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丽霞 燕生东|山东无棣县发现晚商至西周早期煮盐遗存

学术   2024-10-15 17:57   北京  

摘要:近年来,位于古黄河及其支流入海处的无棣境内发现了一批商周、金元时期的盐业遗址群,邓王东北、傅山子一带规模较大的晚商至西周时期盐业遗址群为首次发现。这些盐业遗址群规模较大,成群分布,时代从殷墟各时期至西周早期,均与相邻地区沾化以及莱州湾南岸近同。调查和钻探发现了地下卤水坑井,面积较大的盐灶,煮盐后形成的草木灰、红烧土、盔形器碎片堆积,以及各类坑池堆积,其规模、结构和布局与莱州湾南岸同时期盐业遗址相同,说明其制盐工艺流程是一致的。

无棣县地处山东省最北部,渤海湾西岸,境内海岸线长达100多千米。县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黄骅市相连,南、东南与阳信县、沾化区相接,西接庆云县。南北长约70千米,东西宽约60千米,总面积近2,100平方千米。这里属于古黄河及支津相互套叠的复式三角洲地带,为典型的黄泛区冲积平原以及河海积平原、海积平原,地势低平,盐碱地遍布。与内陆相比,晚期淤土、淤沙堆积较厚,加之这里早期人们居住生活较少,遗迹较内陆地区偏少,常规性考古调查工作难以发现古遗址。早年文物普查时,曾在沿海地区光武城、无影山、秤砣台等发现金元时期的制盐遗址,周边地区庆云齐周务、沾化杨家、无棣车王一带曾发现晚商、西周时期遗址和盐业遗址,还出土过数量较多的煮盐工具陶盔形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文物部门在海兴杨埕水库北侧发现了规模较大的晚商至西周早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和金元时期盐业遗址群(图1)。但是,在无棣沿海地区未见明确的晚商至西周时期盐业遗址。
十余年来,尤其是2022年以来,随着滨海盐业遗址的系统考古调查、配合公路与输气管线等工程建设的考古勘察、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复查工作的开展,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滨州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无棣县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在邢山子、邓王东北、傅山子、黄瓜岭、石桥、张家山子等发现了规模较大的晚商至西周早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金元时期盐业遗址群(图1)。现就已发现的晚商至西周早期盐业遗址以及无棣县博物馆收藏的煮盐工具介绍如下。

