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丨黄博:却对金莲烛——“烛送词臣”绘画主题与君臣关系中的苏轼形象转换

文摘   2025-01-06 16:40   四川  

2025年1月4日下午14:30,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黄博副教授应邀在我院举行了题为“却对金莲烛:‘烛送词臣’绘画主题与君臣关系中的苏轼形象转换”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副研究员赵艺兰主持,来自文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我院的数十名师生到场听讲。


在讲座中,黄博教授详细阐述了“烛送词臣”这一典故的起源及其与苏轼的联系。他指出,在唐宋时期,金莲烛是专属于皇帝的照明工具,普通臣子是不允许使用的。然而,为了表彰功勋卓著的臣子,皇帝有时会破例赐予金莲烛,以示殊荣。这一传统始于唐代的令狐绹,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大臣,也是该典故的起源。但自宋代文豪苏轼荣获“烛送词臣”之后,这一典故便与苏轼的名字紧密相连。黄博教授通过比较明清时期不同版本的图像资料,解释了这一典故如何因苏轼而被重新诠释,并对明代文人对君臣关系的理解产生了影响,进而影响了相关主题绘画的艺术表现。最终,黄博教授总结道,在张居正主持编纂的《帝鉴图说》中,苏轼跪拜以示对皇恩的感激和敬畏,而同时代文人画中则呈现了苏轼被随从簇拥,手持金莲烛归家的潇洒形象。这两种形象不仅从不同视角揭示了皇权与文人之间的关系差异,而且凸显了宋代名臣苏轼的形象与精神。


《帝鉴图说》之“烛送词臣”



黄博教授主要从事藏学与宋史的研究与教学,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2014)、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4)等。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藏学》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著有《10~13世纪古格王国政治史研究》(2021)《扎布让的黄昏:1630年古格王朝的危机及其灭亡》(2024)《如朕亲临: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2023)《宋风成韵: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2023)《不与天下州府同:宋代四川的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2024)等。今天讲座的主题节选自《宋风成韵——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一书,黄博教授以苏轼的文艺故事为叙事主线,揭示宋代的审美意涵和生活情趣,获得听众的强烈反响。



图 / 文 | 赵艺兰

编   辑 | 王   旭

审   核 | 王   勇

终   审 | 阳家全




安身立命·敬业乐群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微信公众号ID:scsdzhctwhxy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是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与四川师范大学共同建设的教学科研机构,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及巴蜀文化研究为特色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平台。公众号发布学院资讯,提供师生服务,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巴蜀文化活态传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