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学习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导精神

财富   2024-10-13 12:06   中国  

本文系贾康先生中信出版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报告会上的发言(2024.9.10)。

再往下讲,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这几句话后面紧跟着的,是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里面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两个毫不动摇”后面,跟着的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用了平等”、“公平”、“同等三个内容非常相合的用语,讲的其实就是要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使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根本制度里都有一席之地,得到他们在共同发展过程中由法治化保证的平等待遇。“两个毫不动摇落到这个平等、公平、同等上面,当然所指是非常明显的。2018年11月1号总书记亲自主持座谈会,那时候就说清楚了,“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当时是针对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新的公私合营论,还有直接控制论。那也都是有影响的人士说出来(但没有听说这些人被约谈、被敲打),在整个社会上造成人心惶惶的情况,但总书记讲话里直接说了,这三论都不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有一个非常有影响的相关情况,是当时人大的资深教授登高一呼,文章登在《红旗文稿》上,说我们要特别注重《共产党宣言》里讲的共产党人主张最集中体现的一句话,就是消灭私有制。他这个文章出来以后,市场人士都觉得似乎大有来头,后面跟着的这些民营经济离场论等等,就来了一波接一波的冲击。

总书记说自己人的概念的同时,要求六大方面具体落实怎么样得到自己人的具体待遇。比如金融方面,要求银行和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的融资行为,要做业绩考核。所以,央行跟着说,当年银行对民营经济发放贷款的支持,要以30%的升幅来考核,但只说了那一年,以后我没听到这种要求了。再以后,还是听到有一波一波对民营经济方面很不利的说法,一直到前面一段,领导人、管理部门都说,对于社会上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错误议论,要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予以批驳。李强同志新任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专门说了,去年一段时间社会上就有这样的错误议论,使民营经济人士心生忧虑。其实是他带头表了一个态,要批判这种错误议论。

这次三中全会在这方面的表述,我认为针对的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怎样真正让“自己人”在社会氛围里让大家感受到相应的对待。实话实说,现在民营经济方面仍然较多人觉得信心不振、预期不好,和民营经济有越来越多混合所有制产权连接的主体,也会受到影响。提不起气,打不起精神来,这跟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情况表现,是不是有关系?我觉得是有关系的。对资本市场做多少技术分析,往往已经意义不大了,过去说咱们中国股市就是个消息市、政策市,板块轮动,怎么步步落到2800点一度都保不住了?最基本的影响,联系着市场信心不足,这个“信心”跟“预期”其实是一个概念。经济学这些年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认识,预期有自我实现、自我强化的明显特征,普遍的预期怎么样,结果很可能就怎么样。所以要真正解决让大家感受到信心在提振,预期在向好,一定不是简单只看宣传,一定是要使这些企业普遍感受到,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奔头,民营经济是不是不应那样心有余悸似的有点儿风吹草动就惶惶不可终日,是不是能够真正对接到长期主义行为的那个“耐心资本”状态上,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这次三中全会的表述是非常清晰的:平等、公平、同等,就是反复强调一碗水端平,反复强调一视同仁以法律保障大家公平竞争。产权保护、公平竞争,这是市场经济能对接到长期行为的最基本的前提了。这些意思都说得非常清楚。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八个字可不简单,它实际上就再次否定了“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内在含义是这种问题没必要讨论,这种问题在中国是伪问题。因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形式股份制,提供了马克思有生之年就说的资本私有制的扬弃,那就不是消灭。我们已有长篇论文,继早年董辅礽,冒天启,后来胡德平等同志强调的观点以后,我们进一步作出论证。《共产党宣言》马恩是以德文写作的,他们这个最可靠的德文原版的用语,不是消灭私有制,而是扬弃私有制。在关键用语上归结为一句话的时候,马恩不用消灭,而用扬弃,绝对不是随意的。这个扬弃,是马恩他们的理论体系的重要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里一个非常关键的用语,体现着辩证法,体现着否定之否定,类似于咱们中国人所说的“去糟粕取精华”、破茧成蝶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主体仍然存在,没有被消灭,但是它的境界升级了。股份制带来的这种私有制的扬弃,后来是在《资本论》里明确地展开表述的。所以,也不要只看只言片语,更应强调的是共产党宣言的扬弃跟《资本论》的扬弃完全对上了,《资本论》展开论述了股份制可以使资本私有制在否定之否定之后,形成资本的社会化,形成以这种股份制框架之下,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对应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未来社会前景。但这却也成了我们传统体制下谁也不敢碰的问题。我们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都读《资本论》,我知道学界人士或者绕着走,或者少数人敢说这个事儿,大都是做别的解释。比如同样是出版界的财经出版社的一位同志,他曾经煞费苦心,说马恩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只能理解为重建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我是完全不同意的。因为马恩的思路上,一直是以研究生产关系为主线,这个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扬弃”引出来的资本私有制“否定之否定”的基本认识。当然这个方面的充分讨论,中国客观来讲不具备适当环境。我们当时写出长篇论文,社科院系统的杂志是不敢登的,后来发在培炎同志当理事长的中国经济交流中心的《全球化》杂志上,这个在知网上就可查了。但研究者还是必须小心翼翼。

