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读书篇:文光墨韵,文则匠心

财富   2024-11-21 18:24   广东  




《聪训斋语》系清代康熙朝名臣张英所撰的一部家训,张英总结了自己仕宦二十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留给子孙后代,希望他们能够领悟自己修身正己的做法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对于修身,张英主张首先要“知命”,“安分”,不妄求功名,不贪图富贵,教导子孙应从“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四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倡做人要知足常乐,忍让为先。对于治家,张英主张“惟肃乃庸”,提倡以谨慎的态度治家,对于日常生活要节俭持家,衣食起居,一切从简。除此之外,书中在修身立德、人生感悟等其它方面也有很多真知灼见,彰显了张英高深的道德学问。
张英家族在清朝科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家族四代皆为讲官,父子兄弟相继中举,传为美谈。张英本人及其四个儿子在科举考试中屡获佳绩,这既归因于他们刻苦学习,也离不开张英对应试文章写作的独到见解。

张英深知应试文章有其独特之处。但凡事物与众不同,必然会有外在的光华彰显,科举文章作为显耀于世且是士子求取功名的凭借,更是如此。它不同于日常写作行书,在科举考试的语境下,应试文章需要道理明晰,让人能清楚理解所阐述的观点;用词流畅,使文意能够顺畅传达;气势充足,展现出作者的底气与文章的力度;机巧圆融,在构思、行文等方面要灵活巧妙。

对子孙的文章习作,张英提出诸多宝贵建议。一是坚持练习,张英以兄弟叔侄为例,要求子弟每月练习九篇文章,认真对待且不能间断,在持续的练习和修正提升写作水平。二是透彻理解书中道理,每遇题目,需要深入理解其所涉及的知识、道理,将其研究得极为透彻,才能成就有内涵的文章。三是合理布格遣词,在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时,要求每句话都要有实在的依据和着落,杜绝写模糊、晦涩、累赘、雷同的语句。四是注重调与格,鲜亮出色的语句称“调”,有高低之分且疏密相间;文章繁简处理得恰到好处的地方叫做“格”,“调”和“格”对于文章有着画龙点睛之妙,最能展现作者的才情风貌。这些精妙语句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思想,能够穿越时空,让后人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张英的这些理念为子孙的写作提供了全方位指导,张家子孙在科举中取得辉煌成就,有力证明了张英的写作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今虽不再有科举考试,但写作依旧是我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展现才华的关键途径。无论是学术论文、文学创作,还是日常文案写作,应当如古人研究“书理”般深入领会主题,确保内容扎实,表达上避免不良文风,使文字精准有力,并持续锻炼以提升写作能力。

文韵探微

凡物之殊异者,必有光华发越于外,况文章为荣世之业,士子进身之具乎?非有光彩,安能动人?闱中之文,得以数言概之,曰:理明词畅,气足机圆。要当知棘闱之文,与窗稿房行书不同之处,且南闱之文,又有与他省不同处。此则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唯平心下气,细看南闱墨卷,将自得之。即最低下墨卷,彼亦自有得手,亦不可忽。此事最渺茫,古称射虱者,视虱如车轮,然后一发而贯。今能分别气味,截然不同,当庶几矣。

大凡事物中有特别与众不同的,必然有耀眼的光芒迸发出来,何况文章是光宗耀祖的事业,是读书士子进身的凭借呢?没有光彩照人的地方,怎么能打动人心呢?科举考场中的文章,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那就是:道理明晰,文词畅达,气势充沛,机杼圆熟。应当知道科举考场的文章与学堂习作、书信有所不同,而且江南乡试的文章,又和其他省份有不同之处。这其中的差别只可凭内心去领会感悟,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清楚。只有平心静气,仔细研读江南乡试的优秀试卷,自然就会有所领悟。即使是最差的试卷,其作者也有自己的绝佳独到之处,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件事是最为玄妙难以捉摸的,古代有射箭高手,说是把虱子看作车轮那么大,然后一箭就能射穿它。现今如果能够品评各种文章的风格韵味,达到截然不同的程度,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为文要诀

汝曹兄弟叔侄,自来岁正月为始,每三六九日一会,作文一篇,一月可得九篇,不疏不数,但不可间断,不可草草塞责。一题入手,先讲求书理极透彻,然后布格遣词,须语语有着落,勿作影响语,勿作艰涩语,勿作累赘语,勿作雷同语。凡文中鲜亮出色之句,谓之调,调有高卑,疏密相间。繁简得宜处,谓之格,此等处最宜理会。

你们兄弟叔侄,从明年正月开始,每逢三、六、九日聚会一次,每次写一篇文章,一个月可以写得九篇,频率不稀疏也不频繁,但不能间断,也不能敷衍了事。拿到一个题目,首先要理顺文章脉络、讲求文理极为透彻,然后再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必须每句话都落到实处,不要说些含糊不清的话,不要用晦涩难懂的语句,不要写啰嗦累赘的话语,不要写千篇一律的话语。凡是文章中鲜明出彩的语句,叫做格调,格调有高低之分,文章要做到疏密相间。繁简安排得当的地方,叫做风格,这些地方是最应该用心去领会的。


延伸阅读:

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家训四则的人生智慧
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治家篇:俭啬之德,善举常行
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治家篇:适度珍玩,物欲之戒
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治家篇:用人之道在于宜精宜简
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治家篇:兄弟情深,人间至乐
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治家篇:文才情志,德行家训
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治家篇:处安思危,知明而行
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读书篇:修心养性,静读明悟
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读书篇:诗书悦目,山水怡情
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读书篇:博读精思,简悟为妙
家族·精神 | 《聪训斋语》读书篇:幼学为基,温习致用
张英,字敦复,生于1637年,卒于1708年,是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的杰出人物。1667年,他以进士身份步入官场,历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学士等职,最终入值南书房,成为康熙帝的近臣。张英不仅才华横溢,更以勤勉、慎密、刚直著称,深得康熙帝的赏识与厚爱。康熙帝曾赞其“始终敬慎,有古大臣之风”。
[来源:《聪训斋语》,作者:张英]

家族世代
具有实战深度的家族力共生平台。致力于全球视野下家族(企业)保护、管理与传承的研究、交流与实践,立足家族立场、专业价值与共生信仰,对话家族(企业)财富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共同推进家族力系统提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