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榜样·水院丨吴京龙:渐入“珈”境,倍道而进

教育   2025-01-18 23:00   湖北  



【国奖专访】吴京龙:

渐入“珈”境,倍道而进



PART.01

个人简介





吴京龙,中共党员,湖南怀化人,现为2023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崔远来教授、邱让建教授。曾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党支部副书记兼组织委员、武汉大学广播台播音员,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24年度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一等奖”等奖励;“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武汉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武汉大学研究生实习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年以来,吴京龙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滋养下,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水研珞珈之梦在八一路299号茁壮成长!从硕士入学,到如今“1+4”硕博连读考核通过,这一年的时间很短,短到这样的身份转变似乎让他有点猝不及防;但这一年也很长,让他足以乘着光阴书写自己充实又多彩的故事!



PART.02

行水问道,涵养专业底色





扎根黄土,浇灌学术!入学后不久吴京龙便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论文写作训练,起初原理、绘图、英文写作……都成为了这一过程中的拦路虎,但是“善用身边资源”与“肯学好问”似乎成为了武松打虎的利器。此后,他又于6月至今参与到“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中,围绕研究课题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田间观测试验,全程参与到试验的设计及平台的搭建,且申请发明专利一项。高温、蚊虫、暴雨已是家常便饭,但他也深知这是让学术扎根大地的必由之路,这四个月于他而言也是一段“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宝贵经历。

正如他所说:“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光里,我播种了科研创新的种子。未来,我也将努力生根,奋力生长,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PART.03

使命必达,坚守服务本色





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构成了他研途中学术科研之外的青春主旋律。

“研究生入学与珞珈百卅校庆邂逅,无疑是一种幸运!”吴京龙也会时常忆起入学以来在校园各种场合均能看见自己同小伙伴们微火成炬的身影。而他也坚信“以服务传递真心”是最真诚的回应:在抵离服务中为校友嘉宾献上第一抹武大微笑、在校庆晚会中倾情演绎水利人的拳拳报国情、在高水平论坛中彰显珞珈青年风貌……他的脚步未曾停歇!从支部班子成员,到研会主席团,从广播台,到武大信息员,身份虽然不同,但初心始终如一,而他也得以在服务过程中走出小我,成就大我。

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吴京龙就是这样和其他党员伙伴一同在服务工作的沃土上挺膺报到,以志愿者与党员的双重身份服务师生,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好评与信赖。



PART.04

水击千里,增添实践亮色





理论联系实际始终是他的行动信条。“一江一河,一南一北”概括了他这个夏天的实践足迹。

一年研途,两条大河,三场实践,是他将学科与实践结合的真实写照:紧扣“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社会热点,他作为团队负责人,组建了长江流域防灾减灾现代化调研实践队,奔赴六千公里,目睹了一场又一场治水的壮举,描绘智慧防灾蓝图守护江河安澜;聚焦长江流域青春力量,他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青年先锋”省级流域综合治理寻访,用脚步丈量长江流域,用心灵感悟治水故事,寻访流域综合治理尽展青年先锋力量;紧扣“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引,他作为发起人之一,联合清华、河海等高校研究生一同组建“志合山海”宁夏高质量发展促进调研实践队,赴约塞上江南,高校联合,山海为契,为黄河两岸沃土的丰收注入青春动能!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未经磨砺的青春称不上美丽,吴京龙深知严谨务实、苦干实干,梦想才会成为青春腾飞的翅膀。他也坚信:相念者,从不以山河为远。


期望我们对于热爱之事始终保持热忱之心,对未知与挑战拥有新的理想和勇气。用智慧的创造,争当水的先锋;用刻苦的实践,勇为山的脊梁!

寄语



来源: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会

责编丨窦润沁

审核丨伍   林


武汉大学研究生会
武汉大学研究生会官方认证微信公众账号。“武小研”立足于研究生视角,发布实用的研究生学术、生活、文化、职业、实践信息。欢迎与小研互动,小研与你一同度过珞珈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