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被视为“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计划,使用药物控制病情。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第三版)强调了内异症的长期管理,提出内异症的治疗应该以患者为中心,分年龄阶段处理,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进行长期管理和综合治疗。
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术后管理也至关重要,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迹象,并关注生育指导和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等方面的管理。
子宫腺肌病可导致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尤其容易导致不孕症。它是一种雌激素依赖的慢性疾病,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达10%-15%。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虽然可能选择手术和药物治疗,但都难以根治。因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过程中,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治疗的述求。同时也要考虑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制定患者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内异症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具有性激素依赖的特点,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生育要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孕激素类药物可引起子宫内膜蜕膜样改变,抑制HPO轴,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其在控制缩小异位病灶体积,降低肿瘤标志物方面效果显著。地屈孕酮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垂体前叶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从而抑制内异症病灶的生长和复发。同时,地屈孕酮还能够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减少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着床和妊娠的维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继而引发疼痛、不孕及结节或包块等。卵巢型内异症又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内异症最常见的类型,占比为17%-44%。
疼痛是内异症最明显的症状,其发生主要是病灶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出现增生、剥脱出血等类似月经的变化。内异症常影响患者生育力,降低生殖及卵巢储备功能。在内异症诊治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生育力,根据患者年龄、内异症病变范围、内异症生育指数(EFI)、卵巢储备功能及患者意愿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021年中国《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第三版)》和2022年ESHRE指南均指出,不孕女性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可高达50%。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影响生殖系统各个部分,导致卵巢功能受损,生育力下降。因此保护患者生育力是管理内异症的重要目标。2021年中国指南强调,内异症治疗应以患者为中心,分年龄阶段处理,综合治疗,原则包括:尽早经验性药物治疗,规范手术时机,保守性手术后长期药物管理及定期复查。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侵入到子宫肌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少数腺肌病病灶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似肌壁间肌瘤,叫做子宫腺肌瘤。其典型的表现就是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质硬且有压痛,彩超可以进一步帮助诊断,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更加清晰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对深部内异症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有无生育要求等综合决定。
内异症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孕激素类、复方口服避孕药(CO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中药等。其中孕激素又包括地屈孕酮和高效孕激素,如地诺孕素、甲羟孕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
子宫腺肌病不仅可导致患者的生育力低下,诸如排卵障碍、不孕、流产、早产、死产、胎儿生长受限等,还可导致妊娠期母亲并发症如剖宫产率增加、子痫前期、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等,一旦妊娠应更加积极的给予保胎治疗和严密随访,积极补充孕酮以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尽可能提高活产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管理指南(2024年实践版)指出:药物治疗是治疗内异症相关性疼痛的首选方案。药物治疗应长期应用,药物治疗疼痛的效果取决于用药时间长短。临床用药既要考虑药物的作用效果,长期用药还要考虑药物的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药物的可及性以及性价比。
术后长期管理是基于子宫腺肌病的多发性以及术后的高复发和迁延性,其术后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康复,减轻负担,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子宫腺肌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增加公共卫生负担。国内共识提出了子宫腺肌病的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全疾病周期的精准化和个体化管理,从而希望达到以下目标:预防其发生,延缓其进展,减轻其危害,防止其复发。
医生应根据患者年龄、有无生育需求、病变范围、卵巢储备功能等情况综合评估,采取个体化的术后管理方案,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对于年轻、未婚或已婚暂时无生育要求者,需要进行长期药物治疗。坚持长期药物管理可明显降低内异症的复发率,缓解疼痛,起到保护内异症患者生育力的作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是指经手术和规范的药物治疗,病灶缩小或消失以及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临床症状且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或加重,或再次出现内异症病灶。内异症症状和体征复发均认为复发,2年和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0%和50%。
作为妇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内异症普遍存在诊断延迟的情况。既往腹腔镜检查加病理诊断是内异症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由于内异症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从患者最初出现疼痛症状到明确诊断内异症的时间延迟达4-11年,原发性痛经患者诊断延迟的时间甚至更长。断延迟往往会导致治疗延迟,从而导致疾病恶化。
子宫腺肌病患者可出现月经过多甚至致严重贫血、严重痛经和不孕,影响身心健康,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学说有子宫内膜基底部内陷及组织损伤修复学说、苗勒管遗迹化生及成体干细胞分化学说、炎症刺激学说等。在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和生育要求情况下,需要个体化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并进行长期随访管理。
青春期内异症主要的问题是疼痛和卵巢囊肿。长期管理的目标主要是控制疼痛、保护生育、延缓进展、预防复发。对于青春期内异症同时合并内科问题的患者,我们需要谨慎考虑药物的副作用。
内异症患者存在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风险,尤其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一方面是疾病本身的病理生理所致,另一方面是手术干预造成的医源性损伤。手术是内异症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手术剥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过程中,过度电凝止血、卵巢缝合操作不当等均会不同程度损伤卵巢组织,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甚至卵巢功能衰竭。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异常子宫出血均为复杂性妇科疾病,两种疾病均难治疗、易复发,通常与不孕症相关。在育龄期,治疗方案方向性相近,以缓解症状、调整月经、保护生育能力、延缓疾病发展、促进生育为主。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疾病诉求、经济能力、生育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长期个体化治疗方案,预防疾病复发,解决生育问题,长期随访观察。