一、地理环境与盐业遗址分布

无棣县有五条骨干河道,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徒骇河、秦口河从境内入海,境内还有十多条支流和人工修挖的河道。历史上,无棣及周边地区不仅是黄河干道流经区,还是黄河支津九河古道区,九河中的复釜河、鬲津河、马颊河、徒骇河曾流经无棣境内[1]。周定王五年(前602)黄河入海处发生历史性向南大迁移,由天津入海变为海兴、盐山、无棣一带入海[2]。宋朝末年,黄河也曾流经无棣境内,并从这里入海。因而无棣一带属于古黄河和其他河流相互套叠的复式三角洲地带。在无棣东部海岸的平均高潮线上缘,分布着数十个不连续的由黄河三角洲平原残体、贝壳及砂组成的残留高地,即砂岛,当地人称之为“坨子”。北宋末年黄河下游河道南迁,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河道北迁后从今东营入海,发源于河北太行山的流经无棣境内诸河道逐步稳定,带来的淤沙、淤泥急剧减少,海岸扩张能力较弱,潮水内侵,海岸逐渐后退,因而这里的海岸线比较平滑。
无棣境内地貌自海向西依次为潮滩、滨海平原(海积、河海积平原)、黄泛区平原。地势低洼而平缓,由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淤泥、淤沙河积、海积土层交错叠压,比较深厚。多处地点考古钻探显示,黄河及其他河流带来的淤沙、淤泥层,在商周至汉代地表层之上厚达1~2.5米,盐业遗址上的淤沙、淤泥层厚0.5米左右。无棣西南部海拔最高8米,滨海平原一般在4米以下,潮滩地在1米左右。滨海平原东缘,因海潮特别是风暴潮经常浸及该区域,一般农作物无法生长,居民点稀少。县境内东北部距海岸约20千米一带,还存有火山残迹,如无棣大山(又称“碣石山”)海拔60多米,海兴县小山和磨磨山海拔30多米,系数万年前火山爆发岩浆喷出而形成的锥形火山。山体周围分布第四纪风积黄土,绵延数千米,土层深厚。山体及周围淡水资源较为丰富,宜于古人避海潮居住。大山、小山以及最高海潮一侧有形成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贝壳堤,为黄泛平原与滨海平原的分界线。这条贝壳堤[3]大体从无棣张山子、无影山、邢家山子、黄瓜岭、马山子、傅家山子、傅家台子延伸至沾化的东山后、西山后、马虎岭、久山(图1)、双山子、单山子、鱼山子。考古调查发现,这一带人工河道断崖、排水排碱沟有成层、成堆的牡蛎与贝螺类层。贝壳堤是某个时期最大海潮(海浪)所到范围,一般的海潮海浪难以波及该地区;另一方面,由于贝壳堤底板和两侧的粘土、板结的贝壳层阻挡了地下咸水的渗入,当雨水进入贝壳和粗砂层中,就会逐步渗出和聚集,形成所谓的一眼眼淡水泉或淡水坑井,水量虽不大,但在淡水极度匮乏的滨海平原一带,非常珍贵。所以,近代之前的滨海平原村落多坐落在贝壳堤或两侧,目前在莱州湾南岸发现的盐业遗址群均在贝壳堤两侧。此外,当地村民把滨海平原上尤其是贝壳堤上或两侧周围的小高地(比周边高1米左右)称之为“岭”“台子”“山子”。关于这些山子和岭,地方文献也有相关记录,如清光绪《沾化县志》载:“久山在县东北九十里,地置久山镇,山行蜿蜒相续,名称各异。东五里曰黄柏岭,折而南曰鱼山,距镇四里。折而西曰孤山,折而北曰敖家山,皆距镇十里。少北曰担山,距镇十五里。再北曰李春山,距镇二十三里。迫李春曰太白山,迫太白曰四角山,距镇三十里。迫四角曰于家山,距镇三十八里。抵海丰县界,皆纯土无石,高可数尺。”[4]类似情况在莱州湾多称“央子”“岭子”“烽台”,如寿光北部沿海地区的大荒北央、寒亭的河北岭子、崔家央子、林家央子、蔡家央子等。以往在渤海沿岸地区的系统考古调查显示,古代盐业遗址(群)多在山子、岭子、央子之上或周围,换句话说,这些岭子、山子、央子除了属于贝壳堤外,部分为古代煮盐场所废弃地。根据这个线索,我们在无棣、沾化境内5,000年前后的古贝壳堤一带进行了系统调查,所发现的各时期盐业遗址(群),如张家山子、邢山子、黄瓜岭、傅山子、光武城(秦皇台)、久山、杨家均位于这条贝壳堤和山子、岭子之上或附近,而金代至今的沿海最东部村镇也基本坐落在贝壳堤之上和两侧周围(图1)。

图 1 无棣县及周边发现的盐业遗址(群)与相关遗址分布示意图

此外,无棣、沾化、垦利沿海大河口—王子岛—赵砂子—套儿河东砂子—小坨子—河口、老爷庙一带还有一条形成于距今2000—1500年间的贝壳堤。由于海水不断侵蚀,海岸线后退,新的贝壳累加在老贝壳堤之上,形成了渤海西、南岸特殊的贝壳滩脊海岸,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唯一新老并存的贝壳堤。

二、无棣及邻近地区以往的考古工作及发现

1973年,庆云县崔口镇齐周务村修通往漳卫新河的水沟时发现晚商时期遗址,该遗址靠近无棣西北部,与河北海兴县仅隔一条漳卫新河(图1)。出土遗物有6件完整陶盔形器、1件绳纹小口陶瓮以及麋鹿角。就器物特征来看,属于殷墟三四期[5]。该遗址尽管出土较多的煮盐工具陶盔形器,但距东部商周时期盐业遗址群25千米以上,其性质与下文所提的阳信李屋一样,应是当时的盐工定居地和烧制煮盐工具的专门场所。

