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贾康先生在2024中国-东盟产业合作暨"两国双园"项目分享圆桌会上的发言(2024,9,23)。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巩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产业合作的“两国双园”项目成果,并进一步深化我们之间的互惠互利合作。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就巩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两国双园”项目成果,深化互惠互利合作发展这一主题——“产业合作新机遇、两国双园共繁荣”,发表我的看法。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议题,它不仅关系到双方的经济发展,更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回顾一下“两国双园”项目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两国双园”已经和正在继续取得显著成效。以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为例,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前段时间统计,中马钦州产业园总开发面积已达25平方公里,签约落户项目超200个,协议总投资超1900亿元。马中关丹产业园开发面积已达9平方公里,累计签约项目投资超400亿元,累计工业总产值超350亿元,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经济发展、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又比如,2022年9月,《中印尼“两国双园”产业合作规划》发布。中国、印尼共同致力于将“两国双园”打造成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新旗舰项目,构建以产业链、供应链为主的国际分工合作平台。目前,中方园区已形成各类经贸合作项目45个,其中投资类项目27个、总投资554亿元,贸易类项目18个。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深度合作,包括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和企业方面的积极参与。我们利用各自国家的自然禀赋、产业优势和市场资源,加快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布局相关特色产业,正在追求和实现互利共赢。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巩固“两国双园”项目成果,深化互惠互利合作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项目间的沟通、交流和分享,推动“两国双园”合作提质升级。我们要探索产教融合新思路、新模式,推动学科和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同时,还要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加强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我们应当充分利用RCEP等区域合作机制的机遇,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两国双园”是中国-东盟进一步发展产业合作、互利互惠的一个很好的基础性框架。考虑到中国-东盟深入推进产业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机遇,我们相关各方可以进一步交流,探讨把双边-多边产业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应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保持良性互动,推动双方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务实合作。在经济学普遍认同的基本原理中,有关于贸易、投资相互合作中的"比较优势"研究成果,是基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逻辑思考演绎和实证考察分析,明确指出了处于不同约束条件下、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各个经济体,通过比较优势认识框架下的友好合作,可以达到互惠互利而共赢的结果。中国与东盟各国,各自的国情有明显的一些差异,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社会状态各具特点各有千秋,在亚洲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各自的定位和诉求,也当然会有差异化特征。但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这些各自的特点和诸种差异化的因素,恰恰又可以成为各方积极寻求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一个基本背景和前提。各个国家都以相对效率优势和专业化生产机制,组合形成跨国家、跨经济体的务实合作机制,可望具有现实的可行性、潜力发掘与产业开拓的空间,和造福于各国人民的重要意义与宝贵贡献。这种双边的和多边的精诚合作,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即是在追求1+1>2和1+1+1>3这种式样的优势互补、绩效升级。中国当下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正处在以中高速、高质量的发展追求实现"新的两步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和东盟各国的合作共赢,客观上存在产业链供应链深化合作的重要机遇。中国已达到的全球制造业规模第一的"世界工厂"状态,还必须在新质生产力支撑下,把"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和"中国智能制造",这样的升级进步过程,是表现为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微笑曲线"上,中国的主要产能正在努力从中间较低收益的加工制造为主,向左右高端(分别是创意创新成功确立美誉度较高的品牌,和品牌营销售后服务推进的市场扩展)来提升。中国本土的这种进步提升,客观上也正在打开和扩展与东南亚存在的互利共赢的产业合作空间。中国企业有可能越来越多地以战略性升级的跨国公司模式向东南亚"走出去"的资本输出,会给投资所在地带来更为积极而有活力的经济景气因素,以及有利于双方的综合绩效提高,取得值得看重的实惠收益。并且这种合作形成的双方更为深入的了解与契合,将会合乎逻辑地带来更为鼓舞人心的双向互动,从而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跨界场景中,创造更多的合作发展共赢佳话。2021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东盟各国领导人对此表示热烈欢迎,愿与"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深入对接推动区域发展。2023年9月,由中国-东盟中心等多方主体共同举办的两国双园圆桌会在南宁成功举行,各国各方代表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一致同意建立专门机构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发展促进会由此应运而生,正在积极规划和筹备展开一系列活动,准备为各方提供多样化服务,涉及国际交流,招商,金融,科创,法律,项目对接,青年创业等。我所在的中国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智库,也荣幸地成为80多家中外发起单位之一。今后,我们还可共同探讨积极考虑筹设中国—东盟产业园研究机构和成果转化中心,系统化推进合作发展政策协同、重大项目规划合作等课题,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进一步巩固上述多方面已有的成果与共识,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我在此愿提出建议:1,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我们应该继续加强政策层面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双方的政策环境能够为“两国双园”项目及其未来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扩展,提供稳定和可预测的支持。这包括税收优惠、贸易便利化措施、投资保护等。2,更积极地促进产业对接与合作: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产业对接,特别是在高新技术、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通过建立更多的合作平台和机制,我们可以促进技术交流、市场拓展和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3,注重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我们应加强双方在人才培养和交流方面的合作,包括设立奖学金、举办培训班、开展联合研究等,以培养更多了解对方市场的人才。4,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我们应继续推动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两国双园”项目和更多的合作项目,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5,着力扩大市场准入与投资:为了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我们应有效地扩大市场准入,在降低和消除贸易壁垒的同时,积极鼓励更多的投资,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和创新领域的投资。6,合作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在“两国双园”项目和更向纵深推进的产业合作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卓有成效地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与东盟的“两国双园”项目和进一步深化与扩展的产业合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参与各方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贾康,著名经济学家,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1985 年开始在财政部科研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所副所长,于2001-2014年间任所长。在国民经济、财政税收、金融、公共事务等的理论、政策研究领域,有数十年的丰富工作经验。1988 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1997年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参加国内外多项课题,撰写和出版数十部专著和 数百篇论文、数千篇财经文稿、访谈。2002年6月24日受朱镕基总理之邀座谈经济工作。2006-07年,两次受胡锦涛总书记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2013年后,多次应李克强总理之邀座谈、或按全国政协安排向李克强总理建言经济工作。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的讲解人之一。参加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 PPP 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财政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上海、福建、安徽、西藏、广西等多地人民政府特聘专家、顾问或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2015年-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专著、《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21年与刘薇合著出版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又被评为年度“中国好书”和全国党建精品教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数据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长按如上所示二维码,关注“贾康学术平台”!)
贾康学术平台|版权属贾康先生,转载请注明“贾康学术平台”,感谢关注与支持!
做学问的甘苦,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但关于做学问的“指导思想”,我愿意在此一披襟怀:写出一些论文或著作并不是目的,这是探索之途上的一小步,是争取为人类的思想认识之海中加一滴水。我深信,一切人生的虚荣浮华都是过眼烟云,而真正的学术和真知灼见,才能垂诸久远。
—— 贾 康
也欢迎关注“新供给经济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