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不出,八不归”,是说这七件事没有办好不能出远门。说明茶和柴米油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茶树在地球上存在有100多万年了,有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
相传在原始社会,神农氏尝百草中毒,发现一种叶子,便采下放口中咀嚼,不但解渴,而且把他的五脏六腑冲刷得干干净净,毒也解了,这种叶子就是今天的茶叶。早在3000年前,人类开始种植茶树,茶叶最早是做菜食,食用和药用,大约2300前,开始饮用。隋唐年间,流传至广。最早流行于文人之间,得以推广,也伴生了茶文化。唐贞元年间,陆羽著《茶经》一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对茶系统阐述的书。
茶叶安种类可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白茶、乌龙茶(青茶)、黄茶、红茶和黑茶。分不发酵茶、不完全发酵茶和完全发酵茶三种。不发酵茶包括绿茶和白茶;不完全发酵茶是乌龙茶和黄茶,发酵度是30%到70%;红茶和黑茶是100%发酵茶,其中黑茶还要进行堆渥发酵。
茶叶的制作工艺很复杂,以绿茶为例,简单地说说。采摘;茶树都长在山上,都是人工采摘,以一芽一叶为上等,一芽两叶为优,三叶四叶次之,采摘是茶叶制作中工作量最大的一部分。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摊凉,防止发霉。第二步杀青,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水分,使叶子变软,为叶子揉捻造型创造条件。然后再揉捻、理条、整型、炒制、烘干,这就是绿茶加工的全过程。根据绿茶的杀青方式不同,绿茶又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现在除去采摘都可以实现机器加工了,虽然方便不少,但也失去了茶中的许多味道。
绿茶:绿茶的加工方式保留了茶叶的原色和鲜爽,性寒,适合夏季饮用。品种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等,占茶叶的半壁江山。
白茶; 白茶:白茶的加工方式最简单,是把鲜叶经过杀青自然萎凋后低温烘焙而成,它百分百保留了茶叶的原汁原味。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白茶的时间越久越好,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
乌龙茶:又名青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半发酵茶,即保留了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甘醇,品种有:大红袍、武夷肉桂、铁观音、凤凰单枞等。
黄茶;黄茶是在绿茶加工基础上改进的工艺,半发酵,加了焖黄处理。品种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霍山黄芽等。
红茶:红茶是百分百发酵茶,有茶红、汤红、叶红的特征,故名红茶。品种有;普洱、金骏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种类很多。
黑茶:黑茶又称“边销茶”,属于后发酵茶,是以一定成熟度的鲜叶为原料,经杀青、堆渥发酵、蒸压而成。有助消化、降血脂、软化血管的功效。品种有:安化黑茶、湖北青砖、六堡茶、雅安藏茶等。
还有一种花茶,是经过二次加工的,是把茶叶和新鲜的茉莉花蕾充分混合,让茶叶吸收茉莉花的香气,俗称印花。每次印花最少八个小时,每四小时要翻拌一次,好的花茶要印花两次,然后除去茉莉花瓣,让香气留在茶叶中,花茶的加工成本其实是最高的。
俗话说:“好茶配好水”,泡茶对水的要求很高的。泉水为上,河水次之,井水为下。现在人沏茶多用纯净水,效果也不错,如果是用井水、自来水,效果要差得多。