早年,无棣县车王镇一带曾收集到西周早期的尖底、厚胎、通体有粗绳纹的陶盔形器[6],说明这里有商周时期的遗址,其性质应与齐周务相同。这是无棣首次发现西周早期与盐业相关的遗存。
2008年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无棣县埕口镇东部邢山子村西南800米处调查时发现了东周时期盐业遗址。遗址位于一条西北—东南方向的以牡蛎壳为主的贝壳堤上。从鲁北运河两岸的断崖上看,暴露出的陶片堆积厚达1米左右。陶片中以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红陶、厚胎、内壁戳印几何形纹饰的煮盐工具大口瓮、大口罐为主,还有少量陶高柄豆、盆、盂等生活用具[7]。这是无棣境内首次发现周代盐业遗址(群)。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文物部门在无棣北邻的海兴县杨埕水库北侧约10平方千米内发现10多处盐业遗址(图1)。那里出土了晚商至西周时期煮盐工具陶盔形器,东周时期煮盐工具陶大口罐、瓮以及金元时期瓷片等[8]。此外,据地方志等记载,在海兴漳卫新河、大尤村、沃土村、小山周围等都曾发现过商周时期的遗物,部分可能属于盐业遗存。这些特征与山东北部沿海地区发现的盐业遗址完全一致,也说明商周时期盐业生产已延伸至海兴一带。

无棣县东南、沾化城北8千米处(图1)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盐业遗址群。其北半部高出周围半米以上,当地称之为“双山子”“单山子”“鱼山子”等。1950年发现该遗址,1955年试掘,195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进行初步钻探[9]。遗址西部的徒骇河河道在早年疏浚时,发现了多座盐灶和陶窑,里面还摆放着完整陶盔形器。2007年春,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在保护碑周围1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10多处商周时期遗址[10],还发现了盐井等遗存。2011年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部分遗址进行钻探,发现10余处盐灶、窑址。2024年春,我们对部分遗址进行了复查。 近年来,在杨家遗址南部的西杨村、徒骇河河道旁以及县城附近的刘彦虎、东杜、黑龙村一带也发现了多处类似遗址。如是,杨家盐业遗址群的规模就超24平方千米。遗址群出土陶器主要是煮盐工具陶盔形器,还有极少量生活器皿,如陶鬲、厚方唇商式簋、绳纹小口罐(瓮)等。从历年来采集的盔形器标本看,时代主要属于殷墟三四期至西周早期。其中,西周早期后段的部分盔形器烧制火候很高,陶胎致密,颜色绛红,多个遗址还出土了烧熘、变形的盔形器碎片,这与钻探发现的陶窑址相一致。换言之,西周早期后段,盐场不仅煮盐,还烧制煮盐工具盔形器。此外,还发现了东周时期煮盐遗存[11]。
位于阳信县水落坡乡李屋村东南1千米的李屋商代遗址,东北距无棣约10千米,东距现海岸45千米。遗址所在地海拔8米,遗址面积3,500平方米,表面被黄河、徒骇河泛滥带来的淤泥、淤沙所覆盖。200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遗址中心区域清理面积为400平方米,发现了房屋、院落、墓葬、灰坑、窖穴、窑址以及生产、生活垃圾倾倒区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盔形器和部分生活陶鬲、甗、盆、罐、豆、簋以及割草工具石镰、石刀、蚌刀、蚌镰等。时代从殷墟一期晚段至四期,显示聚落比较稳定。此外,出土的动物遗骸数量比内陆农耕聚落多,出土的盔形器没有二次使用过,还见烧熘、烧变形的盔形器碎片。显示该聚落为盐工定居地,居民从事烧制煮盐工具盔形器、收割柴薪和筹备肉食等工作[12]。
无棣及周边地区发现的晚商至西周早期盐工定居地,烧制煮盐工具盔形器的场所(李屋、齐周务、车王等),为无棣境内发现较大规模的同时期盐业遗址(群)提供了可能;盔形器形态演变和各阶段特征为分析无棣境内盐业遗址群的时代提供了标准;已有的无棣境内东周盐业遗址群,以及临近沾化和海兴晚商至西周早期盐业遗址群的埋藏情况、分布规律为无棣盐业遗址调查工作提供了线索与参考。

