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物语丨笔润天下意贯山河——孙中山题词遗墨赏析

乐活   2024-12-05 11:31   广东  


孙中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一生留下大量的题词和遗墨。这些题词和遗墨不仅体现了一代伟人的气魄和精神,更是勉励后人的珍贵精神遗产。

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通过赏析孙中山的题词和遗墨,感受孙中山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天下为公的博爱精神,汲取努力进前的精神力量。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一八九二年,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常与好友杨鹤龄、陈少白、尢列相聚抨击时弊,抒发救国抱负,被称为“四大寇”。关于“四大寇”,孙中山曾自述,课余常与杨鹤龄、陈少白、尢列等“昕夕往返,所谈者莫不为革命之言论,所怀者莫不为革命之思想,所研究者莫不为革命之问题”。四人相依甚密,非谈革命则无以为欢,数年如一日。

这一幅包含孙中山手书“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的手卷,是孙中山机要秘书李仙根将“四大寇”分别书写的4幅翰墨装裱而成的遗世珍品。



知难行易



李仙根,名蟠,字仙根 ,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一八九三年生。曾入读广东陆军小学堂,同盟会会员。一九一二年留学日本,一九一七年任孙中山侍从秘书、机要秘书。一九二三年任大元帅行营秘书,次年任香山县县长。一九二五年年底任中山县长。此后历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粤汉铁路局南段管理局局长、国民参政会参政等职。精通诗文书法。此为孙中山题赠李仙根的“知难行易”横幅。



努力进前



一九〇五年中国同盟会成立,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 ) 华侨深受鼓舞,客家籍侨领梁密庵加入同盟会后于巴达维建立“寄南社”, 一九〇九年改名“华侨书报社”,并在各地成立分社,传播共和思想,配合孙中山在我国西南边境领导反清起义积极募集经费。孙中山题赠“努力进前”予以嘉勉。



奋斗



一九一二年一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曾手书“奋斗”横幅悬挂于大总统府办公室以自励。



天下为公



一九二〇年五月一日,《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出版“劳动纪念专号”,孙中山为“劳动纪念专号”题写“天下为公”四字,以勉励劳工群体以天下为己任,发挥劳动者的自身价值。



博爱



据《孙中山题词汇编》一书统计,孙中山所书写的条幅、遗墨共983件。在这些题词遗墨中,同一内容书写最多的是“博爱”二字,共有64件。

一九二一年二月十八日,翠亨乡亲前往探望不久前自沪来穗重建革命政权的孙中山,晤见时孙中山以“博爱”二字题赠陆兰谷。陆兰谷是翠亨乡绅、烈士陆皓东堂兄、檀香山兴中会员陆灿之父。



勠力同心



《民立报》,同盟会的言论机关,于右任主办,一九一〇年十月十一日在上海创刊,一九一三年九月四日终刊,共出一〇三六号。此为孙中山为《民立报》同志题写的“勠力同心”横幅。



后来居上



一九二一年二月十八日,孙中山在广州听取少年时代的同学陆献山等汇报家乡办学情况后,题赠翠亨学校的勉词。



治本于农



李禄超,字家驹,美洲华侨,祖籍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一八九〇年生,后加入同盟会,任孙中山英文秘书。一九一七年任大元帅府秘书。一九二二年任广州军政府驻港军事委员,次年任大本营秘书。孙中山逝世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广东省政府委员、广州市财政局局长等职。一九二九年任中山模范县县长。此为孙中山题赠李禄超的“治本于农”横幅。



志在冲天



杨仙逸,檀香山华侨,祖籍广东香山(今中山市)。青年时代在美国熟习机械及水陆飞机驾驶技术。在孙中山的支持下,杨仙逸回国出任航空局长,建立飞机队,筹组飞机制造厂,设计并主持装配第一架轻型侦察轰炸机,培养一批杰出的青年航空人才。此为孙中山题赠杨仙逸的“志在冲天”横幅。


参考文献:《孙文全集》第十八册题词,黄彦,广东人民出版社。

编辑:郑卉欣

一审:王   芬

二审:麦嘉俊

三审:黄   效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增挂“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牌子,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25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