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触
City Walk的热度还未见降低,年轻人又开启了下一轮热潮:互换特产。
然而,新的风潮背后似乎隐藏着巨大的漏洞,骗子轻轻松松便可斩获数百元的特产,比无本买卖还带感。
明知有风险,为何大家还要热衷于测验陌生人的善意呢?
或出于好奇,或出于跟风,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和陌生人玩起了“互换特产”的游戏。
顾名思义,互换特产就是两个相距较远的网友分别购买自己家乡的特产邮寄给对方,玩的就是陌生人之间的坦诚和互信。
然而,随着玩的人越来越多,这一新潮社交行为被骗子盯上了。
日前,住在四川成都的雅琦在某平台上看到一名博主发布了互换特产的帖子,满心好奇的她联系上该博主并互换联系方式和地址,随后便开始准备自己的特产——香肠。
连带运费,她一共花了150元。谁知刚给对方发了邮寄单号,她就被拉黑了。
被坑的不止雅琦一人,广东潮汕的吴女士也是其中之一:她给一位不知名网友寄了价值380元的潮汕牛肉丸,却收到了对方寄来的两包纸巾,心理落差比雅琦大了不知多少倍。
一些有相似被骗经历的网友直接在社交平台曝光:“姐妹们,请注意,这个是特产互换骗子……请官方给予流量让更多姐妹看到,不要再被骗了!”
对此,律师认为,虽然两两交换属于个人行为,但如果行为人对多人实施了同样的欺骗行为,且达到了当地“金额较大”的程度,那么就有可能涉嫌诈骗。
不过,对游戏的参与者来说,事先不知对方会给自己准备怎样的惊喜,才有可能获得美妙的体验。因此,双方在互换前进行沟通时,很可能没有确定邮寄时间和邮寄品类:这无疑导致索赔困难。
被骗的人只能恨恨骂一句:“太没素质了!”
剖析互换特产游戏,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不过是想在陌生人身上测试测试人性中的善。
特产网上到处都是,陌生人的互信却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对方舍得为自己买稍微贵重一点的特产,那这无疑证明,世上还是好人多。开箱那一刻,他们体内的肾上腺素脉冲峰值应该不低于开盲盒。
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惊喜,真那么令人心动吗?
可以想象,再过一两个月,这阵“互换特产”的陌生人社交之风,很可能会在一次次毁约、欺骗、个人信息泄露乃至更严重的违法犯罪中退热。
到那时,心动不再,剩下的将是一地鸡毛。
在小触看来,互动游戏可以玩,但考验人性的事,我们还需审慎参与。
商业来往,靠的是规则约束下合适的利益交换;而朋友交往,靠的是共同的兴趣、相似的三观。
起始于利益交换的情谊,往往会因利益分配问题而消散;起始于感情的利益交换,往往容易“为情所困”;而那些试图把两者融合,以利益衡量情谊,以感情维系利益的人,往往痛失两者。
因此,对于陌生人互换特产的理性决策应该是:想要交换到值当的特产,双方应纸面约定好价格区间以及商品质量标准,并通过可信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如果只是想换真心,那就不要患得患失于赚了还是亏了,图个乐子即可。
- END -
你有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