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实践 |蜀中人杰地灵,曾以嘉言懿行——曾懿研究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文摘   2024-10-19 13:56   四川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为深入挖掘保护四川历史名人资源,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祁振华、郜梦婕,马克思主义学院余洁,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肖泽萱子四位同学积极参加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中华传统文化专项,并最终选定四川历史名人曾懿作为活动研究对象,组成“曾懿研究小分队”,在中华传统文化学院邹敏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前往成都市方志馆查找曾懿相关事迹记载,并在实践中体悟曾懿面对艰难时局时大胆求变的精神。

蜀地女杰——曾懿简介


曾懿(1852-1927年),字伯渊,又名郎秋,四川华阳县人(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清末著名女医学家、文学诗人、女教育家,著有《古欢室诗词集》四卷、《医学篇》八卷、《女学篇》一卷,内附《中馈录》。其父曾咏,为道光甲辰科进士,其母为晚清著名闺秀诗人左锡嘉。十岁时,其父曾咏卒于江西,曾懿遂随母返回四川老家,居于成都浣花溪一带。后与其姨母左锡璇嫡子袁学昌婚配。婚后,曾懿随夫袁学昌宦游于福建、安徽等地,其思想发生转变,开始从诗词转向医学,想以医术救治众人。晚年随夫至北京居住,仍以研究医学和书画为志趣,于192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前期筹备活动




2024年6月至7月是暑期实践活动的前期筹备期,曾懿研究小分队在此期间已通过中国知网、晚清及民国报刊数据库、基本古籍库等线上数据平台初步搜集并整理了曾懿的著作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已对曾懿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为线下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团队实地调研 



2024年8月23日,小分队四位成员在邹敏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成都市方志馆,实地参观走访了成都方志展览馆,通过方志初步认识到成都的千年变迁,在讲解员的解说中,各成员进一步了解到方志对于整个国家历史的作用,同时也得以亲眼看到一部部方志典籍背后是许多方志编纂人员日夜的艰辛。 





随后,工作人员带领全员进一步移至方志文献存放室,为小组成员们进一步介绍馆藏文献情况,并讲授相关查阅方法,以便能够更好更快的查阅有关资料。




在掌握基本查询方法后,团队成员分别从医学、文学、女学等不同主题出发,进一步搜寻藏在方志典籍中的有关曾懿的记载,真正践行了傅斯年所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不仅对蜀地著名才女、中医学家曾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曾懿著作及相关研究成果梳理颇有益义,还认识到方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此次探寻曾懿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的活动,通过利用线上线下平台的交互,进一步推动了历史文化名人的普及与“活”性发展。面向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需要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苟日新,日日新”,以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传承,用现代化方式展现文化底蕴。    



该项目受到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四川历史文化名人曾懿调查与研究”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资助,特此鸣谢。




          供     稿|“曾懿研究小分队”
          编     |陈

          一审一校|邹敏  王旭

          二审二校|王勇

          三审三校|阳家全







安身立命·敬业乐群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微信公众号ID:scsdzhctwhxy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是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与四川师范大学共同建设的教学科研机构,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及巴蜀文化研究为特色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平台。公众号发布学院资讯,提供师生服务,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巴蜀文化活态传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