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夕相伴丨行情波折再起,2025跨年如何布局?

企业   财经   2024-12-24 17:51   广东  

讲述投资中最朴实的道理,陪伴您一起穿越基金投资的迷雾。市场起起伏伏,我们招夕相伴

相伴第 62 期

本期作者 | 邓和权

进入12月份以来,A股市场再度冲高回落,在12月10日第三次发起3500点冲击未果,然后持续在3300点附近震荡。面对市场调整变化,很多投资者可能会有疑问:2025年的跨年行情到底会如何演绎?如何做好跨年行情的投资布局?今天我们就聚焦跨年行情专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市场近期波动分析

9月底反弹开启市场新周期,岁末年初延续震荡走势。自9月底以来,上证指数经历了一段显著的波动期。这一反弹主要受到多重因素的推动,其中包括宏观经济数据的改善和政策利好的出台。具体来看,9月24日打出了支持市场的系列政策组合拳:其中,央行通过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注入了充足的流动性,降低了融资成本,支持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在市场情绪方面,投资者信心逐步回升,成交量显著增加,反映出市场活跃度的提升。自10月8日冲高回落后,市场开始步入震荡期,围绕政策预期和经济修复反复拉锯定价。而到了12月岁末年初,市场交投情绪有所下滑,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压制了市场的反弹高度、而“稳住楼市股市”的政策基调又给市场提供了底部支撑,市场于是在3200-3500点一线持续区间震荡。

二、历史上的跨年行情表现

那么,什么时候或者什么力量会打破这种震荡格局呢?我们需要更多来自政策层面和经济基本面的线索,或者说,需要给市场更多的时间来消化整固。以史为鉴,我们不妨来看看历史上的那些跨年行情及其表现。这里,我们先做个限定,将跨年行情的时间区间界定为历年的12月1日 -次年的3月31日、考察指数为上证指数和wind全A指数。


一)过去二十年(2004年-2024年)的每年12月指数涨跌幅分析(选取上证指数、wind全A指数)。在过去二十年中,每年12月的市场表现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从盈利概率看,上证指数和Wind全A指数的盈利概率接近,分别为50%和54%。这表明市场在12月的涨跌情况较为均衡。从平均表现看,上证指数的平均涨跌幅为2.42%,略高于Wind全A指数的1.62%。这表明,在过去二十年的12月份,市场整体上有小幅上涨的趋势。

 数据来源:Wind。过往情况不代表未来表现。


二)过去二十年(2004年-2024年)中,历经两年下跌后的下一年12月指数涨跌幅分析(选取上证指数、Wind全A指数)。考虑到2022年、2023年已经连续下跌两年,所以我们可以考察下历史上那些连续下跌两年后的市场、在随后年份12月的涨跌幅表现。从历史数据统计,上证指数满足条件的年份有4次,分别是:2003年、2006年、2012年、2024年;Wind全A指数满足条件的年份有6次,分别是: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12年、2024年。可以发现,历经两年下跌后的市场,随后第三年的12月份市场表现无论从盈利概率、还是从平均表现看,都有了很大提升:从盈利概率看,上证指数和Wind全A指数的盈利概率均超过了80%;从平均表现看,上证指数的平均涨跌幅为12.62%,Wind全A指数的平均涨跌幅为5.02%。

 数据来源:Wind。过往情况不代表未来表现。


三)过去二十年(2004年-2024年)中,历经两年下跌后的每年12月-次年3月份指数涨跌幅分析(选取上证指数、wind全A指数)。我们再来看看相对完整的跨年行情历年市场表现,尤其是那些在历经两年下跌后的跨年行情。历史上累计有过5次连续两年下跌的样本、2024年是第6个样本年。数据统计显示,样本年份中除了2004年12月-2005年3月的跨年行情下跌外,其他年份的跨年行情均实现了不错收益表现:从上涨概率看, 历经两年下跌后,市场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期间的整体上涨概率较高,Wind全A指数为 83.3%,上证指数为 100%;从反弹幅度看,这段时间通常是市场的反弹窗口期,两个指数的平均涨幅均超过 18%,显示出较强的修复能力。

 数据来源:Wind。过往情况不代表未来表现。


以上数据表明,在过去二十年中,每当历经前面两年持续下跌后,市场在随后第三年的12月份以及完整的跨年行情中,市场往往有不错表现,这或许印证了“市场机会是跌出来的”这句投资格言。