三、邓王东北盐业遗址群

邓王东北遗址位于无棣县佘家镇邓王村东北方向约1,500米处,西距县城23千米,东北距渤海约40千米(图1)。遗址地势较周边略高,当地曾称之为“张家台子”。20世纪70年代,村民修挖排水、排碱沟时发现过陶片等遗物,2015年文物考古部门配合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时再次发现了该遗址,2016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平面略呈椭圆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3万余平方米。2022年夏季,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对邓王东北遗址及周边区域进行了详细的考古勘探工作,调查和钻探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大体探明了邓王东北遗址群的分布、自然地层堆积、文化堆积内涵和保存状况等,并以此重新划定了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2023年春,我们又进行了专项调查,并围绕着遗址周边范围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面积也超过百万平方米。

遗址现为农田,地势较为平坦,被黄河及支津红褐色粘淤土所覆盖,早年修挖的排水、排碱沟纵横交错。调查和钻探表明,遗址周围的晚期淤土、淤沙厚达1~2米,遗址上部的晚期淤土、淤沙较薄,在0.3米以内。一条东西向的宽15米多的排水沟和一条南北向的主排水沟穿过遗址,各类遗物得到较为充分的暴露。从地表的陶片、红烧土土块、草木灰等遗物集中分布区来看,目前已发现遗址两处。自北至南分别编号遗址1、遗址2,二者相距约120米(图2)。勘探表明,每处遗址面积在1万平方米左右。遗址1遗物集中区面积约1,000平方米,遗址2遗物集中区面积约800平方米。在寿光、昌邑、广饶等北部商周盐业遗址的调查、勘探、发掘表明,遗物集中区就是盐灶和煮盐后的废弃物分布范围。

图 2 无棣邓王东北盐业遗址群分布示意图

考古勘探表明,这两处遗址文化堆积厚0.2~1.5米,遗物集中区堆积厚达1米左右。遗址1号遗物集中区内发现灶类遗迹2座,存深0.8~1米,一座平面形状近似圆形,直径4米多,存深1米,面积近15平方米;另一座平面形状不规则,宽2.2米、长4.6米,面积超过10平方米。灶旁东部分布着较厚的盔形器碎片、烧土和草木灰堆积层,面积近300平方米。遗址2号遗物集中区发现灶类遗迹3座,存深0.8~1.1米,一座面积较大,直径3.5~3.9米,面积12平方米;另两座面积较小,仅四五平方米,这两座相隔较近,且深度一致,有可能属同一灶的不同灶室。灶东部和北部的盔形器碎片、烧土和草木灰堆积分布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
历年来采集的陶片主要为煮盐工具盔形器(图3、4、5),还有生活用具陶鬲、罐、瓮、盆、簋、豆等,另见陶网坠、石刀、石铲,其中盔形器数量占出土陶器的90%以上。

这两处遗址所见盔形器均为泥质,以灰陶为主,还有少量红褐陶、红陶。其口沿、纹饰和腹部等特征是完全相同的(图3、4、5)。多方唇、平唇面、高直沿面,盘口,腹部斜直,大圜底。上腹厚0.3厘米,底部厚0.5厘米左右,腹部多拍印纵横交错的中绳纹和细绳纹,时代在殷墟二期至三期前段。部分盔形器口沿沿面外弧,圆鼓腹,绳纹较粗,多横拍在腹部,时代较早,大约在殷墟一期前段[13]。这两处遗址都经历了殷墟一期后段至三期前段,不仅堆积形态相同,延续年代也相同。

图 3 邓王东北盐业遗址 1 出土晚商盔形器碎片

图 4 邓王东北盐业遗址 1 出土晚商盔形器碎片

图 5 邓王东北盐业遗址 2 出土晚商盔形器碎片

部分盔形器器物内壁尤其是底部表面附着一层较厚白色硬结物(图6),多板结,比较硬。类似的情况在寿光双王城商周盐业遗址发掘的煮盐工具盔形器内壁上很常见。科学分析表明,这些白色板结物质主要是钙、镁的碳酸盐,以碳酸钙为主,还包括碳酸镁以及碳酸钙镁等碳酸盐,这些白色物质都是煮盐过程中形成的,形成温度在60摄氏度左右,是熬煮形成的[14],这也是确定沿海地区煮盐遗址的重要证据之一[15]。

