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移民他国,很多时或觉有志难伸,小朋友却每每能在新国度闯出一片天。
2岁时随父母从香港移民加拿大的陈继怡(Phyllis Kai-Yi Chan)由6岁起走上羽毛球之路,一步一脚印成为加拿大代表,多年来为国家南征北讨。
20年后今天,她定居列治文。你要见她不难,但就要改口叫“陈教练”。
时间回到疫情期间,陈继怡的拍档在机缘巧合下发现,列治文3号路一间原为超市的巨铺准备放租,从而燃起她小时候开设羽毛球馆的梦想,“我6岁开始打波,当时思想很单纯,(开球馆)只希望能24小时打球……”惟随着其羽毛球生涯一路发展,发觉资源及对运动员支援不足,“所以希望有地方支持球员,能好好练习,亦让爱好者打得开心。”
组体育会易获赞助
陈氏指在列治文找地方开球馆很困难,故立马决定与同为羽毛球教练的丈夫,及其他2位拍档租下此巨铺,进行改动工程,“这里屋顶之前是银色,我们用了3周将其油成黑色。羽毛球场地板很重要,质素差的话易伤膝;故花了不少金钱及时间选择,最终采用‘千层糕’式地板,对膝部较好。”灯光亦是综合她出外比赛体验,而选定打斜安装LED灯来照明。
最终在1年多前,陈氏等共4人成功开设羽毛球馆,命名ER体育会(Epic Racquet Sports Club, ERSC),连同陈氏在内共6名教练,夫妇2人担任总教练。她指羽毛球馆的本地市场甚大,同时竞争也激烈,“疫情前后多了移民、多了人打羽毛球,因为是室内、可全天候做运动;但竞争很大,单计列治文已有6、7间球馆……我们的优势是营运像俱乐部,希望建立归属感,不会打完就走。”ER体育会拥有12个羽毛球场,现时租金下午5时前1小时28元,若买套餐就更平:1000元40小时,合1小时25元;周末及假日就调至1小时34元,套餐1200元40小时,合1小时30元。
陈氏透露体育会尚在投资阶段,仍在不停发掘潜力,比如平日中午至下午4时较淡静时段推出优惠。
在陈继怡眼中,成立体育会对羽毛球发展有很大帮助,并直言长大后虽然开馆梦想不变,但原因已有不同,“以往需自己承担出赛开支,一直打的话不是小数目,所以小时候家庭负担大,很感谢父母支持。有了平台(体育会),便较有机会找到赞助。”她指羽毛球在加拿大并非强项,球手或需靠家庭支援,而体育会亦肩负帮助有前途运动员“打上去”的责任,“赞助商也会看成绩,愈打上去就愈有机会找到赞助。”
之所以如此想培育下一代,缘于她觉得自己与羽毛球的缘份未完,“还有很多东西想回馈羽毛球坛”;而这些东西,正是陈氏作为加拿大羽毛球手,征战多年累积下来的。
征战廿年未圆奥运梦
陈继怡2岁时随父母及姊姊移加后,尝试过不少运动,“妈妈觉得香港人一定要懂游泳,便带我去学,但我没甚兴趣;之后安排学溜冰,玩了一段时间便没继续。”跟着才是羽毛球,但最初只是陪姊姊,“当时我在场边无聊拍波,自己打打打……教练觉得我有潜质,询问妈妈意见,她搞笑地回应:‘她才6岁便打,会否浪费金钱?’”
无论如何,陈氏的羽毛球之路由此展开,到10岁时决定将此运动视为奋斗目标,“我比较好胜,妈妈也教导我什么事情也要认真做;当时每年也有比赛,胜出后便‘上瘾’继续打……”一路打上去,成为省级代表、在加拿大全国赛有成绩,继而成为国家代表;她3夺全国赛冠军、2012年泛美锦标赛女双冠军,以及2016年泛美运动会加拿大代表等。
运动员生涯看似顺利,但总有退下来的时候,“我由6岁打到25岁,主攻双打,基本上主要的大赛都参加过,独欠奥运;双打讲求拍档配合、也讲缘份,2016年我与拍档的双打世界排名20多,未能晋身奥运。试了2次也失败,开始思考是否值得再花4年时间(争取)。”
陈氏坦言当时已身兼教练,2015年已带领省队出赛,变相较多事情要兼顾,“做(退役)决定是困难的,但另一方面也觉得趁高峰时退下来是好事;始终到某个阶段,这条路还能走多远呢?但我不想‘打唔郁’输给下一代时才停,希望自己是决定(退役)而不是被时代淘汰。”
转职教练没烦恼
不少运动员退役后会出现适应期,面对焦点从自己身上移开的不适应,陈氏庆幸没此烦恼,“我由打波变教波没什适应期,可能因为我做球手时已兼任教练,亦希望能一直教下去。”
而奥运这个未完梦,她寄托在下一代,“有体育会后较易控制及分配资源去训练球手,目标当然想有国家代表,最好去到奥运;目标是大的,一步步去做吧,我们已有省级冠军,之后就是全国赛。”并指运动员不只着眼成绩,还关乎个人历练,“希望看到球手成长,重视体育精神;竞技就要接受输赢,过程未必顺利,要找方法进步。有了这个心态,对人生、工作都有帮助。”
除了希望发掘有潜质的运动员,陈氏亦希望透过羽毛球凝聚社区,“列治文很多人打波,难找场地,我们提供多一个选择;成立体育会就是希望爱好者不会打完就走,而是建立归属感,大家变成朋友,与社区多些连结。”她认为租场人士开心,当有活动、比赛时会来支持,便算成功,“从体育会开始带动,提升全国水平、气氛,将打波融入生活,用羽毛球去团结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