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随笔 || 暑去秋浓夜寒生​ / 徐中玲

文摘   文化   2024-08-23 06:38   河北  

您好呀!我是小编颍湄。您的关注、点赞、在看、分享和留言,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如果您喜欢“颍水之湄”,请把我列为星标吧!

 暑去秋浓夜寒生 

⊙ 徐中玲





光阴如水,长夏闪逝,转瞬处暑。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秋季第二个节令,名字很朴实,没有灵气也不曼妙。处暑即出暑。自此,“一场秋雨一场凉”,气温变化深入肌肤,淋漓尽致。

处暑之“处”即终止,亦含躲藏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孝经纬》:“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为立秋。后十五日,斗指申,为处暑,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此时,暑热躲藏,不再有蒸、煮、烤、闷之感。

处暑,是健康养生的关键期,《晋乐志》:“七月为申,申者,身也,言万物身体皆成就也。”可见,此节令与有相肉身的健康密切相关。处暑后,人体出汗减少,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期,身体极易疲惫,“秋乏”缠身。此节令要睡眠充足,饮食清淡,西红柿、茄子、马铃薯是上好蔬菜,葡萄和梨是最佳水果,艾灸是最适合的保健手段。

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此节令现象独特,老鹰开始扑捉鸟类,但不自顾自吃,而是先把捕捉来的鸟整齐摆在窝前祭天,然后再进食;二候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此节可明显感知萧杀之气,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作物,“登”即成熟,人们即将迎来“五谷丰登”。

细品古代文人处暑诗作,读出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情结,不一样的价值取向,不一样的感怀。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诗人把处暑的云,描绘得高远明快,读后你不会有一点点儿的负担,而秋云的漠漠,秋夜的稍稍,任你徜徉和亲吻。“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同一位诗人,字里行间却弥漫了轻愁淡绪。暑去秋来,芳华易逝。花草凋萎,山河亘古。摇曳而生发的,是万物以全新的秋韵,以博大和包容,温柔着岁月,厚重着流年,滋养着诗样的魂灵。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诗人勾画了秋的伤逝,孤独与落晖相处,寂寥之感跃然眼前,那极强的画面感和代入感,让你禁不住放慢脚步,沉思和审视,一路的仆仆风尘,是否能寻找到内心真正对季节的渴望?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作者归隐山林,不忘世事,露水微凉,秋蝉惨鸣,仿佛哽咽中倾诉秋的故事。想想人世间,谁不是一边遗憾一边依恋,一边疗伤一边硬扛呢?沉淀岁月,清澈自我,超渡自我,往生彼岸。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心怀悠闲惬意,简居深山,放下劳作,忘却红尘,自得其乐,那是一种怎样的高品位啊?“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诗人文稹以灵秀笔触记下秋的沉静内敛,浅饮慢酌中享美酒之甘醇,抚琴一曲、一曲、再一曲。只要内心不荒凉,诗与远方,永远在路上,任何人不能消耗你内心的晴朗!

“此心安处是吾乡”,随遇而安,是平常人向往的心界。暑去秋浓,心怀坦荡,开启下一个季节的篇章。


                        记于2024年8月22日处暑

责任编辑:颍    湄
终审发稿:东风橘
图片来源网络 · 侵权联系删除





| END |
——▼以下内容非正文▼——
※ 版权及声明
1.本公众号所转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及原版权所有者,仅作分享;
2.本公众号所转载内容若原作者及原版权所有者不愿在此刊登,请及时通知我们予以删除;
3. “颍水之湄”公众号投稿专用邮箱:hbyszm2021@163.com。

关注“颍水之湄”,让我们共同进步!
点击下方“写留言”,与作者互动交流!
别忘右下角点个“赞”和“在看”鼓励哦!

颍水之湄
此心安处莫非行唐,颍水河畔便是吾乡!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诗意阅读。主办:行唐县作家协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