图 6 邓王东北盐业遗址出土盔形器内壁白色附着物

这两处遗址距今海岸线40多千米,东距上文提到的贝壳堤和下文提及的傅山子晚商至西周盐业遗址群也有22千米,其性质是煮盐地还是盐工定居地、专门烧造盔形器的场所,值得探讨。前面提及这两处遗址以规模较大(直径4米上下) 的灶类和盔形器碎片、烧土、草木灰堆积为中心的聚落布局,与莱州湾南岸同时期煮盐作坊结构相同,与西南部附近的阳信李屋同时期以房屋、灰坑、墓葬、陶窑等为主的聚落布局差异较大, 所出盔形器与李屋没有二次使用过、内壁也没有 白色垢状物等情形不同。可判定,这两处遗址发现的灶类遗存为煮盐的灶,遗址性质为煮盐聚落,而不是盐工定居地等。 
此外,根据渤海南岸、西岸商周时期盐业聚落成群分布的特点,推测邓王西北盐业遗址群规模也不会小,还有更多的盐业遗址没有被发现。

四、傅家山子盐业遗址群

傅家山子盐业遗址群位于滨州市无棣县马山子镇政府北约3千米,傅家山子村东北约1.5千米,东北距海岸约22千米(图1)。
2022年夏,滨州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在配合滨州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时发现该遗址群。初步判定遗址平面为不规则形,南北最大径约600米,东西最大径约450米,面积约16.83万平方米。钻探显示,文化层距地表0.4~0.8米,文化堆积厚0.4~1.2米,为灰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包含草木灰、烧土、陶片等。地表上和排碱沟断崖上可见煮盐工具陶盔形器、大口瓮、大口罐碎片,时代为晚商至西周、东周时期。在东部区域一处晚商时期盐业遗址,即后来的编号2023WFJ2进行钻探,发现一片烧土堆积,长度约18米,宽约5米,面积90多平方米,可能与盐灶遗存有关。

2023年春,我们在该遗址东西1千米、南北1千米范围内进行系统调查,结合地表陶片分布和钻探情况,辨析出8处遗址。根据出土陶片,其时代为晚商至西周、东周和金元时期。其中,晚商至西周盐业遗址4处,东周时期3处,金元时期盐业遗址3处(2处与东周时期重合)。

2024年春夏之交,我们在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2,500米,面积约7.5平方千米范围内进行系统调查、复查,确定了遗址群四至范围和各时期盐业遗址数量、分布和保存情况(图7)。

遗址群位于傅山子村东北1,700米、马山子以北800米,遗址群北部、东部边界到现代盐田、水塘、山子河和工厂,西至养虾池(水塘)。遗址群所在区域为排出盐碱后改良的耕地,村民种植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其间分布有纵横交错的排碱沟。遗址群被公路、鱼塘、盐田、工厂、垃圾场破坏和占压,滨州市天然气管道工程自西北至东南穿过遗址群,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G228丹东线滨州段自西向东穿过遗址中心,对遗址的破坏较大。经钻探和排碱沟断崖看,表土下为一层红褐色粘淤土,遗址上淤土厚0.2~0.5米,遗址之间的淤土厚1~1.5米,文化堆积在0.4至1.5米之间。目前确定的遗址群范围南北长2,200米,东西宽2,000米,面积约4.5平方千米(图7),发现盐业遗址33处,其中晚商至西周时期11处,主要分布在东南区域,编号2023WFJ2、2023WFJ3、2023WFJ6、2023WFJ8、2024WFJ15、2024WFJ16、2024WFJ17、2024WFJ20、2024WFJ23、2024WFJ24、2024WFJ25(图7),东周时期数量最多,达21处,金元时期数量较少,仅6处(金元与晚商至西周时期遗址重合2处,与东周时期盐业遗址重合3处)。由于遗物出露多寡不一,所看到的晚商至西周盐业遗址规模不一,一般在五六千平方米,2024WFJ17、2024WFJ24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2024WFJ15、2024WFJ16、2024WFJ20、2024WFJ23面积较小,仅数百平方米。

