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解放军工程兵炸山施工遇惊险!意外发现陵山地下中山国宝藏!

百科   2024-12-11 16:47   福建  

位于保定市西北方向约21公里之遥,静静地矗立着一座小山,它距离县城西南仅有1.5公里的短途。这座山虽然海拔高度不足300米,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宁静的环境,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山势西眺太行山脉的雄伟,东瞰华北平原的辽阔,其形态宛若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因此得名凤凰山。

据传古时候的一位君主,因登顶此山远望,被其主峰巍然居中、两侧副峰拱卫的绝佳风水所吸引,决定将此作为自己的陵寝之地,大兴土木之后,长眠于此。于是,故此山更名为陵山。正因如此她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传说。

陵山周围环绕着三个以“陵”命名的村落——北陵村、南陵村与守陵庄。这些村落的居民们口耳相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他们的先祖曾是守护某位王侯陵墓的卫士。这个传说历经千载,仍然在当地流传不息。然而,关于守护的是哪位王侯的陵寝,以及陵墓的确切位置,却无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这些谜团如同陵山一样,静静地伫立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着后人的探寻。

守陵庄,这个坐落于陵山东南方向约两公里处的村落,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庄中的老人们常常讲述起往昔庄内曾住着一位看陵的首领,以及山上那“一连串的十八个石堆”的传说。据传,这些石堆是“王爷”及其后裔的安息之地,而石堆之中更是藏有“王爷”的“金首级”。村民们自称是守陵人的后裔,他们耕种着“王爷”的土地,守护着“王爷”家族的坟墓,这份使命与责任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脉之中。然而,“王爷”的真实身份却如同笼罩在陵山上的迷雾一般,无人能够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更为神奇的是,村民们还提及每当大雪纷飞、覆盖整片陵山之时,总有两处地方的积雪会异常迅速地融化。这一奇特的现象引发了无数猜测与遐想,却始终无人能够解释其中的缘由。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1968年5月。一支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部队悄然进驻了河北省满城县,他们的任务是在县城西南这座海拔仅200余米的小山上执行一项秘密的国防建设工程。为何会选择这座默默无闻的小山作为施工地点?为何施工位置偏偏选在接近山顶的险峻之地?又为何一向安全无虞的施工队会在此遭遇意想不到的意外?这些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人们,成为了无法解开的谜团。

然而,正是这次极小概率的“偶然”事件,却在中国考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5月23日午后3时,当机电12班的战士们在距离山顶30米、朝向东方的位置进行爆破作业时,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悄然拉开序幕。爆破并未如常带来碎石的飞溅,反而引发了战士们的好奇与探查。走在最前的一名战士在不经意间踏空了脚下的土地,连人带土石一同坠入了一个漆黑而深邃的山洞之中。

洞内漆黑一片,寒气透骨,一股怪异而强烈的气味扑鼻而来,让人心生恐惧。然而,这名战士并未被恐惧所击垮,他稍作调整后,便鼓足勇气朝着微弱的光亮处爬去。不久之后,他遇见了前来支援的班长和战友们。在一番商议之后,他们决定深入洞中一探究竟,揭开这个神秘山洞的面纱。

随着手电筒的光芒逐渐深入洞内,战士们惊奇地发现散落一地的腐朽木料、造型奇特的铁器、陶器以及青铜器。这些宝物闪烁着古老的光芒,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好奇心驱使着他们继续前行,只见洞内空间愈发宽敞,各式各样的古老生活用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此时,一位老兵突然惊呼:“我们可能发现古墓了!”经验丰富的班长闻言点头确认:“没错,这是一座古墓,而且规模不小。我们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这一重大发现。”

战士们纷纷附和着班长的判断,议论声此起彼伏。班长随即下令保护现场、严禁泄露消息,并精心挑选了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带出山洞。在重新封堵并伪装洞口之后,班长还安排了两名战士作为隐蔽哨兵,严密监视着洞口的动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班长带领战士们返回连队,并立即向上级汇报了这一惊人的发现。