茶陪伴文人墨客,也诞生了不少诗词佳句。唐陆羽在《茶经》中写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引导世人以茶养身,以茶修心,成为一个“精行俭德”的君子。由此,把茶的功能从药用、食用、饮用,提升到人文精神的高度。宋苏轼写茶的诗词很多,其中《望江南 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现代国学大师翟鸿焱有“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的金句。总之,千百年来,诗酒茶一直是文人的最爱。
我国地广人多,南北差异,喝茶的习惯也各不相同。北方人爱喝花茶,福建人爱喝乌龙茶,广东人爱喝红茶,江浙人喝绿茶。本地人喝本地茶是一种主流。其实每种茶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贵贱之分。爱喝茶人买茶叶都有固定的渠道,喝茶喝的是信用,讲的是口碑。“南有张一元,北有吴裕泰”,这都是有百年历史的茶庄。吴裕泰茶庄至今还保留了传统的包装方法,用白纸把茶叶包成方形小包,用纸绳系好。回家把纸包打开,把茶叶放进茶桶里,这种方式非常环保。
现在有一种现象,喝红茶的瞧不上喝绿茶的,喝绿茶瞧不上喝花茶的。其实每种茶都有自己的韵味,个人喜好而已。我四海为家,到处漂泊,但总能随遇而安,入乡随俗。每到一处,喝当地的酒,抽当地的烟,饮当地的茶,也其乐无穷。有日,正在家喝茶,进来一熟人,端着茶杯,让我看他新砌的绿茶,颜色青翠,一旗一枪,确实不错,他指着我茶盏里花茶说:“你这茶叶,白送我都不要”,我一时无语。真是不可与夏虫语冰,与井蛙言海,无知者无畏。要放在从前,我肯定要反驳几句,现在不喜抬杠,就算他吹牛说他会飞,我都表示赞成,还不忘叮嘱几句,飞低一点,要注意安全。这就是一笑话,供大家开心一下。
现在的年轻人喝茶的较少,可能是怕麻烦,但他们有奶茶,茶汤里加入牛奶,既有茶香,又有奶香,有热饮和冰镇的,很受他们喜欢。还有一种抹茶蛋糕,也是加入绿茶成分,颜色青绿,茶香、奶香并存,受年轻人的追捧。藏族有一种酥油茶,是用茶油熬制的,茶味浓郁,蒙古还有马奶茶,都是很好的茶饮品。至于超市里的冰红茶、冰绿茶就是碳酸饮料,和茶没有什么关系。
北方人爱喝酒,南方人爱喝茶,所以南方茶楼居多。广东、香港人还有喝早茶、下午茶的习惯。在茶楼里,喝着茶,谈着生意,不知不觉项目、生意就做成了,确实是一件幸事。四川人有句口语:“改天我请你喝茶”,好多人都有误会,真实的意思就是哪天有时间我们好好地谈一谈。就和公职人员被纪委请去喝茶的意思差不多。中国的茶及茶文化传入日本,在日本形成了茶道,在日本,喝茶是件非常正规的事。小鬼子的茶道很讲究,喝茶前要沐浴、焚香,然后行礼、跪坐,小口饮之,有机会也去见识、见识。
说到茶,就不能不聊桐城小花。安徽人杰地灵,名茶居多,桐城小花就位列其中。据史料记载,明天启年间,大司马孙鲁山隐居在龙眠山椒园,从友人处得到茶籽,便开始在椒园种茶。始叫“椒园茶”。后因其杂生在兰草之间,其形如兰,并伴有兰花的香气,故称之为“小花茶”,得当地人喜欢,便开始种植,得以推广,从此便叫“桐城小花”。
在清代,受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推广,被皇家御用,成为贡茶。在清朝,桐城小花伴随着桐城文化也达到了辉煌,有“天下文章出自桐城”,“满朝进士半桐城”之说,还创立了“桐城派”,方苞、姚鼐、刘大魁就是桐城派的杰出代表。民国时期的陈独秀对桐城小花倍加推崇,常邀好友说:“来我这喝茶,我这有桐城小花,其品质不次于龙井”。现代,喝着小花的桐城人更是出了20名院士和3000名博士,也不愧有“文都”之称。来吧!把“桐城小花”沏上,以茶代酒,祝桐城人在各行各业再铸辉煌!
2024年2月18日起执行新的阅读量方案:
原创首发文章参与活动,达到600阅读量(文末的留言、点赞、在看数,都统计算进阅读量),送100克的小盒,达到1200送200克的礼盒,达到2000的送400克的礼盒,礼品由桐城市张氏茶叶有限公司提供相应的“六尺兰韵”品牌小花茶。
所有参与阅读量方案的文章,将于2024年5月10日推文完结,阅读量5月17日截止,然后进行总评。如果阅读不达标的,也可以由高到低选取前三名给予相应的礼品(礼品不重复,以最高奖项发放为准),礼品由桐城市张氏茶叶有限公司提供赞助,兑奖时间在5月中下旬前后。
桐城小花茶,六尺兰韵香
桐城市张氏茶叶有限公司
(电话:15922346077)
阅读l量其他文章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别忘了动动手指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