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亮亮丽君小夫妻》的软文开始逐渐多了起来,不管是骂他们的,还是赞他们的,都隐隐有种这两个小夫妻将要又一次冲上热搜的意思。只是不知道这次的“媒体战士”是谁,以及又要搞点什么“秋天的震撼”。
但我想,
不出意外的话,
大概率还是和“失业率”相关。
其实【贞观】的事,在上周写了好几篇文章,也算半点半公开的说了,那篇文章大概率是奔着8月15日发布的失业率数据去的。
而【亮亮丽君小夫妻】突然要从河南农村跑到北京去找工作,以及拍摄的一些系列【求职采访视频】,大概率也是奔着失业率去的。
所以趁“风”还没吹起来,
就聊点关于【失业】的东西吧。
关于宏观的部分,早在一年前的2023年8月16日的文章《不公布“失业率”,到底为什么?》就已经写过逻辑。如今过去一年,看过那篇文章的老朋友,大概会更清楚的意识到,现在是一个什么关口,以及如果有“秋天的震撼”,那是冲着谁去的。
前提说完,直入正文。
所以从【微观】层面聊点东西。
关于失业,大家可能没太注意一个问题。为什么拍摄的题材都是中年失业,而不是青年失业?比如徐峥那部被喷成狗的《逆行人生》,还有郭京飞的《小夫妻》等。
除了说艺术层面需要冲突,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牵扯多,可以拍更多的情节,吸引观众共鸣之外。
最主要的是年轻人对于【失业】,其实体感一般。
这点可能有点反逻辑,特别是很多大学生和b站的深度用户会特别不理解,觉得年轻人失业很危险啊!看看埃及,看看孟买啥的,然后一段【复制粘贴】都跑出来了,得出一个结论:药丸
实际上对于社会管理来说,年轻人【失业】确实要注意,但没有那么紧迫。至少相比比中年人,年轻人的失业问题,真的还有时间和空间。
因为
第一:年轻,真的是资本
职场虽然很爱说年轻人【菜】,教出来有成本,不如直接招个熟练工,便宜又好用,还不用照顾他“情绪”。
但真招人了,一个个都用脚投票,只要年轻的,根本不要“中年人”。
原因很简单。
从实操层面,除了制造业一类的【经验岗位】和【技术岗位】外。大多数的工作到底有几根钉,大家都清楚。上手没那么复杂,年轻反而好“管理”,自己【压得住】。
所以年轻人的失业问题,大多是【错配】。要人的岗位,年轻人不愿意去。年轻人愿意去的,岗位越来越少。
而中年人的失业问题,就真的是【失业】。要中年人的岗位,只要有技术和经验的。而不要技术和经验的岗位,才是大多数。
第二:中年,孤独是朋友
之前和大家聊过啃老,我说经济发展这三十年其实不是完全没让年轻人吃上红利。
大部分人的父母,如果不是真的地处偏远地区有地理限制外。这三十年都累积下来一定的资产,让很多年轻人有【啃老】的资格。
所以年轻人的失业,其实放在家庭层面看,也还能接受。父母养得起,家庭有基础,大多还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年轻人的背后,还是有人的。
但中年人呢?
大概看到这,年过30的朋友都会呵呵一笑。背后?转头一看,什么都没有。真要说有,那就是一群背影。
年迈的父母,年轻的娃,需要照顾的伴侣和遇到事的兄弟。别说是他们站在自己身后挺自己一下了,不数落自己没出息,大概都已经算是“有素质”了。
所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如今尽识愁滋味,欲语还休,欲语还休。
第三:人生难得是糊涂
这句话很多人说,但很多人并不懂,以为意思是那种洒脱的状态,或者是闲散逍遥的态度。
但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年轻的时候是可以骗自己的。主打一个现实如何不重要,我怎么看很重要。所以才有了那句:莫欺少年穷,等我。。。
但人到中年。
一方面是失去了骗自己的能力。经历了那么多,看过了那么多事,一把岁数总不能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一件事到底怎么回事,其实大体上看了个开头,心理也有个结尾了。
一方面是现实也不给你这个资格。上面说的那些人,那些问题摆在眼前,根本就不等你什么几年后。现在能解决,就行。解决不了,就闭嘴。简单,而又直接。
所以中年人为什么爱喝酒呢?
因为就连骗自己这事,
都需要酒精帮忙了。
所以为什么近来中年失业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也是因为这东西本质上也就是份【酒精】。
把中年人难以启齿的一些东西,借助影视作品表达出来,可以让这些中年人向“身边人”撒个娇,索取一些安慰。也可以让社会对【中年求职】多一些宽松,多一些理解。
毕竟,在亚洲文化中,现在中年男性从小的教育,都是不能示弱,也是没有撒娇的资格的。
有些话,你让他们说,他们也说不出口。有些事,让他们做,他们也做不出来。
他们口中的:
“有部剧挺好看的,咱们去看一下?”
“这段挺有意思的,你瞅瞅?”
其实就像年轻那会:
“不是专门给你买的,顺路带的”
“我看那谁有,就顺手也拿了个”
【正文写到这,也就结束了】
本来被星嫂拉到曼谷,不让我更新文章的。但在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时候,遇到几个小哥聊了一路这话问题,就干脆记录下来了。
手机打字,
我就不排版了,
大家凑合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