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为啥总是有泼天富贵

文摘   社会   2025-01-15 09:34   北京  

任何时代都具有这一时代特有的时代病症……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是社会学持久讨论的两大命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1.为啥会有县城抑郁症

这几天小红书叒接到了“泼天富贵”,因为tt封禁在即,海外网友涌入tt平替小红书,来了一拨反向翻墙,据说小红书为了这“泼天富贵”正在加班加点地设计新的IP审核机制以应对“海内外网民不得擅自建交的潜在要求……按下不表

之前刷到一个官媒发布的短视频,说是某某县城年轻人因为看小红书上的各种时尚生活笔记,触景生情,产生焦虑,最后被确诊了抑郁症……

先暂且不谈那个视频的核心思想“小红书触发了县城抑郁症”到底符不符合全部事实(因为媒体搞事情咱普通读者也不能听风就是雨哈,想想背后到底是在搞啥)。

唉,为啥小红书总是有这令人惊慌失措的“泼天富贵”呢……我陷入了沉思。

咱先谈谈“县城抑郁症是不是真的”以及“为啥会有县城抑郁症”。

就像开篇引文所述,任何时代都具有这一时代特有的时代病症。

“抑郁症”好像就是近些年愈演愈烈的一种时代病症。

“县城抑郁症”则是这一病症向下扩散的一种社会倾向。

这些是不是真的,有没有数据支撑呢?

我查了一下: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中国患抑郁症人数超过9500万,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其中,有50%的抑郁症患者都是在校学生。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报告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还是)9500万人。报告显示,高中生抑郁检出率超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超30%,小学生的抑郁检出率超10%

有人据此估算,抑郁症已超过癌症,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中国第二大疾病。

前不久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阴间新闻”:一位医生记录的值班日记显示:凌晨一名16岁女孩因抑郁症在家中大量服药,被送医抢救,但她母亲的第一个问题却是明天女儿还能正常上学吗?(此类阴间新闻还有不少,比如孩子阳了、孩子病了,家属竟然还“丧尽天良”地问“能不能上学”……真实性存疑,但也不排除有这样的家长,我们的社会运行机制对于人的“头脑固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县城抑郁症,我没查到具体的数据,仅从零星的网络发帖中得知:在小地方即便怀疑自己有抑郁症,也难以确诊,因为小地方的医院压根儿也没有精神科、心理科等相关科室。在小地方如果得了抑郁症,会被周围人冠以“精神病”,所以很多人更不敢公开求医问诊,进一步加剧病情,最后可能真的“精神病了”……

总而言之,中国的抑郁症患者人数确实很多;并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小地方如果得了抑郁症更难办等等,这些都是事实。

2.全赖小红书吗

经典的问题来了——为啥以前没听说什么抑郁症呢?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印象”,但并不全部符合事实。

经典的回答就是——以前就算得了抑郁症,大家也不知道那叫抑郁症。

一言蔽之,没听说,不代表没有。

但从客观角度来说,现在比之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抑郁症人数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时代变化的很快、社会生活方式也在变。

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信息爆炸导致心理落差从而诱发了抑郁症”,但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这就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于是,小红书被媒体拉出来突突,就有了符合大众心理的一个很聪明的选择了。

因为——小红书的网络生态位太突出了:女性、小资、精致、有钱……

唯独很缺乏那种“哭穷、解构生活、反映社会问题”等“阴暗面现实内容”,就算是“哭穷”也大多是美女在擦边——看我穷得连衣服都穿不起了……

这个base在上海的网络平台满足了很多色狼朋友的窥探欲,没想到也在客观上给小地方的少男少女们带来了“心理落差”。

这也是客观存在的。

但如果说“小红书触发了中国的县城抑郁症”……那也太瞧得起小红书了,它才多少日活啊,要揪出一个靶子来打,这个靶子也要够大够醒目啊,难道快手就因为“土”而躲过一劫?那抖音呢?太大了不敢打……

我也不咋喜欢小红书,但这个帽子太大了,它没那么大的脑袋。

3.大家该咋办

对于小地方的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

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放平心态,别那么卷。

有功夫还是带着孩子出去旅游旅游——

倒不是让ta增长见识啥的

而是让ta看看,外面比咱过得糟糕的人更多……

现实生活并不都是小红书那么装腔作势……

很多网友在评论区也一针见血,谁拿小红书的笔记当新闻看啊,图一乐就得了。

但年轻人不懂啊,坐在井底就认为天就是井口大。

除此之外,也没啥更好的办法吧。

这是一个时代发展必经之路,谁也避不开。

从好的一方面来讲,其实抑郁症高发也在客观上证明了今天的人们普遍认知水平提升了,心理状态更敏感了。

我是这么理解的,也不知道对不对。

并不是说得了抑郁症是啥好事,而是尽量积极地观察社会吧,同时也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这个世界很大,啥奇葩人和事都有,看得多更应该承受得多,而不是看得越多就心理越崩溃。

社会也许不相通,但人性一定是相通的。

也真心祝愿小红书别再有这种吓人的泼天富贵了。

阿亮评论
社会学科班出身,看透了社会那一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