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港口首个“零碳堆场”背后的绿色密码——盐城港自动化集装箱堆场项目建设侧记 | 航运界

企业   2024-09-30 16:23   上海  



9月26日,盐城港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颁发的《组织碳中和达成核查声明》,成为国内港口首个获得“碳中和”认证的堆场项目。这是盐城港积极推动港口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低(零)碳港口的又一项重要实践。



站在大丰港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控制中心环望,货轮靠岸,集装箱从船舱卸下,由卡车装车后驶离港区,完成一次海陆联运。占地400亩的堆场内,除集卡司机外,不见一个人。


盐城港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总投资4.5亿元,占地面积400亩,2022年正式投入启用,是江苏沿海港口首个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年集装箱周转量可达到100万TEU。堆场集成自动化无人轨道吊、智能一体化TOS系统、数字孪生等系统建设,实现了堆场作业的无人化操作、轨道吊无人驾驶、闸口无人值守、集装箱无人理货、配电房无人监控等智能化管理。


技术的革新,带来效能倍增。通过科技赋能,堆场设备远程操控比例达到1:6,人工投入降低80%,抓箱效率提升35%以上,单箱作业时间缩短至2~3分钟,堆场设备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平均进出闸口用时由2分钟缩短至30秒,单车作业时间由20分钟压缩至10分钟,单机装放箱效率达到25目每小时。


堆场运营以来,盐城港集团制定了碳排放管理计划,全力打造“零碳堆场”,并于在2023年获得碳中和承诺证书。此次核查过程中,TUV南德意志集团对“盐城港大丰港区江苏盐城港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集装箱堆场于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类别1-4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成碳中和”进行核查,确认符合标准要求。



“零碳堆场”如何实现“零碳运行”?答案是通过绿能提升实现“双向降碳”。


堆场实现光伏板全覆盖,大力推动“电动集卡”等设备使用,单箱能耗较传统燃油设备降低约70%,清洁用能占比大幅提升。构建“绿电”能源微电网,发电、用电、储能全面实现自动化堆场能源结构清洁化,计划使用288.75万kWh绿色电力,减排二氧化碳1677.64吨,以实现堆场的“零碳运行”。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内河电动集装箱船舶,开展海河联运“穿梭巴士”业务,着力打造全国首条从内河运输到车辆短驳到堆场提落箱到码头装卸“全绿”的零碳全链物流。


“智慧绿色”还体现在智能安保带来的高效管理。堆场着力推动“人防”向“技防”转变,通过全场视频覆盖、周界报警系统、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实现全方位图像监视功能,保障港区安全。报警自动切换联动、移动侦测、主动报警功能,满足岗位事件分析、视频分析、行为分析等要求,将现场巡检人工投入降至为零。


全国港口首个“零碳堆场”的绿色实践只是盐城港不断向“绿”而行的一处缩影。盐城港集团自成立以来,锁定“双碳”目标,高度重视绿色港口发展,将绿色生态港建设置于“五新示范港”发展定位之首,持续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集疏运体系低碳化、作业模式自动化,在“绿色”赛道上提速竞跑,实现了港口发展与生态自然的“美美与共”,让绿色成为盐城港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向绿图强,向新发力。作为全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企业,盐城港将持续探索“碳中和”建设优化的可行路径,积极布局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努力在港口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中“走在前、做示范”,全力打造低(零)碳港口,为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贡献港口力量。


航运界
航运信息·数据·咨询平台。航运界,让航运无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