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忻州故事.传秀容美名
04
五师散记(四):两年坚守一块阵地
刘二龙
我从五寨师范学校毕业已经快40年了,如今的母校光荣地完成了她历时八十多年的使命。母校的历史陈列馆筹建工作正在各界的热心捐资助建之中,不由人回想起我考上五寨师范学校入学前经历的一些事情和在母校接受中师教育以及毕业离校后的点点滴滴。
本篇记述我受母校的文化氛围熏陶,开启了我对文学的追求、坚持办黑板报的事。
1.母校的文化熏陶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布局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这些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如果没有了千万个朝气蓬勃的学生,无论多么英明的领导团体、多么扎实的硬件设施、多么雄厚的师资队伍,都不可能使得一个校园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进入母校——五寨师范学校之前,我虽然也见识并参加过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但接触的也基本是传统的歌咏比赛、文艺晚会、朗诵会、故事会等,根本没有接触过范围更广、形式更多的校园文化。来到五师,我才有机会见识到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八十年代初的五师,校园文化宣传的标牌已是随处可见;歌咏比赛、文艺晚会、运动会、总结表彰大会等文体活动早已成为屡见不鲜的传统;办校刊、黑板报、校园广播、开展班团主题活动是“家常便饭”;篝火晚会、集体交谊舞、年级对应班级之间各种友谊交流、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大型武术队表演等正在兴起……无一不让我眼界大开。
于是,我感觉到五寨师范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心灵的自然流露,是受着时代文化潮流影响的、充满创造力的多边文化活动呈现;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激发青年学生激情的励志文化,是能够激励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的高雅文化。师生们的人生与社会、理想与追求、激情与大爱,都会在这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沉淀的校园文化中表现出来。
五师的校园文化体现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那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出五师人的文化观念以及比较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多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集中体现着校园风气、校园精神面貌。
2.五师的校园黑板报
黑板报在学校文化中,承载着社会新闻、学校教学、校园生活、新人新事和各种活动信息。
在繁忙的学校日程中,对师生而言,黑板报是了解学校近期动态的好方法。黑板报的针对性、即时性和简洁性使其在信息传递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黑板报是充实校园、影响班级、提高学生的另外一个教育途径;黑板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展示校园精神面貌的主要阵地。
1983年秋,我们入学后,学校团委给我们一、二年级每个班级都分配有一块展示班级风貌特色的校园黑板报。学校团委有考评规定:各班黑板报每周更换一次,团委宣传部每周都要检查打分,作为对各班团支部考核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于是,在五师的三年时间里,我目睹了每逢星期日,校园的黑板报前许许多多忙忙碌碌的身影。
更换黑板报前,需要用清水洗干净上次的内容。若是黑板的黑色变浅了,板报组的同学们用墨汁自己粉刷一遍。洗黑板、刷墨汁这种事情,在天气未上冻时还好说,最难对付的是大冷的冬天里,根本不敢像往常一样把水泼上去,再用刷子或布子擦,因为很快就结冰了,没法擦干净,必然影响按时更换新内容。即使用热水,也得用布子蘸少量的水多擦几遍才可以擦干净。抄写文稿的同学们往往手冻得通红,也要坚持在周日晚饭前全部完成任务。即使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办板报的同学们仍然无怨无悔,且把办板报当作是一种任务、一种奉献、一种乐趣。
各班板报组的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文学才子们提供板报稿件;汉字书写工整漂亮的承担文稿抄写任务;有美术基础或特长的负责板报的整体布局,并用精巧的双手把黑板报打扮得美观大方得体。每一块黑板报以文字、图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出学校或者班级中的重要事件和信息;每一块黑板报布局精美、主题突出、与时俱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色彩得体。
