在与康德权利理论



1.科斯嘉对康德权利理论的新解

康德主张个人权利,或任何主张个人权利的个人主义的观点都预设了一种集体的维度。即使从康德的纯个人主义的伦理学中,也能看出其内在包含的集体性维度。



2.科斯嘉的结论

人至少潜在地是一类单独的集体能动者,类存在是一种道德承诺。在此意义上,人类的存续是一种集体责任。



3.集体责任存在的问题

(1)集体责任的义务主体问题:尤其是在繁衍的问题上,集体责任似乎只能靠单个个体来完成。当声称繁衍是集体责任时,难以明确这是对谁的命令和要求。

(2)集体责任的效力问题:只能通过“不能导致人类灭绝”这一集体责任来制止某些恶行,如禁止研制毁灭人类的武器。然而,“人类要存在下去”这一集体责任难以找到直接的责任承担者,在直觉上,人们普遍认为这与自己无关。


二、类存在与实践同一性



1.理解实践同一性

从个体角度来看,我们能够反思和评价自己的行为,这是人类独有的特点;从群体角度来看,反思自己行为的标准并不是真空中的,而是受到了群体即人类的价值观的影响,这种标准是置于整个人类的语境之中的,具有相互性。



2.从实践同一性中阐释“人活着的意义”

在为人类的集体生活做出贡献时,个体能够获得活着的价值。(活着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1)来自经验生活的挑战:对于“人类存续的意义”有不同的声音,例如有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而选择自杀、不愿延续后代、舍生取义等行为;

(2)约纳斯的观点:约纳斯并未将“不要自杀”作为绝对的律令,而是为个体自杀留下了空间,认为其可以被理解,只是不能集体自杀。“人在世界中存在”这一律令中的“人”指的是人类而非个体。


三、灭绝之恶:对群体而言,人类为什么一定要存续下去?



1.科斯嘉的观点

对人类而言,人类物种的终结将消除个人生活意义和价值的重要来源。

对这一观点的反驳:当人类已经灭绝,个体全部死亡的情况下,无所谓生活的意义。因此,科斯嘉讨论的只是人类知道自己将要灭绝但还未灭绝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痛苦才是必然的恶,而不是灭绝这件事情本身是恶的。假设没有经历痛苦,种族只是瞬间突然灭绝了,为什么仍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2.科斯嘉的论证

很多事情的意义建立在“未来人类会一直存在”的预设前提之下。例如,从事科研、城市建设等工作,是基于相信人类会存在下去,且成果会惠及后人。若知道未来人类会灭亡,人们可能会只做50年内有意义的事情,排除长期投入但在50年内无法实现的工作。这一预设是人类脑中本就潜在的观念。

对这一预设的质疑: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或一些选择不生育的想法有可能导致让人类灭绝。这一预设甚至可以被取消,被取消后人们依然可以思考自己的意义,并不影响。

回应:

这一预设不可取消:科斯嘉、约纳斯所做的工作正是证明不可以取消这个预设,如果真的取消了,人所思考的自己的意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且个体对自身意义的思考可能不知不觉受到“类”的影响,如果这个类本质从根本上没有了,很难真正通过想象来模拟个体是何种状态。

这一预设和经验事实、人们的直觉相符合:人们有想要持续生存下去的欲望。正如科幻片中,当人类得知将要灭绝,大家都首先考虑怎样让人类延续下去。但除经验性的证据外,这一预设还需要说理的证明。



3.科斯嘉和康德论证路径的相似之处

证明的根在于对人的描述,在于人本身。类似于康德对绝对命令的论证,因为人是理性存在者,所以人必须讲道德。科斯嘉认为因为人是类存在,所以人必须存在下去。这一论证路径是有合理之处的,如果科斯嘉对于类存在的解释是可以合理地解释我们的生活的,那么在此基础上所建构出来的东西就有一定的合理性。



4.一些其他的观点

(1)灭绝没有那么糟糕,灭绝本身不伤害某个作为个体的人:以繁衍为例,不生孩子并不会直接对某人造成伤害。且物种并不会作为一个被伤害的主体,没有知觉,因此很难说“对人类造成某种伤害”。

