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教书育人方式变革,进一步丰富课堂授课形式,提高学生综合性思维。2024年12月6日,綦江校区远景学院《地球科学与人类未来》专任教师李佳怡带领课程班、导师组学生联合胡挽澜导师组至綦江博物馆开展主题为“地球印记,文化传承”的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地球科学的奥秘以及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
本次课程实践活动以綦江博物馆丰富的地质和文化展品为引,为同学们提供了近距离观察各类自然和历史文化遗迹的机会,使得同学能够从中了解更多綦江特点的知识,不仅推动了地球科学和艺术学的学科融合,还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步入博物馆,“山川同姓,江城共名”的标语赫然在目。胡挽澜老师介绍道:“‘綦江’之名,不仅蕴含着江河之韵,亦承载着区县之誉,更镌刻着清代城市的历史记忆。”随后,胡老师深入剖析了清代綦江古城的布局特点,指出该城设有三座城门,其中东门尤为关键;出此门即见綦江流淌而过。结合古代风水学原理,东门微斜的设计巧妙承接了綦江之恩泽,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又彰显出古人对地理环境的独特理解和巧妙运用。在场学生无不为古人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所展现的远见卓识以及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高超技艺而赞叹不已。
步入二楼地质展厅,同学们首先在木化石切片观察区通过显微镜细致地研究了古树化石细胞的结构。随后,李佳怡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硅化木的形成过程,并阐述了綦江地区木化石资源丰富的原因及其所蕴含的古地理环境信息。李老师指出,当树木因泥石流、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被迅速掩埋后,若长期处于高湿度环境中,地下水中的硅化合物会逐渐渗入木材,替换掉其中的碳元素。一旦硅元素完成对碳元素的置换,这些树木便转化为硅化木。此外,李老师进一步说明,綦江地区的硅化木反映了该地区古生代时期的气候条件比现今更为炎热和潮湿。
随后,胡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海百合的特性,李老师则巧妙地将课堂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引领同学们深入探讨“海百合与埃迪卡拉动物群的相似性”这一问题。在她的启发下,学生们积极投入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现场气氛活跃而富有成效。
最后,队伍移步至历史文化厅,这里展示的是綦江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胡老师逐一为大家解说了从古代的陶器到近现代的书画作品,每一件展品都是时间的见证者,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在这里,地球科学与艺术史相互交织,为学生们呈现了一个多维度的知识世界。
此次綦江博物馆之行,不仅让学生领略了綦江复杂地质构造背后的故事,还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綦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生们通过参观,积极提问、热烈讨论,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许多同学表示,这样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不仅使他们对地球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远景学院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学院,始终致力于在教学方法和学科融合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我们专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展望未来,远景学院将继续勇于尝试,不断前行。
远 景 学 院
PROSPECT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