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与文学院共办“上下求索——胡小石与现代楚辞学”工作坊,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逸夫馆高研院报告厅顺利举行。参会学者、专家来自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胡小石故居纪念馆等高校与单位。
这次工作坊由南京大学高研院驻访学者、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吴海副教授担任主持人,以高研院院长徐兴无教授的致辞拉开序幕。徐兴无教授介绍了本次工作坊的缘起,他谈到胡小石先生立说谨严,鲜少撰述,且身后遗著未能及时整理,故而多有流落散佚。然而秦火虽烈,犹存鲁壁,近年来胡小石先生的许多学术文化遗产陆续重见,包括《楚辞研究》讲义、《沙公札记》、吴翠芬《楚辞专论》课堂笔记等楚辞学论稿。这三种文献涵盖了胡小石先生自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不同阶段的楚辞学研究成果。正值南京大学文学院与商务印书馆准备重新整理出版《胡小石文集》之际,向各位专家、同道缕陈胡小石先生楚辞学论稿的整理情况以及胡小石先生对现代楚辞学的卓越贡献,以听取大家的宝贵建议,更好地继承、弘扬胡小石先生的治学精神与南京大学古代学科的优良学术传统。
随后,南京大学文学院王立兴教授、胡小石故居纪念馆吴懋楠馆长、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吴晓梅副总编致辞发言。
王立兴教授深情回忆了上世纪50年代亲沐胡小石先生教泽的情景,以及此前三次《胡小石文集》结集编纂的概况。他强调,本次重新整理《胡小石文集》,仍需秉持求真求是的精神,努力做好辨伪订讹的工作。
吴懋楠馆长回顾了自己从接触、认识到深入了解胡小石先生学术文化遗产的历程,特别是2012年在旧书摊上邂逅游寿手抄本《中国书学史》以及新近发现手稿本《沙公札记》(下册)的经历,他还当场向大家展示了稿本原件。
吴晓梅副总编表示,随着近年来胡小石先生遗编遗著的不断出现,商务印书馆也重新调整了原先的出版框架。她对能够亲身参与《胡小石文集》的重新整理,感到兴奋与荣幸,表示愿意竭尽全力,玉成其事。
嘉宾致辞结束后,工作坊进入报告环节。上半场的主题是“导夫先路:新见胡小石楚辞学论稿汇报与讨论”,苏州大学顾迁副教授发表题为“《楚辞研究》的整理与研究”的报告,他分梳了晚清民国不同流派的学人对胡小石先生学术风貌形成的影响,揭示出胡小石先生博采众长而又自成一家的学术格局;然后结合自己整理的《楚辞研究》讲义的内容,具体分析该书体现的胡小石先生楚辞学的研究特色,特别是贯通殷礼与楚俗,融汇小学、史学与文学两点。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王治洋讲师接续汇报“《沙公札记》的整理与研究”,他详细介绍了《沙公札记》的框架与内容,并结合南京大学古籍部所藏胡小石手批楚辞学典籍,来考察胡小石先生楚辞学研究在不同时期的进路与成就,从而得出如下结论:《札记》所探究的种种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胡适以来的现代楚辞学研究中“消解式否定”论述架构的反思与回应。
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罗宝航以“《楚辞专论》课堂笔记的整理与研究”为题,一方面从文献层面概述了《楚辞专论》的整理情况和新见文献,另一方面从学术史层面,剖析了《楚辞专论》对清代朴学的继承、民国“国学”的扬弃以及唯物史学的借鉴,由此定位该书不仅是《楚辞》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而且是近现代学术的典范之作。
最后,南京大学文学院许结教授就上述发言进行总结和评议。许结教授在回应几位嘉宾致辞的基础上,谈到自己父亲许永璋先生与胡小石先生的交游往来,而后高度评价三位青年学者的报告,称其皆从文献出发上升到学术史的高度,并由此归结出基于不同视角、脉络研究胡小石先生学术思想的重要性。此外,他建议整理这三种文献时,不仅需要不同文本之间相互取鉴,而且还应当摈弃过多的个人主见。
下半场主题是“踵武前贤:楚辞学研究的拓展与延伸”。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青教授由胡小石先生的治学特点论及老辈学者“不著一字”的慎重精神,并列举《楚辞专论》中胡小石先生课堂讲解基础知识的例子,进而标举该书出版之于南雍文脉的重要意义。
南京大学文学院刘重喜副教授结合自己整理胡小石先生诗词的体会,认为胡小石先生的楚辞学还有进一步发掘的文献空间,并且胡小石先生各种学问门类的传承谱系也值得开展多元化的探索研究。另外,胡小石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书法作品中多出现《楚辞》的内容,亦引人瞩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卓颖副教授阐述了宋元时期“楚辞”概念发生的重大变化,他指出宋、元人通过“辨名”的手段,扩大了楚辞体、骚体涵盖的文体范围,令《楚辞》出现了两点重大变化:一是彼时对于辞赋之“赋”的内涵理解,更强调回归《诗经》中使用的“赋”的含义,从而使《楚辞》呈现出发扬忠义、有益人伦的功用,指向公共性领域;二是建构“楚辞体”的可歌性。
南京大学文学院刘雅萌助理研究员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三种新见楚辞学文献以及周勋初先生《九歌新考》的不同著作型态,学习到应该如何整理、编辑古人未定稿的文集的心得。她也从近代学术转型的脉络中,稽考出胡小石先生楚辞学研究乃是基于中国古典的经史传统衍生得来,而非简单借鉴西方学术实现出新,呈现出了近代学术转型过程中的另一番样貌和路径。
专题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展开自由谈论。讨论首先聚焦于黄卓颖副教授提出的宋元时期建构“楚辞体”的可歌性的议题,诸位学者分别从彼时“楚辞”是否具备词曲那般固定的格套,楚辞的“可歌性”是否可以追溯至早期汉代宫廷中的楚歌传统,楚辞的“可歌性”是否由《诗经》所未收录的“楚风”诗歌演变而来等思考路径,发表自己对该问题的见解。复次,就胡小石先生著述中提及的《楚辞》文本与地域饮食的关系议题,徐兴无教授阐述道,《内则》中多为礼仪祭祀的食品,乃将人视作“社会性”的人;而《招魂》中多为满足口腹之欲的食品,乃将人视作“自然性”的人,这从根本上体现的是中国南北方对于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王青教授赞同这一说法,认为该处呈显出胡小石先生“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视野。最后,刘重喜副教授问道,当前楚国相关的出土文献是否对楚辞学的研究有所推进,徐兴无教授表示出土文献能够总结出一些固定词汇,有助于理解《楚辞》,但数量上尚未形成规模。在此过程中,与会人员充分展开交流,对胡小石先生的楚辞学及其相关问题获得了更为深层、全面的认识。
尾声部分,由主持人吴海副教授进行总结。他指出,胡小石先生是首批将楚辞学带入现代大学的学人之一,其教授《楚辞》长达四十余年,对整个文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最直观地体现在他开创了一支由胡小石—周勋初、郭维森—许结、王青、徐兴无等学人楚辞研究的学脉。不仅如此,胡小石先生改造、转换《楚辞》一类的古典学问,使得当时的新派学生乐于接受,这当中蕴含的方法、取径仍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学习和深化。会后,参加工作坊的诸位嘉宾、学者以及会务人员一道前往胡小石故居参观。至此,“上下求索——胡小石与现代楚辞学”工作坊的各项议程圆满完成。
撰稿:张谦
摄影:梁爽
推荐阅读
01
▼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