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壮大中国“朋友圈”贡献政协力量——全国政协2024年对外交往工作情况

时事   2025-02-01 13:38   北京  
编者按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一年来,全国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为全面回顾总结全国政协一年来各项重点工作,本刊集中刊发协商议政、调查研究、视察考察、理论研究、学习培训、委员读书、委员履职“服务为民”、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对外交往、委员履职等十个方面的工作情况,取得的可喜进展,积累的宝贵经验。敬请关注。


本刊编辑组





“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更希望百花齐放,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展现的大国情怀。

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国政协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对外交往中的优势作用,着力推进政协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智库外交,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人民民主故事,为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思践悟习近平外交思想

2024年,全国政协坚持用习近平外交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将党中央交办的各项对外任务落到实处。

以高度政治自觉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国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外交外事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20余次,全国政协机关党组会议、秘书长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报道文章100余篇。全国政协各专委会分党组、机关各级党组织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外交外事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将对外交往内容纳入委员培训。在委员专题研讨班课程设置中,将习近平外交思想列为重要学习内容,邀请专家授课,就有关理论实践、涉外问题深度解读。

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委员研学群。围绕百年大变局与中国大战略、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等议题开展线上交流。组织线下研学,增强委员着眼“两个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主题,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专家协商会等多种方式建言资政,形成一批高质量建言成果。

谈及2024年的履职体会,全国政协委员和良辉表示:“参与政协的履职活动,让我对带上全国两会的建议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助力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

全国政协的对外交往工作牢牢把握服务重大主场外交等重点任务,着力服务元首外交,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为“中国巨轮”的行稳致远争取更加有利的条件和外部环境。

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召开,这是近年来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与会外国领导人最多的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同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和非盟委员会主席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等,在人民大会堂真情相聚。

此峰会期间,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和欢迎宴会,主持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高级别会议,同9位非洲国家领导人会面交流,出席双多边活动12场,交流互鉴、共话未来。多位全国政协副主席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赴非出席重要典礼活动,或率全国政协代表团专程访非,巩固传统友谊,宣介峰会精神,助推峰会成果落实。全国政协中非友好小组邀请莱索托亲王等非方重要人士访华,接待来自50余个中非合作论坛非方成员的60余名非洲青年代表参访,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

这一年,“全球南方”成为全国政协对外交往的关键词。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同志在国内会见35位发展中国家政府、政党、议会领导人。多位副主席率团访问发展中国家,出席亚洲合作对话领导人会议、中拉企业家高峰会等重要双多边活动。在同“全球南方”国家各界人士的对话交流中,全国政协及所属机构积极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内涵。

扩大全球“朋友圈”

“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中国和非洲正在共同打造一条通向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抓住这些机遇,开启增长繁荣和全球领导力的新篇章。”津巴布韦公共服务、劳工和社会福利部部长朱利·莫约说。

2024年,在全国政协支持下,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承办的三场重要多边活动——经济社会理事会和类似组织国际协会全体会议、2024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中非经济社会理事会第四次圆桌会议成功举行。与会中外嘉宾深入交流,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倡议。有关外方人士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希望从中国成功经验中汲取发展智慧。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是全国政协对外交往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过去的一年,全国政协充分发挥办公厅、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所属社团作用,推动政协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智库外交更加积极有效。

2024年4月26日,近40位跨国公司和国际商协会驻华代表走进全国政协,了解人民政协,了解开放包容的中国。

这是全国政协2024年举办的第一场“进政协”活动,也是首次专门邀请跨国公司和国际商协会驻华代表集体走进政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进政协”活动是全国政协开展公共外交的“金字招牌”。过去一年间,全国政协共举办7场“进政协”相关活动,相继有“东方奖学金”高级访问学者、非洲国家驻华使节等外方人士共300余人次参加。在这里感受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文化,共商发展合作的大计。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还支持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参与主办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宗教和合与文明互鉴”分论坛,参加世界宗教和平组织、亚洲宗教和平会议各层次机制性活动和东北亚和平国际研讨会,让中国宗教故事、中国宗教界声音在世界跨宗教交流领域广泛传播。

“十四届全国政协把‘进政协’活动作为讲好中国故事、政协故事的公共外交品牌,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国政协委员顾学明表示。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024年1月21日至28日,受全国政协邀请,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建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辛拉冯率团访华。辛拉冯一行先后到访6个城市,从现代制造业、经贸合作、城市治理,到电子商务、农业农村、历史文化,所见所闻令他们赞叹不已。

这是全国政协发挥优势,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人民政协故事的一个生动缩影。

全国政协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的契机,主动作为,既邀请外国友人到中国多走走、多看看;又努力创新对外话语体系,面向世界广泛发出“政协声音”。

面对台湾、涉港、涉疆、涉藏和民族、宗教、人权等方面问题,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和广大委员在各类对外交流活动中阐明原则立场,及时发声。对外友好界驻外大使委员积极宣介我民族地区发展成就和人权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真实状况,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理解和支持。

“让更多外国朋友来到政协,深入了解中国,全面读懂中国,非常有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展望新的一年,人民政协对外交往工作将以更积极主动的责任担当、更富活力的创新精神,为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组成员:

吴茵 陶家璇 廖九阳

孙芸辉 马欣 蒲水涵

校对:蒲水涵

审核:史慧玲

来源:《中国政协》2025年第3期



来稿指南



中国政协杂志
立足政协,服务统战,面向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