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案工作注入强劲动力——江苏省苏州市政协改革提案工作实践探索

时事   2025-02-05 17:31   北京  





近年来,苏州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不断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提案工作,更好发挥提案在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中的重要作用。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方式,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全局性工作。近年来,苏州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不断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提案工作,更好发挥提案在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第一期《苏城议事厅·提案面对面》电视访谈节目现场。苏州市政协委员与提案承办单位负责人、苏州广电总台议事观察员在演播室,围绕“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主题共话提案办理工作。(苏州市政协研究室、提案委供图)

在提案提出上深化改革,创新高质量提案生成机制,推动聚焦点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着力提高提案建言的精准度和含金量。

坚持注重质量不比数量原则,从源头发力,引导提案者紧扣发展大局思考、贴近中心工作谋划,推出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强的好提案。一是提案选题共商。市政协每年在全体会议前,采取广泛征集和重点征集相结合形式,通过主流媒体和内部文件等渠道向社会大众和提案承办单位广泛征集提案线索。市政协各位领导带领分管专委会,邀请所联系的政协委员,有针对性地走访调研对口党政部门,面对面了解提案需求,搜集提案线索,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提案选题参考目录》,把领导关心、部门关注、群众关切的重点选题推送给提案者,引导提案者精准选题,多推针对性强的“订单式”“菜单式”提案。二是提案良策共谋。委员工作室是了解民意的窗口,也是凝聚智慧的渠道。目前,全市已经建成307家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有政协辨识度的委员工作室。牵头委员注重依托工作室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精心打磨提案。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有条件的界别建立提案工作小组,集众智攻难关、破难题,聚合力建真言、献良策,着力做到参当其时、谋当其用。三是界别提案共育。围绕借助界别资源、突出界别特色、展现界别亮点、呈现界别作为的目标要求,市政协各位领导和各专委会邀请所联系的界别委员,赴对口联系党政部门实地走访,延伸进行深度调研,引导每个界别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培育形成1—2件有可行之言、管用之计、务实之策的集体提案,这一举措有力增强了高质量提案培育工作的渗透力和实效性。

在提案办理上深化改革,创新高水平提案办理机制,推动聚焦点从“办没办”向“成不成”转变,着力提高提案办理的满意度和实效性。

承办单位坚持提案向“实”而办原则,确保以实的思路、实的举措和实的作风取得实的效果。一是搭建提案办理协商新平台。承办单位不断丰富协商形式、拓展协商渠道、加深协商内涵,做到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借助新型主流媒体传播优势,在苏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推出《苏城议事厅·提案面对面》电视访谈节目,聚焦实体经济、古城保护和民生实事等10个主题,把提案办理过程“搬上”电视荧屏,将提案提出与提案办理精准对接起来,将提案办理过程公开与结果公开有效贯通起来,搭建协商面对面、办理零距离、谋策实打实的新平台。二是构建重点提案领办督办新格局。细化重点提案遴选和督办流程,推动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全员领办督办和市政协各专委会、提案承办“大户”领导领办督办重点提案,形成广泛多层制度化领办督办重点提案格局,充分发挥领办督办示范带动效应。三是拓展提案协同办理新路径。市检察院从政协提案中发掘个案线索,通过案件化办理,转化为公益诉讼或检察建议;市政协从检察建议中梳理提案线索,推送给政协委员,转化为提案,实现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在协同中提高提案办理实效。四是探索推动提案成果转化落实新举措。市政协提案委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提案办理“回头看”活动,对已办复提案的意见建议转化落实、进展成效等情况进行督查,推动做深做实做优提案办理“后半篇文章”,让提案办理由“答复满意”向“落实满意”转变。

在提案服务上深化改革,创新高效能提案服务机制,推动聚焦点从“多不多”向“优不优”转变,着力提高提案服务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坚持系统观念,在提高提案服务效能上用情用力,推动各项服务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一是统筹推动提案提办双方学习培训。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举办“政协大讲坛”、委员履职能力培训班,召开政情通报会,强化研究式、互动式、共享式学习,推动委员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熟悉政协履职方式方法,更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资政建言的能力本领。通过走访承办单位宣讲、专题培训、网站推送学习资料等途径,推动提案承办单位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规定以及提案办理实务,提高提案办理能力。二是优化提案信息管理系统。依托“智慧政协”这个平台,加快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围绕推动提案工作科学化,平台新增承办单位评价提案质量功能,将过去委员对提案办理满意度测评的单项评价改为提办双方的双向互评,将面对面评价改为背对背评价。围绕推动提案工作标准化,从“调研情况、问题分析、具体建议”三方面设定提案撰写模块,促进规范运作。围绕推动提案工作智能化,完善提案系统数据库,导入提案文本信息,创新开展提案查重,加强提案数据共享和深度利用。围绕推动提案工作无纸化,迭代升级提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电脑端和移动端,同步实现提案提出、交办、办理、反馈全过程网络化。三是营造提案工作竞相创优氛围。建立各党派、团体、界别及其成员提案情况通报制度,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通报一次。上半年主要通报提案总体情况、重点提案遴选情况及未立案提案处置情况,听取对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下半年主要通报提案办理情况,征求对下一年提案工作的意见建议。实施提案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各党派、团体、界别及其成员的横向交流,为推动提案工作竞相创优营造了浓厚氛围。



作者:朱 民

江苏省苏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编辑:赵   瑜

校对:焦   晴

审核:史慧玲

来源:《中国政协》2025年第1期


来稿指南


中国政协杂志
立足政协,服务统战,面向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