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记载“好问则裕”,强调了善于提问能够使知识更加充裕;《礼记》亦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明确指出独自学习而不与他人交流,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闻有限。这两句话深刻地强调了提问和与他人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学习本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同一场思维的碰撞盛宴。在与他人的讨论和切磋中,我们的思考得以启发,视野得以拓宽。一个人如果只是独自学习而不与他人交流,那么他的知识就会变得狭隘有限。
颜之推通过几个例子说明了孤陋寡闻和自以为是的危害。如在解读《穀梁传》相关内容时,有人将“孟劳”这一鲁国宝刀名误解为公子左右姓孟名劳的人名;有人因读了错误版本的《蜀都赋》注,把“蹲鸱”(即芋头)误解为“羊”,导致在书信中出现了尴尬的错误;还有人因读了错误的《史记音》,将“颛顼”的读音搞错,使得一年的学习探讨都陷入了错误的方向。这些因缺乏正确学习与交流而产生的误解,充分展现了在知识获取过程中,若不秉持开放交流的态度,极易陷入认知误区。
文章还毫不留情地批评了那些自认为学识渊博的人。他们往往因为缺乏真正的交流和验证,而犯下一些看似基本却影响深远的错误。比如,有人将“挏马酒”误解为与种植桐树有关,完全偏离了其真正的含义;还有人将“弱枝之枣”中的“弱枝”误解为“杖”,显示出其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偏差。
这些事例无不警示着我们,学习绝非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过程。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可以避免误解,纠正错误,从而获得更丰富、更准确的知识。在当今知识不断更新迭代的时代,学习的开放性与互动性显得愈发重要,我们唯有保持谦逊、积极交流,方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认知,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个人知识素养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好问则裕”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两句话被反复强调的原因。
学须广纳,勿陷孤陋
《书》曰:“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穀梁传》称公子友与莒挐相搏,左右呼曰“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名,亦见《广雅》。近在齐时,有姜仲岳谓:“‘孟劳’者,公子左右,姓孟名劳,多力之人,为国所宝。”与吾苦诤。时清河郡守邢峙,当世硕儒,助吾证之,赧然而伏。又《三辅决录》云:“灵帝殿柱题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盖引《论语》,偶以四言,目京兆人田凤也。有一才士,乃言:“时张京兆及田郎二人皆堂堂耳。”闻吾此说,初大惊骇,其后寻愧悔焉。
江南有一权贵,读误本《蜀都赋》注,解“蹲鸱,芋也”,乃为“羊”字;人馈羊肉,答书云:“损惠蹲鸱。”举朝惊骇,不解事义,久后寻迹,方知如此。元氏之世,在洛京时,有一才学重臣,新得《史记音》,而颇纰缪,误反“颛顼”字,顼当为许录反,错作许缘反,遂谓朝士言:“从来谬音‘专旭’,当音‘专翾’耳。”此人先有高名,翕然信行;期年之后,更有硕儒,苦相究讨,方知误焉。
《汉书·王莽赞》云:“紫色蠅声,余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昔吾尝共人谈书,言及王莽形状,有一俊士,自许史学,名价甚高,乃云:“王莽非直鸱目虎吻,亦紫色蛙声。”又《礼乐志》云:“给太官挏马酒。”李奇注:“以马乳为酒也,捶挏乃成。”二字并从手。捶挏,此谓撞捣挺挏之,今为酪酒亦然。向学士又以为种桐时,太官酿马酒乃熟。其孤陋遂至于此。太山羊肃,亦称学问,读潘岳赋“周文弱枝之枣”,为杖策之杖;《世本》“容成造歷”,以歷为碓磨之磨。
《汉书·王莽赞》上说:“紫色蠅声,余分闰位。”意思是说以假乱真罢了。昔日我曾和人谈论经书,说到王莽的相貌时,有一位才貌出众的人,自认为精通史学,名声很高,竟然说:“王莽不仅鹰眼虎嘴,而且皮肤是紫色的、声音像青蛙。”此外,《礼乐志》说:“给太官挏马酒。”李奇注解说:“用马乳酿酒,经过捶挏才能制成。”“捶挏”这两个字都是从手旁。所谓捶挏,就是撞击捣碎的意思,如今酿造酪酒也是这样。之前有学士认为是在种植桐树的时候,太官酿的马酒才成熟。他的孤陋寡闻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太山羊肃,也自称有学问,阅读潘岳赋中“周文弱枝之枣”一句,将“弱枝”的“枝”误读了“杖策”的“杖”;《世本》中的“容成造歷”一句,把“歷”当成了“碓磨”的“磨”。
延伸阅读:
家族·精神 | 《颜氏家训》序致篇:教子以德,修身齐家
[来源:《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