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四川日报》“思想周刊·学思践悟”专栏,2024年12月9日。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对于西南社会历史调查方兴未艾,西南社会、民族、服饰、民俗等研究成果涌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新征程,加强西南文化的阐释创新,对于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话语创新与原理性贡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深厚底蕴,奋力推动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以文载道,深化西南文化的理论阐释与学术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置于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深入进行西南文化个案的理论阐释,不仅是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话语创新与原理性贡献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途径之一,还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新、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实践。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在解读西南文化、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上主动作为。既要梳理西南地区文化发展史上体现的独特概念、表现出来的区域特征,归纳西南文化的发展规律,更要聚焦西南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互动交融;不仅研究西南地区的社会发展脉络,还要深入探讨其蕴含的社会文化的深层次特征,聚焦于中华文化认同、社会结构、共有精神家园的演变与特点,加强理论阐释的深度、广度,融汇成具有标识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与中华文明发展史提供真实、鲜活、说服力强的西南依据,以西南话语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大力拓展中国话语创新的广阔文化空间,坚持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得以“立起来”。
强化西南文化理论阐述与学理研究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既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体现。通过西南文化的理论阐述,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公共空间的文化推广等实践,吸引并提升公众的民族文化认识,不断夯实西南民众的社会基础,实证并丰富西南文化研究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最终形成与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学理支撑,实现用中国话语表达出中国文化、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能够“活起来”。
以文化人,培养西南文化的高水平理论阐述团队与培育创建高水平平台,培养全链条各方面人才
以文化人是一项长期细致复杂的工程,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全方面、全过程的合力,需要长期的涵养、积淀与持续用力,基于此,有必要尽快组建由社会各界成员参与的西南文化研究高水平团队,齐心协力,形成合力,从不同专业对西南地区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论阐述,联合攻关现今西南区域社会、民族文化等的重点问题,以及西南文化研究新形势、新进展及不断涌现的理论难点和学术热点,加强理论阐释的深度和广度,形成高水平的理论阐释成果。
加强培养西南文化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领域的人才,进一步推动西南文化的阐释创新。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攻关方向设置、理论指导、人才能力评估、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强化“文化+新文科”“文化+新工科”等交叉学科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打通西南文化理论界与社会各界间的人才供需通道,不断提升西南文化阐释创新能力、国家政策服务能力、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协作能力;建立长链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通文化、懂产业、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产学研深度融合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企业、政府、社会等建立合作关系,汇聚起共襄文化强国盛举的磅礴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创办西南文化研究中心、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西南文化节等多种方式,为理论界搭建便捷的交流平台,拓展合作的层次与力度,实现共享资源与信息,不断凝聚文化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以文传声,推动西南文化的有效转化发展,推动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
聚焦“文化+”,推动西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西南文化与旅游、科技、直播、美食等行业合作,创设西南文化博物馆、开发西南文化的数字博物馆、旅游线路、研学项目等,不断创新、发展西南文化,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同时,增强中国话语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辐射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赋能新创立的专门学术期刊、网站与微信公众号等,借鉴李子柒式文化传播模式,推动实现文化内容的图谱化和可视化,拓展西南文化内容的受众范围和参与程度,推出更多的科技创新和文化融合的创新成果,提高西南文化传播的效率和吸引力。
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形式多样的保护和传承项目,推动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依托西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优势,通过编撰西南文化传承人口述史、图书及电子文献,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与研修等活动,建立西南文化资源数据库等工作,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现代科技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创办“中华川菜学院”等特色中华文化机构,推动文旅融合,推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加强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西南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地,又是中华文明的策源地之一。西南文化起源繁杂,区域文化特征鲜明,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西南文化在与中华文明的长期互动交融中,发展为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西南文化与中华文明、西南社会与地方治理、西南区域内互动与国外交流等维度,可以细致考察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明的深厚内涵、璀璨成就与重要贡献,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实现文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与精神动力。
〔执笔:王 川,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西南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系2024年度项目“成都作为形成西南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演变与当代对策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CLT20240832)阶段性成果〕
编 辑 | 陈 曦
初 审 | 王 旭
审 核 | 王 勇
终 审 | 阳家全
安身立命·敬业乐群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微信公众号ID:scsdzhctwh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