三、2025年跨年行情展望

北京时间12月19号,美联储如期开启年内第3次降息,隔夜美股大跌3%,而A股低开后震荡走高,扛住了美股下跌并一度翻红,展现出了久违的独立行情本色,似乎也预示着A股有望在2025年走出有韧性的行情表现。


一)跨年行情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1)政策托底,稳增长的政策支持持续。政府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明确提出了“稳增长”的政策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支持经济增长的措施;2)估值相对合理偏低,市场具备投资吸引力。目前A股的整体估值处于相对合理或偏低的水平,尤其是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相比;3)流动性充裕,有利市场持续复苏。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宽松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不利因素:

1)中美贸易战2.0版本可能带来的出口冲击。中美贸易战的“2.0版本”可能带来更多的贸易壁垒和技术封锁,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2)内需依旧疲软,消费复苏面临压力。尽管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刺激内需,但目前国内消费市场仍存在一定的疲软问题;3)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仍然存在。尽管政府通过多项政策稳定楼市,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二)跨年行情的应对举措和方式


1)市场波动是价值显现的机会,分批建仓有助于降低风险并提升收益。市场波动本质上是价格的调整,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优质资产的价格会出现回撤,为投资者提供了“低买”的机会。分批建仓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有效策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在市场回调时逐步加仓,降低整体买入成本,从而实现更好的资金布局。


2)红利与科技板块的轮动是常态,均衡配置能够助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并抓住市场机会。在市场中,投资者或许不应单一押注某一风格,而应该考虑进行均衡配置。红利板块具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较低的波动性,适合追求长期稳健的投资;而科技板块则拥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和波动性,尤其是在创新周期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或能够带来较快的收益增长潜力。通过合理配置这两类资产,投资者可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更好地平衡风险和收益,争取提高投资组合的相对稳健性与增长潜力性。


3)政策定调“稳定楼市股市”为市场提供支撑,市场下跌反而是考虑布局优质资产的机会。当前,政府在政策层面明确提出“稳定楼市股市”的指导思想,这为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意味着,市场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或较小,政策托底作用有效降低了系统性风险。因此,投资者不必过度焦虑市场的下行风险,而是可以将市场调整期视为布局优质资产的机会。


三)跨年行情的热点行业分析


 1)人工智能(AI)科技行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AI科技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政府对信息技术的支持政策,以及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AI)科技行业可能仍将展现出较大的配置价值,成为各行业转型与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包括AI应用端、基础设施算力端等,都有望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


2)新能源车行业: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展望2025年,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电池技术的突破,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和性价比将进一步提高,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与此同时,刚刚结束的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预计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能供给端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未来几年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发展机遇。


 3)生物医药行业: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受医药行业的估值泡沫破灭、医保集采降价、医疗反腐等多重冲击,生物医药板块经历了多年深度调整。但投资者仍需要看到,在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生物医药行业长期增长潜力依然很大。展望2025年,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例的持续上升,医疗需求将大幅增加,尤其是在慢性病管理和老年护理领域,这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老龄化社会不仅推动了对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增长,还促进了“银发经济”的发展,相关企业在养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布局或将迎来新的增长点。


综合来看,尽管市场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但整体经济基本面良好,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市场流动性充裕,这些都有助于推动市场开启新的周期。2024年冬天即将过去,2025年的春天还会远吗?气候会有冬去春来的更替,投资市场也是如此。预祝大家投资顺利!

互动时间


你的2025跨年如何布局呢?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截至1月28日我们将会选出2位幸运儿

送出专属帆布袋一份


一个彩蛋

如果本篇文章【在看】数超过88个

小招在评论区再抽1位幸运儿

加送1个6.66元红包

记得点亮【在看】哦~


作者简介


邓和权

招商基金资深策略分析师

◆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管理学硕士,CFA持证人

◆ 9年银行、基金从业经验,曾在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条线负责公募基金五星之选和产品引入创设

 现任招商基金资深策略分析师,负责产品研究、市场分析、行业研究、渠道培训等工作,在各渠道开展培训超过500场

熟悉境内外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覆盖市场策略和行业研究,擅长公募基金研究筛选和诊断,提供二级市场投资策略和配置建议


推荐阅读(上下滑动查看)

招夕相伴丨市场开启投资新周期,基金投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招夕相伴丨债市再起波动,债基投资如何应对?

招夕相伴丨3000点以下,基金投资如何应对?

招夕相伴丨新能源车销量火爆股价仍低迷,行业机会如何把握?




本资料仅为本公司与渠道、客户沟通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招商基金微讯
长期投资 价值投资 责任投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