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为有效支持项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学,本月春禾工作人员及4位春禾种子教师前往贵州毕节、遵义、铜仁、贵阳地区,对9所春禾项目学校的17位研学课授课老师开展了常态课听评课+教研活动17次。截至10月底,2024年秋季学期共计开展入校听评课+教研活动55次,覆盖22所项目学校44位老师。
春禾托管学校
10月份对贵阳市白云区民族中学进行了4次听评课,覆盖4位老师。从课堂观察来看,授课老师们都设计了很多的课前热身游戏,游戏内容不仅贴切课堂的教学主题,还营造出了课堂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
01
02
贵州遵义
在遵义地区,10月份的听评课活动覆盖遵义市第十七中学(完中)、绥阳县绥阳中学(高中)种子教师梁碧波老师(遵义市第一中学)和种子教师何钰琳老师(遵义市第十七中学)参与支持,共计3课次。
贵州毕节
在贵州毕节地区,10月份的听评课活动覆盖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完中)、毕节市民族中学(高中)、贵州省大方县第一中学(高中)共计5课次。
01
02
从课堂观察来看,授课老师们的课堂整体思路、流程和结构设置都非常好,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互相分享、提问,引导学生对于问题发散思考,不局限于某一点,在学生分享后,能够及时进行反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且对于学生的分享并不进行对与错、好与坏的评判。同时,在学生形成课题的阶段,我们建议放缓进度,让学生能够将他们的问题尽可能地讨论透彻,老师们也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追问引导帮助学生聚焦课题。尽管老师提供的框架有助于学生探究,但也可能导致思维发散不足,例如在课题形成过程中,避免直接展示或讲解课题的固定格式,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聚焦自己的问题。
贵州铜仁
在贵州铜仁地区,10月份的听评课活动覆盖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高中)种子教师黄小燕老师(贵州省印江中学)和种子教师杨林森老师(贵州省印江中学)参与支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小学)和沿河县板场镇第二完全小学(小学),共计5课次。
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从课堂观察来看,课堂都有活力和感染力,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能深入到小组中去,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提出问题,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当学生提出优质问题时,老师不仅肯定其价值,还通过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来展示问题的优点,例如探讨矿泉水保质期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是如何知道保质期的,水变质的味道和后果,以此激励学生学习这种由一个问题引发另一个问题的思考方式,使提问变得更容易。
视频 l 学生眼中的废纸利用
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和沿河县板场镇第二完全小学,从课堂观察来看,授课老师们的课堂结构基本完整,分别从中国传统节日与古诗词的联结和废纸的回收利用展开,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在课堂上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及环保意识。但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授,缺乏学生讨论和分享展示环节,导致虽然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整理丨陈星河 韦朝周
排版丨钟粤婷
审核丨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