现在看三中全会文件,讲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逻辑完全是这样对应的,不是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选择问题,而是联结了对于股份制中央早就强调的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企业改革主线,是以“混合所有制”混在一起,是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问题,实际就是股份制可以扬弃资本私有制,大家一起发展。没有以后什么时候民营经济就可以不要了的那样一个前景,而是一直走下去,一直走到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社会的实现。当然,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漫长过程中逐渐推进的。这也回答了其实大家都心领神会的问题:如魏杰教授讲的,你现在如果讲的还是坚持消灭私有制,那么对民营企业来说,容忍你们是我们现在无可奈何的选择,将来消灭你们是我们崇高的理想,那谁还会有长期行为?这都是非常现实的大问题。而在这次全会的文体里,我们如果对应于实际情况,可以读出中央指导意图的针对性。

最后这句话,落在“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归结下来的基础制度应是什么?一定是要保护产权,公平竞争,这才可能有长期行为,才可能解放生产力。统一市场统一在哪儿?绝对不是上来先讲技术的统一,纪律的统一。上来必须先讲的,是保护产权,公平竞争,是制度规则的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这种制度规则的统一,是统一大市场的真谛,是这一概念的一个不可动摇的中央最核心的意图和目标。改革中要抓统一大市场建设,后面跟着的统一,形式上当然也有技术标准的统一,这是在不搞市场经济的时候,中国早就由秦始皇于当年解决的问题——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那是技术标准的统一。他一方面开创了几千年秦制的极端专制主义的大一统;另外一方面,不管怎么样,历史学界还是肯定他这种技术性统一,对于以后中华民族概念下社会人群的发展,是起了正面效应的。这种技术标准统一,当然要继续做好,但它并不是现在所说全国统一大市场时放在第一位的事项。至于守纪律齐步走,某些场合需要,企业内部是要守纪律的,但是各个企业分散的生产经营局面下,更多的统一是什么?是规则上统一,同时允许和鼓励他们百花齐放,允

许他们在自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竞争情况下,充分地多样化发展。规则统一到“包容性发展”中制度规划一视同仁的方面,才是最关键的地方,这些正是“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要强调的基本内容。

所以,说了这么多,自己汇报中比较直率地谈出看法,是特别看重三中全会给出的,就是承前启后,坚持以改革的自我革命处理好“怎样解放生产力”的根本问题。以全面深化改革来攻坚克难解放生产力,应把看起来内容非常丰富的《决定》和《公报》中的可融合起来的话语,落在“有效、有序市场加有为、有限政府”的结合上,使资源配置优化,激发创新发展第一动力,我们才可能把这个迎难而上的中国“爬坡过坎”的现代化过程,如愿地按“新的两步走”冲过“历史三峡”。

小结一下自己的认识体会,总体讲,还是要全面准确领会中央精神。我自己从《决定》的字面上看,觉得读下来对于改革承前启后的中央精神,应是可认识得非常清楚的,逻辑非常简洁:就是必须坚定不移攻坚克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地解放生产力,中国才能如愿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民族复兴。谢谢!

(全文完)

专  简 介


贾康,著名经济学家,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1985 年开始在财政部科研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所副所长,于2001-2014年间任所长。在国民经济、财政税收、金融、公共事务等的理论、政策研究领域,有数十年的丰富工作经验。

1988 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

1995 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

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参加国内外多项课题,撰写和出版数十部专著和 数百篇论文、数千篇财经文稿、访谈。

2002624日受朱镕基总理之邀座谈经济工作。

2003年后,多次受温家宝总理之邀座谈经济工作。

2006-07年,两次受胡锦涛总书记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

2013年后,多次应李克强总理之邀座谈、或按全国政协安排向李克强总理建言经济工作。

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

20101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的讲解人之一。
参加20165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 PPP 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财政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上海、福建、安徽、西藏、广西等多地人民政府特聘专家、顾问或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

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

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2015-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专著、《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21年与刘薇合著出版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又被评为年度中国好书和全国党建精品教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数据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长按如上所示二维码,关注“贾康学术平台”!)

贾康学术平台|版权属贾康先生,转载请注明“贾康学术平台”,感谢关注与支持!

      做学问的甘苦,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但关于做学问的“指导思想”,我愿意在此一披襟怀:写出一些论文或著作并不是目的,这是探索之途上的一小步,是争取为人类的思想认识之海中加一滴水。我深信,一切人生的虚荣浮华都是过眼烟云,而真正的学术和真知灼见,才能垂诸久远。

                                                                                         ——  贾  康


也欢迎关注“新供给经济学论坛”




贾康学术平台
本订阅号是唯一官方学术平台,将实时发布新供给经济学、财税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等领域的学术思想动态,欢迎大家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