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早晨,我站在银行大厅里,浑身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我刚刚看到手机银行里那个触目惊心的“0”。就在昨天,我还躺在982万的存款上憧憬着未来,转眼间,一切都化为泡影。
1
“对不起先生,这是您的欠款,我们已经依法扣划了。”柜员小姐面无表情地说道。我死死攥着银行卡,指节发白,仿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这笔钱来之不易。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城中村村民,我经历了整整十年的拆迁谈判。终于在上周,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拆迁补偿款——整整982万。
当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第一时间就把钱存进了银行。我跟妻子憧憬着,要给儿子在市中心买套学区房,再给老母亲换个大点的养老院,剩下的钱可以开个小店做点生意。
谁知道第二天一早查询余额,却发现账户上一分钱都不剩了。
“这不可能!我根本就没有欠银行的钱!”我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柜员打开电脑,调出一份合同。那是一份担保合同,上面赫然印着我的名字和手印。根据合同显示,我在2018年为一家叫“永兴建筑”的公司做了连带担保,担保金额高达1200万。
2
我瞪大了眼睛,仔细端详那份合同。没错,签名和手印确实很像我的,但我敢用性命保证,我从未签过这样的合同。
“永兴建筑”这个名字倒是有些耳熟。五年前,我确实在这家公司干过半年的保安,后来因为工资发不出来就辞职了。但我绝对没有为他们做过任何担保。
我立即报了警。
警察很快查明,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诈骗案。
“永兴建筑”的老板周某利用我在公司工作时留下的身份证复印件,伪造了担保合同。他们早就得知我即将获得巨额拆迁款,所以精心设局,就等着我把钱存进银行。
3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是掉进了冰窟。白天四处奔波找关系,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妻子每天以泪洗面,老母亲的病情也加重了。
银行的态度很强硬,他们认为已经履行了合法程序。即便我提供了报警回执,他们依然坚持要等司法程序走完才能处理。
我聘请了律师。律师告诉我,这种案件并非个例。不法分子往往会利用银行对担保合同的审查漏洞,伪造担保文件,通过司法程序使银行强制扣划。虽然最终真相大白,但往往要经过漫长的诉讼程序。
4
经过半年的奔波,案件终于有了转机。警方在浙江抓获了周某和他的同伙。经审讯,他们交代了伪造担保合同的整个过程。原来,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团伙,专门针对即将获得拆迁款的村民下手。
银行也终于承认了自己在审核担保合同时的疏忽。在警方的协调下,他们同意先把钱退还给我,等案件判决后再做最终处理。
当982万重新回到我的账户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劫后余生。这半年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财不外露,要时刻提防身边的陷阱。
现在,我和妻子开了一家小超市,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儿子也如愿考上了重点高中。虽然我们的生活和当初的期望有了很大差距,但平安和踏实,才是最重要的。
郑重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任何与现实人物、事件或机构的相似之处,纯属巧合,并非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