图 7 傅山子盐业遗址群分布示意图

2024年5—6月,为配合G228高速公路丹东线滨州段工程建设,滨州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组成考古队对工程项目占压的盐业遗址进行了详细钻探。路基下发现了多处东周时期盐灶(应属于2023WFJ5)。考古队主要对编号2023WFJ2的晚商盐业遗址进行了详细钻探,钻探表明,该遗址保存下来的平面形状不规则,南北最大距约96米,东西最大距约92米,面积约4,500平方米。钻探发现了盐井、制卤形成的青色或淡绿色沉淀堆积(各类坑池的底部)、盐灶以及盔形器碎片、烧土、草木灰包含物为主的煮盐废弃堆积层。整体布局以盐井、盐灶和煮盐废弃堆积层为中心,青灰色或淡绿色沉淀堆积(可能是坑池)环绕四周。其规模、结构与布局同经过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寿光双王城015A、014B、SS8盐业遗址基本相同[16],是典型的煮盐遗址。
盐井位于盐灶相关的红烧土范围西侧,平面形状为不规则椭圆形,直径约3米,探至4米不到底。井内堆积为青黑色淤泥和草木灰。与盐灶相关的烧土共有三处,均位于遗址中心部位,其中北部一处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大距约10米,南北最大距约4.8米,面积约44.59平方米。位于南部的两处烧土相隔较近,一处面积11平方米多,另一处面积近7平方米,可能属于一个盐灶。紧邻盐灶东南为煮盐后的废弃堆积,长约30米,宽15米左右,厚0.5米左右,面积近400平方米,包含了红烧土、草木灰和盔形器碎片。

盐井、盐灶、煮盐废弃堆积周围分布着青灰色或淡绿色堆积层,质地较硬,厚约0.2米,分布范围近3,000平方米。参照寿光双王城考古发现,推测是卤水沟、沉淀池、蒸发池、储卤坑内的堆积。
所见遗物主要为陶片,除极少量的陶鬲、罐、瓮、豆、簋等生活器皿外,主要是各类煮盐工具盔形器,后者比例占95%以上。盔形器主要是泥质灰陶,少部分红褐陶,出现了夹砂灰陶、夹砂红褐陶。其形态、纹饰及时代上略有区别,2023WFJ2、2023WFJ3、2024WFJ8、2024WFJ15、2024WFJ16、2024WFJ17、2024WFJ20等遗址出土的盔形器,窄方唇或圆唇,折沿,侈口,唇面内凹,腹部略鼓,圜底,腹部和底部拍印交错的细绳纹与中粗绳纹,腹部厚0.5厘米,底部厚1厘米左右(图8、9、10),时代为晚商,即殷墟三期后段至四期。而2024WFJ25、2024WFJ24等遗址出土的盔形器为尖圆唇,唇面内凹,直口,腹部斜直,尖圜底或尖底,腹部和底部为中粗绳纹、粗绳纹,腹部厚约0.8厘米,底部厚约1.5厘米(图11),就整体特征而言,时代为西周早期前段、中段。

此外,采集到的部分盔形器内壁表面附着一层较厚的白色板结物,应是熬煮盐过程中析出来的碳酸钙、镁等物质。西周早期中段的个别盔形器出现了烧熘、烧变形的现象,同沾化杨家盐业遗址群一样,显示盔形器产自附近,换言之,盐场内有陶窑。晚商时期在几十公里以外的内陆地区烧制煮盐工具陶盔形器(如上文提及的阳信李屋),此时发生了较大变化,煮盐场所也就地烧制盔形器。

