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教师
“最受欢迎教师”评选是生命科学学院的年度盛事,旨在寻找同学们心中最喜爱最尊敬的老师。经过全院同学的两轮投票,2024年度“最受欢迎教师”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四位本院老师和一位院外老师成功当选。让我们通过专访走近2024年度“最受欢迎教师”——遇赫老师,听一听老师的心声。
教师简介
遇赫老师,2012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18-2021年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进化人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遇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和动物的古代基因组学,综合古代DNA技术、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手段。面向本科生开设《演化生物学》。
关于获奖
Q1:恭喜您获评“最受欢迎教师”!请问您对获得这一奖项有何感想?
当然非常开心!因为作为老师,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肯定是特别值得自豪的一件事。这不仅是对我的认可,也是对我持续努力的肯定。
关于科研
Q2:您为何会选择人和动物的古代基因组学作为研究方向呢?
在我刚刚读博士时,群体基因组学刚开始发展,传统的用短片段做种群水平演化研究的手段被渐渐成熟的高通量测序取代,随着成本的降低,大家渐渐能够进行群体基因组学的研究。我的方向是种群遗传学,就自然地想做基因组学方面的探索。当时也恰好是古代基因组学兴起的时候,2010年的时候有一篇关于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很有名的文章,之后的几年这一领域一直发展的很快,无论是实际的研究进展,还是进行研究的手段。
在做动物研究的时候,我看到古代DNA领域的一些精彩的研究,很羡慕也感到很有意思,想去进行类似的工作。我本身也对考古和历史非常感兴趣,也出于热爱在本科期间修了历史学的双学位,这对我而言是很宝贵的经历,既接触了文科的思维方式,也非常享受北大的历史大家的讲课。之后很幸运地发现自己的生物学演化的研究可以和考古学建立联系,就更加感到这个方向很值得去做。
Q3:您提到您曾获得北京大学历史学双学位,您认为学科交叉对科研的意义如何?
学科交叉对科研是非常有帮助的,现在非常提倡的一点就是“交叉学科思维”,因为它能帮我们看到一些单从某个学科出发看不到的东西,比如研究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其他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关心什么样的问题,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借鉴研究方法,可能在我们的学科思维中想不到很好的实现思路,那么与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交流之后往往会发现还有很多其他的研究手段可以去解决同一个问题。
遇赫老师与采访同学亲切交流
面向同学
Q4:您开设《演化生物学》这门课最想让同学们学到什么呢?
开设《演化生物学》这门课程,可能说的概括一点就是希望大家真的能够了解到演化的思维,了解到如何用演化的思维去思考生物学的问题。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比如说当我们发现某些生物结构特别重要,或者某些生物学现象非常有趣,我们可以去思考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结果。可能是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也可能是一些地质历史上的事件,在经历了漫长演化的过程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复杂而又精巧的生命。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后在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可以想到如今我们眼前这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世界,其背后所经历的漫长的演化历史。
Q5:您认为相较于高中,同学们在大学中更应该注重何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
相对而言,大学生活的选择更为丰富。在高中时绝大多数同学的目标应该都比较明确,提高分数上一个好大学。但是上了大学会发现,其实还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去做,比如可以认真上课专注成绩,也可以试着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比如进入实验室从事一些科研工作,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组织发展兴趣爱好。可能大家初入大学会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可做的事情太多而不知道重点,我在上学期间也会有类似的想法,这很正常。
我想大家应该多思考自己未来想从事的事情,大学期间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特别是在北大,同学们会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哪怕有些事情现在只是业余爱好,也能成为未来的另一种可能性。希望大家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多去尝试不同的事物。
Q6:对于生科院的同学而言,学习周期普遍较长。您认为如何才能做好学业与生涯规划,又如何在长期学习中保持兴趣与热情?
可能“规划”这个词比较大,毕竟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尽相同。我想一是不要害怕去尝试新的事物,二是不要害怕面对失败与挫折。
生科院的同学一般学习周期和做科研的周期都很长,可能一个课题做很多年之后就会感觉其他所有人的课题都更有趣,而自己的课题就很无趣。如果真的陷入这种状态也没有关系,也可以先试着换换思路,可能转换一下方向之后就会有新的想法,如果一直没有进展也不能钻牛角尖。这当然不是指频繁地更换课题,关键是换换心情之后回来继续研究。另外,可以多跟老师和同学交流,相互鼓励、交流进展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新的想法。
新年寄语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生活顺利,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探索成长,发光发热!
采访丨林浚泽 程忆寒
摄影丨林浚泽
供稿丨程忆寒
编辑丨程忆寒
审核丨杨滨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