那时,我就深有感触地觉得五师的黑板报是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坚持两年办黑板报
上五寨师范之前,我没少见过校园墙壁上的黑板报,但从来没有参与过办黑板报的活动。在入学五师后不久,由于校园广播里多次广播我的投稿,引起了班主任王老师的关注和重视,王老师让我担任班里的板报组长,我虽然对黑板报的整体布局、策划一窍不通,但为了不辜负王老师的重托,当然是非常愉快地接受。
从接受了这个任务起,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在其他班的黑板报前转悠,观察人家是怎样安排布局,赏读板报文字内容,观察图文配合、主标题的字体和位置等。当然我们班的板报组成员四五个人免不了常在一起商量策划,班内其他同学有好的投稿,我们就登记、修改、采用,稿件稀缺时我就亲自撰写或摘录一两件“小豆腐块”文章。抄写文稿和美术绘画的事情,有同伴操心。我们互相配合着,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我也尝试亲自参与在黑板上抄写文稿、设计主标题和绘图。
……
一周又一周,从未间断。每一次办完黑板报,看着自己辛勤付出的劳动成果,我们打心眼儿里感到欣慰。
记得有一次,天气特别冷,北风呼啸,几乎是滴水成冰。我们在黑板报前抄写文稿,手指冻得难以屈伸,不停地把手靠近嘴边反复哈气。耳朵也似乎被冻得提出了抗议,可我们根本顾不上管它,只顾关心、缓解一下冻得拿不住粉笔的手指。
突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冷哩哇,那还把你们冻得!明天看天气是否好些再弄哇!”我们回头一看是学校团委书记朱建明老师,我们几个陆续回答“还行”“能将就”。嘴里这么说着,双手却不住地互相搓着,捂一捂冰凉的脸蛋,揉一揉快要僵硬的耳朵。朱老师见我们没有“撤退”的意思,便一个个推我们:“快回宿舍去吧,回去吧,回去吧,明天再弄,明天也许天气会好点儿!那还冻得能受的了!”在一阵劝说下,我们收摊子各自回到了宿舍。
这虽然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我们深知这是一位领导、长者、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厚爱。我把这份爱深深地印在了心窝,温暖了一个冬天。
后来,我先后担任过班里的团支部宣传委员、班长、团支部书记。班级干部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我还接任了学校广播室的负责人,担任总编辑,又担任了《春草》文学社的社长、理事长,还兼任本年级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组长。即使是这样,我也没有放弃班级办黑板报的任务,一直坚持到1985年秋季开学,我们三年级的黑板报任务交给了新入学的年级,这才结束了在母校办黑板报的历史。
两年的四个学期,如果按星期计算除去寒暑假之外,我们大概办了至少90多期黑板报,花费了星期天逛大街、洗衣服、小娱乐等自由支配的时间实在很多很多。每一次的付出与努力都是在为班级做贡献,是在为母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当然更多的是有效锻炼提高了自己。
奉献的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在辛勤付出的过程中品味。
尽管我和其他许多学子们一样,有着共同的办黑板报经历。我们好多人都为母校的文化宣传做过应有的贡献,大家的体会也许大同小异,但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对我来说,觉得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那是我历练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之一。
时过四十年的今天,我曾经在母校的黑板报上留下过的文字、图案痕迹,还有粉笔尘末,早已飘进岁月的长河,成为我心中永恒的记忆。
我们班的赵美芳、秦海荣、王志宏、周越红、付剑、门映红等同学是跟我一起办黑板报坚持时间最久的几位。因时隔太久,其他参与一起办过黑板报的同学我如今实在记不起来了,若有本班曾经参与过的同学敬请谅解我的健忘!
总有一段岁月承载历史,总有一些故事诉说衷肠。
愿五师黑板报承载的校园文化充满附加值和延展性,让母校的校园文化不随时间的逝去而湮没无迹,也愿这零星的记忆、档案的碎片,成为永恒的五师记忆,焕发灼灼不灭的五师精神。
2024年的深秋朔风中,听几夜秋风飒飒,白日里,窗外的大街小巷又添多少落花。勾起记忆深处那母校的文化繁华,内心不想把它草草归入尘埃之下。多少次留恋昔日校门口的唐槐年年枝头焕发,梦幻中的它永远都那么醉美无瑕。而今花甲之年,蘸一笔柔情,让朴实、笨拙的文字升华,缱绻氲染添几处淡雅,纸上轻描40年前最真实的天涯,勾勒记忆恒久不变的母校黑板报文化。
愿这丹青定格刹那,唤起心头那抹牵挂,常念此时娇艳如夏。
作者简介
来源:宁武作家
更多精彩请点击
忻州大剧院
更多活动,敬请期待
点击二维码购忻州大剧院演出票更优惠
v
投稿
邮 箱:512440714@qq.com
微 信:13935024662
编 辑:梁俊杰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通过微信回复,我们将及时回应或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