图 8 傅山子 2024WFJ17 遗址出土晚商时期盔形器

图 9 傅山子 2023WFJ2 遗址出土晚商时期盔形器

图 10 傅山子 2023WFJ3 遗址出土西周早期盔形器

图 11 傅山子 2024WFJ25 遗址出土西周早期盔形器

五、馆藏煮盐工具陶盔形器

多年来,无棣县博物馆征集了一批完整的晚商至西周时期煮盐工具陶盔形器,介绍如下:
标本1,泥质灰陶,方唇,高直沿,盘口,直腹,大圜底。腹部、底部拍印交错、倾斜的细绳纹。口径16.4厘米、内径14.6厘米,通高20厘米,腹内深17.8厘米(图12之1)。就特征而言,时代为殷墟二期[17]。
标本2,泥质灰陶,厚圆唇,盘口,直腹,大圜底,腹部、底部拍印倾斜的中、细交错绳纹,口径16.4厘米、内径13.4厘米,通高20.8厘米,腹内深18.4厘米,口沿厚3厘米(图12之2)。就整体特征而言,时代为殷墟一期后段。

图 12 馆藏晚商时期煮盐工具陶盔形器

标本3,泥质褐陶,口部有点变形,高圆唇,盘口,深圆腹,大圜底,腹部拍印较粗的横绳纹。腹部、底部内壁附着白色板结物,为熬煮盐时形成。口径16.8~18.6厘米,内径14~16.2厘米,通高20.6厘米,腹内深19.2厘米(图13之1)。时代为殷墟一期后段。

标本4,泥质,深红褐色,烧制温度较高所致,唇面较平,盘口,束颈,深圆腹,大圜底,腹部拍印竖斜交错的中细绳纹。腹部、底部内壁附着白色垢状物,可能为煮盐过程中形成。口径16厘米、内径13.6厘米,通高20.2厘米,腹内深19厘米(图13之2)。时代为殷墟二期。

标本5,泥质灰褐陶,器体修长,小圆唇,唇面内凹,束颈,深直腹,小圜底,腹部、底部拍印交错的细绳纹。腹部、底部内壁有白色附着物,可能是煮盐过程中遗留。口径16.8厘米、内径13.5厘米,通高25.8厘米,腹内深24.2厘米(图13之3)。时代为殷墟三期。

图 13 馆藏晚商时期煮盐工具陶盔形器

标本6,夹砂灰褐陶,圆唇,唇面内凹,敞口,直腹,尖圜底,腹部、底部拍印倾斜的中粗绳纹。腹部和底部内壁表面附着一层较厚白色板结物,应是熬煮食盐时析出来的碳酸钙、镁等物质。口径19.5厘米、内径14厘米,通高21.2厘米,腹内深18.8厘米(图14之1)。器壁厚1.5厘米,器底厚2.4厘米。时代为西周早期前段。

标本7,泥质灰陶,唇面内凹,敞口,斜直腹,尖底,外表为倾斜的粗绳纹。腹部和底部内壁表面存有煮盐过程中形成的白色板结物。口径20.6厘米、内径15厘米,高22.2厘米,腹内深18厘米(图14之2)。器壁较厚,腹壁厚2.5厘米,底部厚近4厘米。时代为西周早期中段。

图 14 馆藏西周早期煮盐工具盔形器

标本8,泥质灰陶,圆唇内凹,敞口,斜直腹,尖底,外表为倾斜的粗绳纹。口径21厘米、内径15厘米,高23厘米,腹内深19厘米(图15之1)。器壁厚2.6厘米,底厚4厘米。时代为西周早期中段。

标本9,夹砂灰陶,圆唇内斜,敞口,斜直腹,尖底右斜,外表为倾斜的粗绳纹。口径20.4厘米、内径14.6厘米,通高22.8厘米,腹内深18厘米(图15之2)。器壁厚3厘米,底厚4.8厘米。时代为西周早期中段。