这一汇报立刻引起了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次日清晨,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情况报告和战士们带回的文物便呈现在了河北省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在带回的四件文物中,除三件镏金器物底座外,还有一件刻有“中山内府”铭文的青铜器。这个铭文让省领导和文物部门的专家们瞬间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中山”二字直指历史上的中山国,而历史上曾有两个中山国存在——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鲜虞中山国,二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无论这座古墓属于哪个时期,都至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沉淀,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考古发现。

那么,这座古墓究竟属于哪个历史时期呢?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与传奇?这些谜团如同陵山一样静静地等待着考古学家们去探寻、去揭开。而这次意外的发现,不仅为中国考古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这座默默无闻的小山——陵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后,河北省的相关部门迅速展开了行动。一方面,他们秘密派遣了考古专家郑绍宗、孙德海以及政府工作人员张天夫、杜荣泉四人火速赶赴现场,进行初步的勘探工作。这四位专家都是考古界的佼佼者,他们带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踏入了那个神秘莫测的古墓。另一方面,河北省紧急向中央发送了一封加急电报,详细汇报了这一重大发现,请求进一步的指示和支持。

当专家们踏入墓洞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瞬间震撼了他们的心灵。首先进入他们视线的是长达30米的南耳室,这里不仅陈列着几辆威风凛凛的战车和国王的御用安车,还发现了十几匹陪葬马匹的遗骸。这些马匹都配备着金光闪耀的马具,每一件都透露出汉代工艺的精湛与华美。郑绍宗仔细端详着这些遗物,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他激动地说:“从这些遗物的工艺来看,它们很可能是汉代的遗物,价值连城啊!”这一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兴奋不已,他们更加期待接下来的探索。

随后,专家们满怀激情地进入了北耳室。刚一踏入,一股浓郁的陈年酒香便扑鼻而来,让人陶醉其中。只见地上整齐地排列着数百个大酒缸和彩绘酒壶,还有石磨盘和众多陶罐,显然这里曾经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酿酒作坊。陶缸表面的细小石钟乳更是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他们推断这些钟乳石的形成至少需要上千年,这意味着这座古墓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这一发现让专家们对古墓的年代和背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中室高达7米的空间内,青铜器、漆器、医疗器具等琳琅满目,每一件都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和独特的魅力。尤其是一根长约两寸的金针,不仅光芒四射,而且工艺精湛,仿佛诉说着古代医术的神奇与奥秘。这根金针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们对古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产生了更多的遐想。

此外,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细节——在中室的西南角有一个尚未开启的后室。他们推测这里很可能是墓主的安息之所,也是整个古墓最为神秘和核心的部分。这个发现让专家们更加期待能够揭开古墓主人的身份之谜。

在初步了解古墓的情况后,专家们连夜赶回并向省领导作了详细汇报。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根据中央的指示派专人前往北京,通过中央办公厅直接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汇报了这一重大发现。毛主席和周总理对此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1968年6月18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请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期间,特意在二楼休息厅向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提及了满城古墓的发现,并委托他全权负责处理此事,要求尽快提出意见和挖掘计划。

郭沫若对此深感振奋和荣幸,他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次日,他便致信总理,详细阐述了满城古墓的挖掘计划,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仅隔三日,郭沫若便收到了周总理亲笔批示“同意”的回信,并附有一封总理写给北京军区代司令员郑维山和副政委陈先瑞的信。信中明确指示,满城古墓的发掘工作由北京军区根据郭沫若的意见全权负责,并要求军队全力保障考古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郑维山对此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这次考古发掘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于6月24日,他郑重宣布:考古队从保定到满城的交通及物资保障均由军队负责,同时军队将全力保障考古工作的安全。此外,军事施工工程也全面服务于考古发掘的需要,为考古队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1968年6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所和解放军工程兵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正式启动了满城汉墓的发掘工作。这支队伍汇聚了考古界的精英和军队的精锐力量,他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渴望,踏上了这段充满神秘和挑战的考古之旅。原负责施工的工程兵部队也肩负起了新的使命,他们一方面参与考古发掘工作,另一方面则作为警卫队,严密守护考古现场的安全,确保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随着勘探和清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古墓的整体结构逐渐浮出水面。这座古墓位于山顶以下30米处,全长51.7米,最宽处达37.5米,最高处为6.8米。墓室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部分组成,整体呈“古”字形布局,显得既神秘又庄重。

