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物语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里的文化瑰宝

乐活   2024-12-26 19:54   广东  

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

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是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七大展示区之一,它以翠亨村的旧民居为展示空间,展示了中山地区的歌、舞、艺、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文字、照片、实物、图示、蜡像、影像等展示方式,让徜徉于展示区中的观众全方位、立体地了解和感受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有魅力和丰富内涵。


今天,我们将带大家走进

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

看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

国家级非遗项目



醉龙舞、南朗崖口飘色、中山咸水歌、沙溪凉茶传统制作工艺、小榄菊花会、六坊云龙舞,都是中山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醉龙舞是中山民间特有舞蹈。源起宋代,盛于明清。活动时间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舞者边喝酒边舞动木龙,达到“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的表演形态。


醉龙舞


南朗崖口飘色

南朗崖口飘色,源于唐代“耍菩萨”祭祀民俗。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这一天,崖口村会举行盛大的巡游活动。

沙溪凉茶主要流传于广东省内,对于四时感冒引起的头痛、四肢骨痛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沙溪凉茶传统制作工艺


小榄菊花会

小榄菊花会以花为媒、以菊会友、技艺精巧、规模宏大、色彩斑斓,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传统综合性民俗活动。


2

省级非遗项目


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鹤舞、麒麟舞、南头灯酒等项目,都是中山市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

咀香园杏仁饼是中山百姓根据祝寿款待亲友宾客的传统习俗,利用本地物产制作的饼食。

黄圃腊味诞生一百多年来,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品种丰富,涵盖禽、畜、鱼等各种腊制加工品。


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


鹤舞

鹤舞主要流传于沙溪镇申明亭村一带,是村民根据自然生态动物白鹤为原型创作的民间舞蹈。

中山黄圃镇、三角镇均有麒麟舞。虽同为麒麟舞,但两个地区的麒麟造型、舞蹈方式又各具风采。


麒麟舞


3

市级非遗项目


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隆都传统饮食习俗、小榄菊花传统饮食习俗、小榄花灯制作技艺、小榄荼薇花制作品加工技艺等项目,都是中山市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隆都传统饮食习俗在民间代代相传。隆都人利用自家种养的食材,制成独具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气息的传统饮食。


隆都传统饮食习俗


广东传统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

陶塑瓦脊造型精妙绝伦、釉彩浑厚朴实,是岭南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品,深受百姓喜爱。

三乡木偶戏源起清代,以木偶为主要演出道具,模仿粤剧戏班全套演出,配有音乐、配音、雕刻、偶像装饰等多种艺术展示手段。


三乡木偶戏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非遗文化

还有更多精彩的非遗项目

等您亲身莅临本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探索发现!

编辑:郑卉欣

一审:王   芬

二审:麦嘉俊

三审:黄   效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增挂“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牌子,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25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