图 15 馆藏西周早期煮盐工具盔形器

上述煮盐工具盔形器形态多见于邓王东北和傅山子盐业遗址群。

六、结语

无棣境内黄泛平原和滨海平原上发现的晚商至西周早期盐业聚落群,时代包含了殷墟时期和西周早期,这与临近西部及西南部阳信、滨城[18]、庆云发现的数量较多的盐工定居地和烧制陶盔形器场所是同时期、同步发展的。邓王东北盐业聚落结束的时间正好与傅山子盐业聚落出现时间相衔接,显示它们可能有前后发展关系,不排除它们是同一批制盐群体所遗留。
从考古钻探来看,盐业遗址中心部位为地下卤水坑井、规模较大的盐灶和煮盐后形成的草木灰、红烧土、盔形器碎片堆积,四周为各类坑池(青灰色或豆绿色沉淀堆积)。一个制盐作坊单元面积为四五千平方米,其结构和布局与寿光双王城盐业考古发现的情形基本一致,煮盐工具陶盔形器从质地到形态、样式甚至演变轨迹都同步,说明其制盐工艺流程同莱州湾南岸是相同的。邓王东北盐业遗址群东距今海岸线40多千米,距傅家山子、黄瓜岭等商周时期盐业遗址群也有20多千米,邓王庄附近距当时海岸线应有段距离。傅家山子盐业遗址群考古钻探出地下卤水坑井,说明这里也同莱州湾一带一样,商周时期煮盐使用的原料是地下卤水。

总之,这些盐业遗址群的发现和征集到的数量较多的煮盐工具盔形器,说明晚商至西周早期盐业生产已经延伸发展到无棣地区。此外,由于无棣中东部地区系统考古调查和钻探工作较少,那里应有较多的盐业遗址(群)未被发现,而邓王庄周边地区考古工作也才刚起步,发现的盐业遗址还较少,相信下一步考古调查和钻探工作会有新的重要发现。

附记: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杨小博副研究馆员,滨州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刘凯主任,滨州市博物馆张卡研究馆员,黄河文物考古研究所刘相文、刘庆华,无棣县文物保护中心贾启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张金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齐鲁文化学院研究生韩志远、安琪、苗梦瑶、朱义杰、张国梁,参与了这些盐业遗址的调查和钻探,还提供了相关资料,向他们表示感谢。



向上滑动阅读注释:

[1]刘起釪.《禹贡》兖州地理丛考[G]//中华书局编辑部.文史(第30辑).北京:中华书局,1988:25-45.九河大体指复釜河、洁河、鬲津河、钩盘河、简河、胡苏河、马颊河、徒骇河、太史河。

[2]韩嘉谷.论第一次到天津入海的古黄河[M]//东北亚研究:北方考古(4).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423-434.

[3]贝壳堤是波浪作用的产物,是波浪把潮间带及潮下的大量贝壳及其碎屑搬运至高潮线堆积的结果,学者们由此认为贝壳堤应是古岸线的遗存。

[4] (光绪)沾化县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2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9-10.

[5]燕生东.商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的盐业[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67-68,165-166.

[6]无棣县盐务局.无棣县盐业志[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3:411.

[7]燕生东,田永德,等.渤海南岸地区发现的东周时期盐业遗存[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9).

[8]刘树鹏.海兴出土春秋时期“将军盔”[N].燕赵都市报,2006-5-10;郭天力.沧州发现春秋战国煮盐业遗存[N].燕赵都市报,2008-3-7.

[9]山东省利津县文物管理所.山东四处东周陶窑遗址的调查[G]//王仲殊.考古学集刊(第11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292-297;常叙政.滨州地区文物志[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1:13.

[10]燕生东,兰玉富.鲁北沿海地区先秦盐业遗址 2007 年调查简报[J].文物,2012(7).

[11]燕生东.商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的盐业[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161-165.

[12]燕生东,张振国,等.山东阳信县李屋遗址商代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2010(3).

[13]燕生东,张振国,等.山东阳信县李屋遗址商代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2010(3).

[14]崔剑锋,燕生东,等.山东寿光市双王城遗址古代制盐工艺的几个问题[J].考古,2010(3).

[15]张小嫚,燕生东.科技分析在盐业考古中的实践[J].盐业史研究,2019(3).

[16]燕生东,党浩,等.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

[17]时代判定见:燕生东.商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的盐业[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40-70;燕生东,张振国,等.山东阳信县李屋遗址商代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2010(3).其他器物时代判断参见上文。

[18] 叶红,燕生东,等.山东滨州市滨城区五处古遗址的调查[J].华夏考古,2009(1).



作者:游丽霞(山东无棣县文物保护中心);燕生东(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原文刊于:《盐业史研究》2024年3期

责编:韩翰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官方网站微信;宣传考古学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考古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