育龄期女性有生育要求但长期未孕者往往非常着急,临床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尊重和考虑患者的需求,权衡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尽可能的选择能满足其需求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临床症状是盆腔疼痛,70%-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肛门坠胀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痛经、盆腔痛与性交痛等。痛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症状,呈现为继发性、持续性,加重情况多出现在月经前1-2d,在月经首日疼痛最为剧烈,之后渐渐减轻,月经结束时完全消失。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生育能力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影响垂体-卵巢反馈、卵泡形成、排卵、卵母细胞、胚胎发育、胚胎着床等过程而造成。对于内异合并不孕的患者,先排除非内异症不孕因素后,按内异症诊疗路径检查与治疗。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不孕症常见且隐匿性病因,目前尚无无创性的诊断方法,临床上需要通过腹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以期达到术后自然妊娠的目的。但由于手术治疗不能解决内异症患者不孕的内分泌因素及免疫因素,且术后易复发。因此,术后妊娠管理仍是患者获得妊娠的重要环节。
根据2020年子宫腺肌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子宫腺肌症治疗方案有手术治疗(子宫全切除术、局灶性子宫腺肌病的腺肌瘤切除术、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病灶减少术以及子宫内膜消融或切除术)、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
EMS长期管理原则是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分年龄阶段处理、综合治疗,其管理目标为减轻和消除疼痛、促进和保护生育力、降低和减少复发、警惕和早期发现恶变。而育龄期内异症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疼痛和不孕,因此,对于育龄期内异症患者的术后长期管理的目标除了控制疼痛,减少复发,保护、指导和促进生育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青春期患者因HPO轴的精细调节尚未成熟,导致无排卵或稀发排卵,孕激素缺乏,出现AUB-O(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即表现为月经过多等月经异常情况。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症状为:痛经和异常子宫出血。长期管理目标为:控制疼痛,保护生育,延缓进展,预防复发。指南推荐使用对HPO轴无抑制或轻度抑制的药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疾病,定义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外,伴有盆腔疼痛(痛经、非经期疼痛和性交痛)和生育能力低下,痛经、深性交困难、大便困难和排尿困难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报告的症状。在青春期女性中,NSAID和口服避孕药治疗无效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中,经腹腔镜检查确认75%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患者中,经腹腔镜检查确认70%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长期、慢性炎症疾病,个性化治疗是基本原则,子宫内膜异位症容易复发,长期管理十分必要,药物治疗是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症高发,促进和保护生育能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短期内有生育需求和无生育需求的患者,治疗策略也因人而异。
子宫内异症临床诊断主要是从临床角度定义的。美国、法国、加拿大多国研究者通过对20项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流程,建议从评估症状、追溯病史、专科查体和辅助检查四个步骤入手,早期诊断内异症,降低长期延迟诊断带来的不良影响。
家族聚集性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可能增加了个体患癌的风险。因此,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深入了解这些基因变异,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本期病例是在家族聚集性恶性肿瘤患者中进行遗传性基因突变筛查,首次报道了CHEK1基因新的突变位点(剪切变异突变),旨在为家族聚集性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s)是一类卵巢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介于良恶性之间,并独立分类的一种卵巢肿瘤的总称,约占所有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0%-15%。由于BOT侵袭力小,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多见于年轻女性,预后较好,复发率低且大部分患者诊治时多为I期,往往未生育或仍有生育要求,故大多考虑保留生育的腹腔镜手术。本期病例汇报了一例BOTs IIIC期术后妊娠的案例,聚焦于治疗方案、妊娠方式及妊娠时机的选择,旨在为有生育需求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女性生殖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不清,多数研究认为主要与免疫、遗传和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生殖系统的淋巴细胞是病变基础,卵巢及子宫内的淋巴细胞恶变可能导致淋巴瘤;盆腔炎、宫颈炎等生殖道炎症通过激活核因子κB通路,导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也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DNA整合到B细胞基因组,通过激活癌基因或破坏抑癌基因,导致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也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病相关,持续性HPV感染和/或免疫系统免疫监视功能降低,继发慢性免疫激活,可能导致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缺陷也可能是女性生殖道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相关因素。本期病例汇报女性生殖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旨在拓宽临床真实病例诊断和治疗思路,为原发性女性生殖道罕见恶性肿瘤的诊治提供参考。
在女性生殖系统的良性疾病中,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位居首位,而其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与管理策略一直是妇产科医生关注的焦点。“博习医鉴”第四期带来了一例特殊的子宫肌瘤案例——盆腹腔广泛播散的子宫肌瘤。通过深入探讨这位患者的诊疗过程,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对子宫肌瘤复发与播散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风险防控和术前评估的重要性,以拓宽对于原发性女性生殖道良性肿瘤的诊治思路。
癫痫,即俗称的“羊癫疯”,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栏目作者近期发现1例妊娠合并癫痫患者,经过多学科会诊处理,患者在整个孕期中未出现癫痫发作,本文旨在为女性妊娠期癫痫的综合管理提供思路。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多依靠影像学检查,但相关检查在妊娠期的应用受限给妊娠女性肝脏占位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挑战。2023年欧洲肝病学会发布的关于妊娠期肝病管理指南中提及妊娠期间发现的肝脏占位多为良性,如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其中FNH是仅次于血管瘤的第二常见良性肝肿瘤。本期内容报道此例妊娠合并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FNH),旨在为类似患者的诊疗提供指导思路。
扫码查看更多案例
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平台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平台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责编:孙雯
审核:马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