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
“超越见证:数字记忆的情境伦理”工作坊
-总召集人-
孙 玮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召集人-
李红涛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刘于思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时 间-
2024年11月23日(周六)
8:40-16:40
-地 点-
鼓楼校区逸夫馆9楼
高研院报告厅
-主 办-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期刊支持-
《浙江社会科学》
《传媒观察》
备注:本活动为线下讨论,无线上会议链接
学术工作坊
活动缘起
在《记忆的伦理》开篇,阿维夏伊·玛格利特(Avishai Margalit)问道,“在社群或公共记忆中,了解真相是否具有治愈力量?”更重要的是,“人类到底应该记住什么?要言之,人类应该记住根本之恶和反人类罪行”。与玛格利特的观点相呼应,徐贲在讨论“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时,也写道,“对历史的过错道歉…… 是以全社会的名义承诺,永远不再犯以前的过错”。
玛格利特和徐贲掷地有声的论述,构成了前数字时代对记忆伦理的强有力表达。数字记忆在个体、社群和全球层面带来了独特的道德后果,也深刻地挑战着既有的社会规范和伦理框架。透过数字遗产的忧虑、AI“复活”逝去亲人的争议、巴以冲突中挥之不去的大屠杀“阴影”等种种个人和公共议题,可以看到,记忆伦理指向的不仅是“记住的道德义务”,还触及到到从个体到社区和国家乃至全球层面、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的日常与公共生活。
在伦理框架内,对于过往重要的事件、经历或人物的“记忆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健康的必要条件”(Blustein, 2008)。但记忆是否适度,则要依情境而定,“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适度’的集体记忆,在其它情况下,则可能过度(过剩)或不足”(Blustein, 2008)。个人记忆也是如此。哪怕是那些生死攸关的记忆,“关乎我们应该记住什么、不应该记住什么的伦理判断,必须在根本上因具体场景和实践——也就是情境——而异”(Brown & Reavey, 2014)。
有鉴于此,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将于2024年11月23日联合举办“超越见证:数字记忆的情境伦理”工作坊,诚邀文学、社会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的学者就相关理论和实践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核心的研讨问题包括:
我们相信,对数字记忆伦理的关切呈现出传统的记忆伦理与新媒体——包括各种记忆技术——伦理的交错,而数字遗产,公共纪念,民族和解与转型正义等议题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上述问题出发,希望本次工作坊可以推动深入而切实的学术和公共讨论乃至辩论,扎实而细致的经验研究。
学术工作坊
讨论议题
01
人们在私人和公共生活中面临哪些关乎记忆的伦理挑战?如何应对?
02
不同尺度上、不同情境下的记忆实践体现出哪些伦理张力?
03
如何面向未来拓展另类的技术-记忆想象,考量并重建数字时代与记忆有关的交往伦理?
学术工作坊
活动日程
8:40-9:00
致辞与破题
孙 玮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新闻学院教授
胡翼青
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李红涛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新闻学院教授
9:00-11:30
第一场报告与讨论
道德视程与记忆余像:再论大屠杀电影的目光伦理
ㅿ童欣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13:30-16:40
第二场报告与讨论
南大高研院近期活动
(点击图片跳转活动详情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