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溯源:中国考古博物馆文物上新系列报道(2)——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学术   2024-10-03 18:50   北京  
一、贾湖遗址简介
贾湖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乡贾湖村东,距今约9000-7500年。该遗址首次发现于1961年,经过8次考古发掘,揭示了它作为早期原始文化中心的重要性。贾湖遗址面积约55000平方米,出土文物6000余件,以及大量人类骨骼、动物遗骸和植物标本。该遗址及其遗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图1 贾湖遗址发掘现场及遗迹

贾湖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该地区的人类生活水平很高,尤其是在农业、渔猎、制陶等方面。该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居住区和墓葬区混杂;中期为环壕聚落,区域划分鲜明,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大型墓葬出现随葬绿松石器、有刻划符号的龟甲等与身份等级有关的遗物。此外,考古学家还在贾湖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七声音阶乐器——骨笛,这证明了贾湖先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图2 贾湖遗址出土陶器、绿松石
二、贾湖骨笛的重要发现

贾湖遗址的出土文物极为丰富,种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就是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图3 贾湖遗址出土骨笛
骨笛是贾湖遗址中最著名的出土文物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乐器。贾湖遗址出土了40余支骨笛,这些骨笛是用丹顶鹤的尺骨制作的,比现在的笛子小巧很多,呈现出高度的工艺技巧。同时贾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五声和七声音阶乐器,它的音标达到国际标准钢琴中央C调,经过现代测试,能够吹奏出音阶。骨笛的出土是音乐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初步显现了中原地区古代音乐文明的曙光。同时,也反映出当时贾湖先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社会文化的复杂性。
三、贾湖遗址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价值
贾湖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为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而且在多方面凸显了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图4 贾湖遗址出土家猪下颌骨
1.早期农业文明的证据
贾湖遗址为探索中国农业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遗址的考古发掘,贾湖遗址是水稻栽培、猪和狗驯化的非常重要的起源地。贾湖发现的水稻是野生稻经过驯化后的栽培稻,遗址中发现了栽培粳稻种子和整地、收割、脱粒等系列农具,把淮河流域的水稻栽培史提前到距今约9000年前。稻作农业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推动了定居生活方式的形成,为后续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早期音乐文化与精神生活
骨笛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史前社会精神生活的认知。贾湖骨笛的存在表明早期人类不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需求,还积极追求精神文化的发展。这一发现证明了早期中国社会中音乐艺术的存在,并表明这种音乐艺术可能在宗教仪式或社会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3.文字起源的早期探索
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符号引发了学术界对中国文字起源的广泛讨论。这些刻划符号虽然无法直接与甲骨文相联系,但它们的存在无疑表明了某种早期的书写系统或符号系统。贾湖符号的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字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5 贾湖遗址出土龟甲

4.社会结构与文化交流的线索

通过对贾湖遗址墓葬和出土物品的分析,考古学家得以窥探当时的社会结构。贾湖遗址中的墓葬差异显著,显示出一定的社会分层。某些墓葬中随葬品丰富,而另一些墓葬则较为简单,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此外,贾湖遗址还出土了一些与周边文化有交流的证据,表明贾湖居民可能已经参与到更大范围的区域性文化交流中。这种文化互动可能促进了技术、思想和物质文化的传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图6 贾湖遗址出土骨、牙器
四、总结

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遗址之一,提供了链接黄河中游至长江中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其丰富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了早期人类社会在文化、科技和精神领域的进步。贾湖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社会的经济、技术、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贾湖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东亚地区万年以来第一座历史丰碑和文化高峰,与同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化相映生辉。

参考文献:

[1] 陈报章,王象坤,张居中:《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炭化稻米的发现、形态学研究及意义》,《中国水稻科学》1995年第3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p132-139。
[3] 王巍总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p148-149。

[4] 国家文物局:《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河南舞阳贾湖遗址》,2022年。http://www.ncha.gov.cn/art/2022/3/18/art_2587_72.html。

[5]河南省文物局:《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 贾湖遗址 闪烁九千年文明光芒》,2023年5月17日。https://wwj.henan.gov.cn/2023/05-18/2744944.html。


图文提供:长卿 、文竹

图文编辑:千载
审核:辛爱罡、赵明辉

来源:“中国考古博物馆订阅号”微信公众号,本站仅对格式略作调整,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责编:韩翰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官方网站微信;宣传考古学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考古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