(2)灭绝糟糕,人类灭绝是对世界巨大的损失,因为人类文明十分宝贵。——反驳:人类文明的意义只是自身的一种建构


四、人类死亡并非比动物死亡更糟糕


科斯嘉区分讨论了死亡和灭绝,认为人的类存在的身份导致死亡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是很糟糕的事情,但是灭绝是最糟糕的事情。

对四种一般论证梳理及反驳:



1.高能力论证

相较于动物,人类具有更高的能力,人类的生活比动物的生活好得多。因此人的死亡将比其他动物的死亡带来更大的损失。

科斯嘉的反驳:对于动物有益的东西应当是相对于其能力的,在不同物种之间并没有客观的好的标准。动物的生活并没有充满意义和价值,但这是因为这类事情与它们无关。这样的生活对于动物而言并不是更差的。



2.绝对欲望论证

威廉姆斯区分了绝对欲望和偶然欲望,绝对欲望是活着的根本目的,是更深层次的、更值得我们选择的,例如一个人想做一个科学家,为了这个欲望他要活下去;偶然欲望则是在活着的前提下产生的欲望,例如一个人想要吃饭,是他活着才想要吃饭,而不是为了吃饭才活着。人具有绝对欲望,动物没有,死亡会摧毁人的绝对欲望,对动物来说则不会,因此人的死亡比动物的死亡更糟糕。

科斯嘉的反驳:

(1)绝对欲望不必要:绝对欲望假定了生命是中性的前提,但这一前提是错误的,生命不是中性的,活着本身就已经很好。(威廉姆斯不赞成这一说法。他认为如果要回答为什么要活下去,“活着就很好”的本能性的理由是不够的,还是需要一种绝对的欲望来支撑活下去的动力。)

(2)错误的投射:绝对欲望只是人认为重要的东西,但是对动物而言或许并非如此。



3.叙事结构论证

人类的生活存在一种叙事结构,人的生命的意义依赖于一系列的叙事,某件事情的意义会因为在整个叙事的序列中而被放大。人的生命是讲故事,但动物不会,人死亡之后故事就结束了,因此比动物的死亡更糟糕。



4.个人同一性论证

与叙事结构论证相似,人作为个体是连续存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我”之间存在一种同一性,这种心理同一性是动物所不具备的。死亡意味着作为个体的人的同一性的终结,因此更糟糕。

科斯嘉对3+4的反驳:

(1)因为人类是在叙事结构中的,因此个体的死亡对整体而言并不是特别糟糕的事情。(例如:为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生命)

(2)叙事结构本身需要一个开端、结束,死亡就是其终点。生命的有限性才让价值更好地体现。在一直存活的状态下,一成不变地或者会使得生命变得单调无味,而不断发生变换又会造成心理同一性的改变。



科斯嘉最终的结论

灭绝是恶的,对于人而言的人的灭绝要比对动物而言的动物的灭绝更灾难、更糟糕。



对整体结论的思考

在做出人和动物的区分时,对动物的理解夹杂了很多想象力,而人类实际上难以模拟动物的真实心理状态(不可知论),这也是动物伦理的一个经典话题。虽然现在很多研究都试图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从一个更加平等、客观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但是即使有这样的意识,也很难真正做到跳出人类中心的限制。


欢迎荐稿

中国伦理在线欢迎各位作者向我们推荐稿件。稿件既可以是已经在期刊、报纸、网站或会议发表的文章,也可以是专为中国伦理在线原创的文章。


根据稿件类型,需注意:

1、学术类论文需符合学术规范,力求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时评类文章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尽量代入伦理学及相关哲学学科视角。

3、推荐他人文章需简短说明推荐理由。

4、中国伦理在线将酌情对社会影响力较大、学术价值较高的文章进行奖励


稿件需使用word格式,附作者或推荐人照片、简介。征稿邮箱:zgllzx2020@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伦理在线

图文转载自公众号应用伦理学社

编辑 | 刘昊麟

中国伦理在线编辑部

“在看”我吗?

中国伦理在线
关注社会伦理道德热点,传播伦理学学术动态与最新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