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5分钟,周知天下财经
🔻
周知天下
PART 1
· 上周市场回顾·
▌权益市场
上证综指报3211.43,下跌5.55%,深证成指报9897.12,下跌7.16%,创业板指报2015.97,下跌8.57%,恒生指数,下跌1.64%,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98%,恒生国企指数,下跌2.00%。
美股标普500周跌幅为0.48%、道指周跌幅为0.60%、纳指指数周跌幅为0.51%,日经225指数周跌幅0.96%。
从具体细分方向来看,煤炭、石油石化、银行等高股息红利板块受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影响相对抗跌;TMT、军工等科技成长方向受交易性资金加速退潮影响跌幅居前;顺周期方向受经济与政策预期修正,表现依旧偏弱。
▌债券市场
上周跨年债市表现强劲,长端及超长端收益率持续下探。流动性方面,央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和3000亿元国债净买入操作,呵护跨年资金,全周资金利率呈现“年末上行、年初下行”的季节性走势;上周DR001、R001分别运行在1.37%-1.66%和1.51%-2.15%区间,DR007、R007分别运行在1.67%-1.98%和1.81%-2.23%区间。国债收益率方面,1Y、3Y、5Y、7Y、10Y、30Y国债收益率较前一周分别变动-2.16bp、-4.09bp、-6.5bp、-10.36bp、-8.88bp、-9.75bp至1.02%、1.11%、1.34%、1.49%、1.60%、1.85%,30Y-10Y期限利差从25.47bp略微收窄至24.60bp,10Y-1Y期限利差从65.36bp收窄至58.64bp。
具体来看:周一,临近年末资金利率走高,央行开展891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小幅净回笼,而年前降准预期的落空,使得利率债收益率普遍回调,其中短端回调明显;周二,12月制造业PMI为50.1%,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而在2024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近千亿元呵护年末资金面,债市表现较强,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突破1.7%;周四,跨年后资金面边际转松,12月财新制造业PMI回落至50.5%,权益市场大幅下跌,“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叠加年初机构配债力量较强,债市加速“抢跑”,长端和超长端表现强势;周五,消息面相对平淡,不同期限涨跌分化,中短端整体偏强,超长端相对弱势。
PART 2
· 上周国内外大事件·
▌国内方面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于2024年12月27日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充实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展国债买卖,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坚决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1,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12月官方非制造业PMI和综合PMI均为52.2,分别环比上升2.2和1.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我国经济景气水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国家主席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并表示,2025年,将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情况,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但这些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鼓励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设立数据业务独立经营主体;加大对数据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原创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适应数据流通特征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服务业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数据产业投资引导子基金。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国资央企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电影票房425.02亿元(含服务费),观影总人次再次突破10亿,预估观影总人口4.3亿。中国年度总票房位列全球第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三部门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国际方面
●美国信用卡违约规模创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这表明在经历多年高通胀之后,低收入消费者的财务健康状况正在恶化。2024年前9个月,信用卡借贷方核销了460亿美元的严重拖欠贷款,较前一年同期增长50%,创14年来新高。
●美联储在2025年1月1日当周内,储备金减少了3260亿美元,降至2.89万亿美元,创下2020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单周跌幅为两年半来最大。
●欧元区2024年12月制造业PMI终值45.1,预期45.2,初值45.2,11月终值45.2。德国2024年12月制造业PMI终值42.5,持平于预期和初值,11月终值43.0。法国2024年12月制造业PMI终值41.9,持平于预期和初值,11月终值43.1。
PART 3
· 展望后市·
▌权益市场
展望未来,短期市场仍处于政策空窗期,特朗普正式就任在即,市场对海外扰动担忧加剧,市场做多意愿预计整体偏弱,指数或有震荡反复。但考虑到决策层对于扭转经济形势与支持资本市场态度的积极转变,市场尾部风险与下行空间同样有限,待市场调整至高性价比区域后可关注相关行业配置机会。结构上短期把握大盘股超额收益,转型背景下科技成长机会预计仍将丰富,回调后继续关注产能周期有望筑底、中期增长预期稳定的细分方向:通信、电子、军工、机械等。
国内货币政策预期较高,在流动性充裕叠加风险偏好继续提振的背景下,风格将明显偏向于成长;中长期来看,在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国央企高分红资产仍旧是胜率较高的方向。
考虑重点关注以下方向:
1、科技创新领域: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港股市场中的人工智能股值得关注。2)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技术加速发展,港股市场中的智能驾驶股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3)半导体及电子设备:受益于技术进步和国产化需求,港股市场中的半导体及电子设备公司将迎来发展机遇。
2、高股息策略:1)传统蓝筹股:高股息率的传统蓝筹股,如银行、地产、能源、公用事业等板块,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和稳定的现金流。2)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具有较高的现金流和分红能力,在5G技术推动下,值得关注。
3、国企改革:国企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推动国有企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竞争力,港股市场中的国企蓝筹股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债券市场
短期货币政策可能是1月市场主要关注点。1月作为缴税大月且受春节取现及1月政府债供给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资金面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扰动。但因前期重要会议对于货币政策的定调,市场从11月开始对于降息降准有一定的期待,且将期待平移到1月份。而在债市抢跑、提前定价的前提下,需要警惕监管风险提示及市场较强的一致预期给债市带来的不确定性,短期债市波动或将加大。策略方面,可考虑保持一定的久期水平,但杠杆水平不宜过高,以期提升持仓的流动性。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基金可根据投资运作或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以上所列示相关行业的证券或选择不投资于具体某个行业的证券。以上观点、看法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