这座古墓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全部开凿于岩石之中,与汉代其他陵寝的构筑方式截然不同。汉代人通常以高大为美,皇帝陵墓多采用夯土堆筑成巨大的坟丘,即土坑墓。而满城陵山的这座汉墓则是依山开凿的巨大洞穴,考古界称之为崖墓。这种葬制在西汉的11位皇帝中极为罕见,仅有汉文帝的“霸陵”采用崖墓形式。据史书记载,汉文帝修建霸陵时下令保持山川原貌,以山石为椁,不用金银铜锡随葬,而改用瓦器,倡导“俭葬”。他认为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墓室被盗,保护陵寝的安全。

满城汉墓的发现不仅震惊了国内外学术界,而且有力地证明了史书中关于“以山为陵”埋葬制度的记载。这一发现对于研究汉代历史、文化、艺术以及葬制习俗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墓主人的身份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西汉时期的等级制度推断,墓主人很可能是一位地位仅次于皇帝的人物,即诸侯王。而该墓位于中山国境内,因此很可能是中山王的陵墓。这一推测让人们对古墓主人的身份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据史书记载,中山国作为诸侯国存在了150多年,共有十位王执政。虽然考古学家们初步判断这是西汉时期一位中山王的墓葬,但具体是哪一位王却仍然是个谜。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考古学家们对古墓中的遗物进行了仔细的清理和鉴定。

终于,在一件青铜钫(盛酒器)上发现了关键的线索。这件青铜钫的颈部刻有“中山内府铜钫一,卅四年”的字样,这一发现让专家们眼前一亮。据专家介绍:“汉武帝之前的中国帝王没有年号,在位时间仅以数字计算,‘卅四’即表示在位年数。”在中山国有籍可考的十位王中,只有第一代王刘胜的在位时间长达42年之久,其余均不足30年。因此,专家们最终确定这座墓室的主人正是中山国的第一代王——刘胜。这一发现不仅揭开了古墓主人的神秘面纱,也为研究中山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刘胜,作为汉景帝的庶子、汉武帝的异母兄长,于公元前154年荣耀地被封为第一代中山靖王。历史记载中,刘胜以“乐酒好内”著称,拥有“子女百二十余人”,他曾自嘲又自许地说:“我既然身为王侯,自然应该享受声色犬马之乐。”这样的生活态度,在他墓中出土的十几个大酒缸和大量青铜酒器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这些酒器种类繁多,从盛酒器到饮酒具一应俱全,数量远超其他随葬品。

1号墓金缕玉衣出土时的情形


最为引人注目的发现,莫过于大墓后室中那件用金丝连缀玉片的铠甲状物品——金缕玉衣。当朽木灰被清理后,这件珍贵的玉衣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其东侧还散落着六十多颗金豆。

这一消息让远在北京的郭沫若激动不已,76岁高龄的他毅然决定亲自前往满城进行实地考察。经过仔细研究和与其他专家的讨论,他们一致确认,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保存最好的金缕玉衣。

玉在中国有着近万年的使用历史,汉代时,人们不仅将玉视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更坚信它能护身防腐。因此,汉代的君王和贵族死后,不仅会口含宝珠、下枕玉璧,还会穿上由玉片和金丝连缀而成的葬服,即金缕玉衣,史书中称之为“金缕玉柙”。

