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撼日月、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铸就的巍峨丰碑。新时代新征程,读懂长征,方能远征。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深情地说:“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通道小城,到底是如何承担起长征途中成功“转兵”的历史重任?通道转兵,又到底是如何开启了红军长征从挫折中奋起和走向胜利的序幕?长征出发、通道转兵90周年之际,我怀着虔诚朝圣之心,重走那段长征路,来到坐落于今湘桂黔三省交界之处的西南小城,向历史深处探寻答案。这场探寻之旅,经宁远、拜九嶷,向天地求索;过道县、悟月岩,向先贤求证;历兴安、祭湘江,向英灵叩问。一路追寻、一路悟思,感慨万千、思绪如潮。一座座风雨桥,一排排吊脚楼,与变幻多姿的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绘成了和谐动人、神奇秀丽的通道古城。
漫步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我与一位饱经风霜的侗家老人不期而遇,他用朴实而深邃的语言向我讲述通道的古远与今生。相传,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征百越,因“一军塞镡城之岭”,激战3年终使百越归汉。当年的“镡城”就是现在的“通道”。镡,原义指宝剑的“剑鼻”“剑口”,用于地名寓意山形险峻、地势紧要之处。因此,通道县城素有“南楚极地、百越咽喉”之称。公元1084年宋神宗在此地建置“罗蒙砦”,1103年时任官吏王祖道开辟中原与西南交通往来,将其更名为“通道县”。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通道侗族自治县,至今已70周年。通道城北,罗蒙山下,有一座始建于北宋、享誉西南的古老建筑——恭城书院。9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县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曾在恭城书院内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1934年12月9日,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通道山城迎来一支头顶红星、衣衫褴褛却又纪律严明的队伍。这支队伍中,有的疲惫不堪,有的眼神迷茫,有的神情凝重,有的忧心忡忡……这就是在“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指导下,从江西于都出发,一路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突破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后付出沉重代价的中央红军。面对残酷的现实、血淋淋的教训、黯淡无光的前途,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红军指战员由上至下都在反思: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红军队伍究竟该何去何从?12月12日,风雨飘摇,恭城书院,中共中央领导人神色凝重,他们一边讨论红军的行军路线和战略方针,一边在地图上努力寻找“出路”。是“北上”湘西?还是“西进”贵州?“三军今日奔何处”,争论激烈。李德要求坚持共产国际指示,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毛泽东则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敌我形势据理力争,建议放弃原定计划,立即转兵贵州。“贵州敌人力量薄弱,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为什么一定要钻敌人的‘口袋’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毛泽东这一主张最终获得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等多数同志的支持。会议决定,红军先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黎平进军。当晚7点30分,一封标注“万万火急”的电报,经由中革军委发出。第二天清晨,中央红军各路人马开始转兵西进贵州。这一历史事件,史称“通道转兵”。通道转兵后,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路线开始发生变化,使中央红军暂时摆脱了险境,奏响了长征伟大战略转折的先声。从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再到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逐步得到纠正,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逐渐形成,红军走向胜利的“通道”越走越宽。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攻克天险腊子口……毛泽东等带领红军不断书写神来之笔,不断转危为安、赢得生机,不断夺取战略转移的胜利,最终在延安扎下中国革命新的大本营。回望历史,从通道开始,党和红军开始驱散阴霾,在遵义实现伟大转折,一步步走向通往光明的大道;从通道开始,党和红军开始拨开迷雾,初步奠定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基础,一步步走向通往成功的大道。“通道”“镡城”,两个神奇的名字,一个传奇的地方。通道之一域发展,因地得名、因险而胜。通道之历史荣光,因连接失败和成功、苦难和辉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记忆!在名为“通道”之地实现转兵和转向,看似是字义上的偶然巧合,但冥冥之中蕴含着决定历史发展和进步的深刻逻辑。