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那些春节劝酒的花式哲学

学术   2025-01-23 08:27   加拿大  







‖插画:  爱折腾的小苍


【1】


花前不饮酒,终负一年欢。

宋.邵雍《花前劝酒》

释义:在这美好的时刻如果不饮酒,岂不辜负了一年的乐趣与欢愉。

酒在其他国家人眼里是什么我不知道,但在古代中国人眼里是意境与浪漫。

是一个人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是与知音相遇的“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是与家人团聚的“言笑从容忘世味,盘筵简率任家常”

还是充满年味的“烟火起,照人间,喜悦无边,举杯敬此年。

可以说,人生的大多时刻,都从能古人的酒中找到缩影,邵雍这首《花前劝酒》就是其中之一。

它让我想起李白描述孟浩然的画面: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把孟浩然人生的失意描绘成洒脱惬意,说他在常常在明月如霜的夜晚把酒临风,沉醉于自然美景,而不贪恋功名利禄、勤事君王。
如此境界,丝毫不亚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可见,邵雍的身上同样洋溢着古代文人那份洒脱情怀。



【2】


一杯相属成知己,何必平生是故人。

明.高启《逢张架阁》


释义: 只要我们举杯共饮,便能成为知心的朋友,何必要求非得是相交已久的老友呢?

喜欢高启这两句,甚至有种一见惊艳的感觉。

首先,他打破了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和界限,因为正常情况下,两个陌生人初次相遇,若非一见倾心,多少都会有鸿沟,无法做到像相识已久的朋友那样相熟自在。


于是强调:“一杯相属成知己,何必平生是故人”?


明明只要我们举杯共饮就能成为知己,为什么要错过这个机会呢?

不过,这样的相遇也是要分情况的,并非和谁都能做到心意共鸣。

毕竟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就看大家如何具体运用了。

【3】


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

唐.王继《过酒家五首节选》


释义: 你我相逢的时候不一醉方休,分别后剩自己独自一人,那满杯的美酒要为谁而空?

以前只知道王继的乡村诗写得极其悠美,如《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不曾想他的劝酒诗同样别具一格。

从某种角度来说,高启的“一杯相属成知己,平生何必是故人”有点硬往上凑、强人所难的嫌疑。

我都不认识你,为什么要与你喝酒,成为知己呢?

王继这里则不同,他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在为对方着想。

言外之意是,我并非是想劝你喝了这杯酒,实在担心分别后你孤单,没人陪你谈心聊天,何不趁大家都在,一起享受这份热闹?

不过,若换一个方向,也有点强人所难,可以理解为,你不跟我喝还想去跟谁喝,难道是看不起我?


【4】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唐.李白《客中行/客中作》


释义: 只要主人家同我一道畅饮,一醉方休,我哪里还管这里是家乡还是异乡?

人们都说李白才华高情商低,可这首《客中作》的劝酒画面却十分到位。明明是他劝别人酒,最后他还掌握了主动权。


也许主人家只是出于礼貌问他一句,结果没想到这一问把自己推坑里了。

毕竟、论写诗喝酒,李白就没输过。要不杜甫怎么会说“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如果你喜欢喝酒,想去蹭别人酒喝,完全可以学学李白。

【5】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释义: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斗酒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前面提到的那些劝酒诗充其量只能算小打小闹,在岑参面前不值一提。

众多劝酒诗中,我认为这两句最杀伤力!因为它有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及时行乐。

换句话说:  你想要快乐吗?想不留遗憾吗?想就痛快点给干了,不醉不休!

这搁谁拒绝得了?

既然拒绝不了,那就喝吧,喝他个天昏地暗,沧海桑田!


推 荐 阅 读




偷一句古人的新婚誓词惊艳你的朋友圈
诗词里零桢起手的神级开篇
2025建议长期置顶的招财金句


  end


图片来源: 小🍠,作者“爱折腾的小苍”

 

语言茶座
人是会讲语言的动物,语言之于人的重要性,如同空气、粮食之于人一般。本草根小号旨在传播与语言及以语言为载体的雅俗共赏的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