对于金豆的用途,郭沫若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这些金豆象征着刘胜的生命年岁。根据史书记载,刘胜做了42年中山王,于公元前113年去世。虽然他的出生年份史书未载,但郭沫若根据金豆数量推断,刘胜大约出生于公元前170年前后,享年六十多岁。

郭沫若的洞察力并未止步于此。他注意到刘胜墓北边一百多米处的地貌异常,山坡上石块似乎有被加工的痕迹,且与刘胜墓的地貌相似。基于此,他大胆推测刘胜墓北面可能还有一座大墓。这一设想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于是考古队在原班人马的带领下,开始在刘胜墓北边进行发掘,果然发现了第二座陵墓——满城汉墓2号墓。

2号墓的墓室结构与刘胜墓相似,但规模更大,开凿技术也更为精湛。经过分析各种文物,专家们确定这里埋葬的是刘胜的妻子窦绾。更令人惊喜的是,墓室内也出土了一件金缕玉衣,虽然略小于刘胜的玉衣,但同样精美绝伦。

两件金缕玉衣的研究揭示了其制作工艺的精湛和复杂。玉衣由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可以拆卸。玉片背后用墨汁书写的数字表明,它们在制作时经过了精心的编号和排列。专家们推测,玉衣的制作过程可能受到了铁制战衣制作工艺的启发,而制作这样一件玉衣,即使对于熟练的玉器工人来说,也需要耗费十余年的时间。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魏晋以后的陵墓中再也没有发现金缕玉衣。这主要是因为金缕玉衣虽然珍贵,但并不能真正防腐,反而容易引来盗墓贼。同时,制作金缕玉衣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给国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魏文帝时下令禁止使用金缕玉衣。

经过20多天的艰苦努力,2号墓的发掘工作在1968年9月17日圆满结束。至此,历时111天的满城汉墓发掘工作也画上了句号。1988年,满城汉墓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经过开发后正式对外开放,陵山的千年之谜终于为世人所揭晓。

满城汉墓共出土文物10633件,其中精品文物达4000多件。这些文物不仅数量众多、品级高昂,而且制作精美,堪称绝世之宝。满城汉墓也因此以出土文物之多、品级之高、做工精美而名扬四海。

金缕玉衣


刘胜与窦绾这对夫妻,均以尊贵的“金缕玉衣”作为他们永恒的葬服,这不仅体现了他们高贵的身份,也展现了汉代高超的手工艺水平。刘胜的玉衣,全长达到了惊人的1.88米,共精心镶嵌了2498片玉片,使用了大约1100克的金丝来编织,其规模之大、用料之奢,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玉片,大多数呈现出规则的长方形或方形,但也不乏一些巧妙设计的三角形或梯形,它们共同构成了玉衣的丰富形态。玉片的制作技艺之精湛,令人咋舌:有的玉片的切缝细如发丝,仅约0.3毫米宽,而上面钻出的小孔更是微乎其微,仅有1毫米左右,这样的精细程度,即便是放在今天,也足以让人称奇。

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这一出土于窦绾墓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造型、精妙的结构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汉代艺术珍品中的翘楚。这盏灯以宫女跪坐执灯的形象呈现,灯体高达48厘米,其外形设计既体现了汉代审美,又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长信宫灯的结构之复杂、设计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灯盘可以灵活转动,灯罩则可以自由开合,这样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可以随意调节灯的亮度和照射方向,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更为巧妙的是,整个宫女形象被设计为空心体,当灯座点燃后,产生的油烟并非直接排放到室内,而是通过宫女的袖口(即灯罩)被吸入其体内,最终粘附在宫女的腹腔内壁。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还保持了室内空气的清新,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匠心独运。

灯上铭文中的“长信”字样,为这盏灯赋予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长信宫,作为汉代宫殿之一,与这盏灯紧密相连,使得这盏灯不仅仅是一件照明工具,更成为了一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因此,这盏灯被命名为“长信宫灯”,成为了汉代艺术和文化的重要代表。