如今,决策通道转兵的恭城书院门前,布满青苔的青石阶上,似乎还依稀可见当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人和红军队伍的足迹。伫立在恭城书院门前,抬头凝望那斑驳陆离却神采隐现的门楣,我不禁浮想联翩。脑海中硝烟与和平交织呈现,历史与现实隔空对话。90年前,走过古老通道的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为何能在这险要之地成就长征伟大转折的开端?苍翠欲滴的密林深处,云雾缭绕的山岭背后,究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成功密码?在侗家老人的动情描述中,答案逐渐变得清晰。——90年前路过通道的,是一支饱受磨难但信念坚定的队伍。他们历经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走上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虽与敌人血战湘江损失惨重,九死一生,但他们始终心怀理想、永葆信仰。正是凭借信念的力量,他们才在通道找到转危向生的正确方向!——90年前路过通道的,是一支几经曲折但求真求实的队伍。他们以巨大勇气开始纠正“左”倾错误,以非凡智慧逐步打破共产国际的迷思,否定“洋钦差”的瞎指挥。正是破左求实、审时度势,以命相搏推动马列主义活学活用,他们才在通道赢得生机,成功翻越战略转移的“千山万水”!——90年前路过通道的,是一支艰苦卓绝但初心不改的队伍。他们不为当官、不为发财,只为全中国人民吃上饱饭和过上幸福生活。虽然内外交困、饥寒交迫,但他们处困境不扰民,用真情结同心,用生死铸就“鱼水情”。正是这种矢志为民、初心不改的高贵品质,他们才在通道获得天地之力,开始扭转乾坤。穿越时空,一个坚定的声音在我心灵深处回响:通道历史不只是通道这一县域本身,更是这里的山山水水所承载的转兵使命,开启通向光明大道重任的历史张力和精神滋养!通道转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见证的是坚定信仰、不畏牺牲、求真求实、顾全大局、依靠群众的长征精神,折射的是共产党人大局战略思维、忍辱负重意志、大义凛然气概、一心为民情怀……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长征出发9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已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这既是历史使命,更是时代重任。
通道历史折射历史通道。站在通道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思考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我愈发觉得,乘大势行稳、走正道致远,革命年代通向光明大道的地方,昭示我们再铸新辉煌仍需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好通向未来的正确道路。——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正是从通道开始,党初步奠定确立坚强领导核心的基础,才力挽狂澜,终在长征途中实现凤凰涅槃。“上下同欲者胜,左右齐一者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融入血脉内化于心,团结一致埋头干、风雨无阻向前进。这是新时代新征程根本的历史通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当年身处困境中的广大红军指战员不忘谋求穷苦大众解放,与侗乡人民一起演绎一个个动人的军民鱼水情深故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定不移增进人民福祉。这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根本的历史通道。——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无论是“担架上”的酝酿、会议上的确定,还是艰难现实中的成功转向,“通道转兵”始终都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是活学活用马列主义的典范。“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坚持“两个结合”,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体用贯通,让真理之树在中华大地上开出更多灿烂之花!这还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根本的历史通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当年毛泽东顺应大势、把握规律,主张避强击弱、避实就虚,才另辟“通道”,走向胜利。“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坚持破立并举,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就能中流击水,破千里浪,过万重山,蹄疾步稳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根本的历史通道。走出古韵悠长的恭城书院,举目远眺:群山如黛,林海苍茫。穿透峰峦云海,我仿佛看到,昔日通道风雨如晦,步履维艰;今天通道宁静祥和,万象更新;未来通道光明璀璨,鹏程万里!“继往开来,有裨吾道。”宁远九嶷山舜帝陵前有联曰:“放宽就大化古传今,择贤任能承先启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通道县域一地之变迁折射我们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百年艰辛。“通道转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深刻而生动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每一次进步都源于对历史大道的深刻把握,而坚定方向把握大道的每一次进步必定写就气势磅礴、惊天动地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