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批评的文学史”工作坊纪要

文摘   2024-10-06 15:33   江苏  



2024年9月29日,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主办的“作为批评的文学史”工作坊,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逸夫馆高研院报告厅顺利举行。来自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会讨论。

本次工作坊由南京大学高研院驻访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张春田副教授担任主持并致辞。张春田副教授首先感谢高研院和各位与会学者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并对本次会议“公共讨论”的开放形式表示期待。他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之间关系”问题在20世纪中西方受到的关注和讨论入手,鼓励学者们对文学史提出多方面的反思,将自己的研究纳入到这一议题当中。

致辞结束后,工作坊进入报告环节。第一场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沈杏培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朱晓江发表题为“文学掌故:知识以外的文学史叙述——以周氏兄弟失和事件为例”的报告。他谈及当下“文学掌故”不见容于文学史的普遍现实,以至于“周氏兄弟失和”事件也被排除于现代文学史的讲述以外。接着,他通过对《周作人日记》《知堂回想录》等有关材料的分析,认为周氏兄弟对“兄弟失和”皆有所悼念和惋惜,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一刀两断。

南京大学文学院葛飞副教授接续汇报“正统与‘划时代’:革命文学运动背景下的文学革命历史叙事”,他发现历史书写往往要附着于一定的时代划分与重新命名才能获得价值,文学史写作也由此成为“运动”的结果。其次,他以创造社同人对革命文学的历史命名和左翼文学内部对革命文学正统的论争为例,揭示了文学史写作背后的权力运作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张春田副教授以“王元化的‘鲁迅论’与‘新启蒙’的资源问题”为题,梳理了王元化的生平创作和文学批评。他重点关注王元化学术生涯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以及20世纪90年代经历的三次重大反思,详细梳理了王元化整体的学术脉络,并对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工作坊第二场由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朱晓江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沈杏培教授从王蒙“头部写作”的内涵和意义出发,观测其早期浪漫主义的来源,以及由此形成的重集体轻个体,克制个体爱欲和弃绝庸俗日常的“标本化”的人格形象,进一步分析了王蒙“头部之后”发生在5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三次有限度的调适和反思。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韩亮副教授的报告“波德莱尔与中国当代先锋诗的发生”从阅读与接受的历史语境、诗歌修辞、“恶”的伦理视野的角度阐述了波德莱尔在诗歌的形式与修辞、历史感知和伦理维度为中国当代先锋诗人提供的思想启迪。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马炜副教授分享题为“‘伤痕文学’的经典建构: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与文艺的‘群众路线’”的报告,她详细分析了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评奖机制,指出群众推荐与专家评选结合的机制既保证了评选结果与官方主流话语的高度一致,又成为专家整合新时期文艺界力量和话语,取得文艺界主动权的途径。

工作坊第三场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里峰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文学院叶子副教授从“酒庄装瓶”与“世界无边”的两个概念出发分享了她对战后美国热门出版厂牌万神书局的出版活动的研究,并以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的译介为例,分析万神书局在译介欧洲文艺作品时的营销策略与富有远见的文学眼光。

苏州大学文学院臧晴副教授的分享“‘文学史’: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拓展”以王德威《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邓腾克《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手册》、张英进《现代华语文学手册》、罗鹏和白安卓的《牛津现代华文文学手册》四部英语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著为例,介绍了新世纪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对文学史写作的新探索,及其相关的“元-方法论”的文学研究启示。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张耀宗副教授的报告“‘近三百年’概念与词史重构:以龙榆生为例”首先梳理了“近三百年”的概念意涵,指出龙榆生在文学史意义上对“近三百年”概念的使用冲击了线性的白话文学史观。其次,从作品的角度分析龙榆生的词选在作家选择上反映出的词学观念和文学史评价立场。

     专题报告结束后,由《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老师主持圆桌讨论。与会人员围绕当代文学的批评困境、既有文学史研究的局限等话题,对整体性、开放性的理想文学史研究提出了各自的构想和期待。与会学者们都表示在此次学术工作坊中交流充分,收获良多。至此,“作为批评的文学史”工作坊的各项议程圆满完成。

撰稿 闭月辰 袁宇宁

摄影 闭月辰




南大高研院
本平台发布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简称高研院,IAS)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信息,及驻院学者、兼职研究员和驻院本科生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