错金博山炉

错金博山炉,这一汉代豪门贵族的专用香炉或熏炉,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古代手工艺品的瑰宝。其高度达到26厘米,整体形态宛如一座矗立于云海之上的仙山,令人叹为观止。

博山炉由炉座、炉盘和炉盖三部分精心组合而成,每一部分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炉座圈足错金,饰以卷云纹,仿佛云海翻腾,而三条蛟龙则破浪而出,腾空而起,共同托举着这座神秘的“仙山”。炉盘上错金花纹流畅自如,如同随风起舞的丝带,为整个炉体增添了一抹灵动与飘逸。

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炉盖上的“博山”造型。这座“仙山”上,神兽出没,虎豹奔走,猎人搭弓放箭,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跃然眼前。仙风拂面,海涛阵阵,仿佛能听见山间的风声、兽吼和猎人的欢呼,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遥远的仙境之中。

错金博山炉不仅是一件实用的香炉或熏炉,更是一件充满艺术魅力的雕塑作品。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展现了汉代手工艺人的高超技艺和无穷创造力。同时,它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汉代人们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件珍贵的错金博山炉,不仅是汉代豪门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中国古代手工艺品中的瑰宝。它的出现,为我们研究汉代历史、文化、艺术以及手工艺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和生活风貌。

窦绾简介

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出生年月不详,经考证葬于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之前。她是汉景帝的母亲——窦漪房的族人,窦太后与窦绾是什么亲缘关系尚无法考证,但窦绾是窦太后家族之人却可以肯定。

中山靖王简介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武帝刘彻的庶兄,他在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被封为中山王,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前113)二月,统治长达42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第十三世先祖。)

一、基本信息

• 姓名:刘胜

• 生卒年份:约前165年-前113年

• 身份: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西汉中山靖王

• 母亲:贾夫人

• 统治时间:前元三年(前154年)至元鼎四年(前113年),共42年

• 谥号:靖

二、生平事迹

• 受封中山王:前元三年(前154年),年仅十一岁的刘胜被汉景帝封为中山王,前往封地统治。

• 上奏武帝:汉武帝即位之初,大臣们对诸侯王多加挑剔。刘胜趁机将官吏侵夺欺凌诸侯王之事奏报给汉武帝,成功使得汉武帝增加对诸侯的礼遇,废止官吏检举诸侯王之事,对诸侯王施行优侍亲属的恩惠。

• 喜好酒色:刘胜为人喜好酒色,据史书记载,他共有子孙一百二十余人。他认为诸侯王应当享受生活,日听音乐,玩赏歌舞美女。

三、历史评价

• 刘胜以其超群的生育能力和对享乐的追求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虽在政治上并无显著建树,但以其庞大的家族和独特的生活态度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对象。

• 刘胜的墓葬(满城汉墓)在1968年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他和妻子窦绾的金缕玉衣等,为研究汉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四、家族后代

 • 刘胜是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的第十三世先祖,这一家族渊源使得刘胜在后世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据了特殊地位。

五、墓葬与文物

 • 墓葬发现:1968年,刘胜和妻子窦绾的墓葬在河北保定满城区被偶然发现,这一发现震惊了考古学界。

• 随葬品: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这些文物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中山靖王刘胜是西汉时期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喜好酒色、子孙众多而著称于世。同时,他的墓葬和随葬品也为研究汉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往期文章回顾

大汉雄风之——魂归芒砀山

大汉雄风之——史上唯一帝王侯三重身份(海昏侯汉墓)

大汉雄风之——火洞子下的顶级古墓(马王堆汉墓)

大汉雄风之——帝国的地下军队(狮子山汉墓)

大汉雄风之——“东方金字塔”(龟山汉墓)

大汉雄风之——龙塘下的地宫(大云山汉墓)

考古现场在线
直击国内考古一线现场,与您分享考古发现,探索历史文化。了解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些物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