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家记忆》,一起长知识!
在中国河北省最北部,有一片松林的故乡。广袤的林海一望无际,它们生长的地方叫塞罕坝。
这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牢牢守护着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可就在60多年前,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却是风沙肆虐、荒无人烟的高寒荒漠。改变这一切的,是300多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
他们风华正茂,用青春与热血践行“志在林海”的初心,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创造出荒漠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塞罕坝”是蒙古语和汉语的合璧,意为“美丽的高岭”。在历史上,这里曾是森林茂密的皇家猎苑。然而清朝末年,随着国运衰落,塞罕坝被开围放垦,成片树木被砍伐殆尽。自然生态急剧恶化。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到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70公里。
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下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塞罕坝成为建设林场的首选之地。
1961年11月,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的刘琨带领选址专家团队来到了塞罕坝。然而,在塞罕坝几乎找不到适合大规模造林的树种。这里真的能建林场吗?所有人都没有把握。
刘琨
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 副局长
这是棵什么树,咱们一定要去看一看。结果呢,是一棵落叶松。这给我高兴的,这不得了。这棵树鉴定大概是100到150年了,不管大小,它有这么个东西这个地方。
正是这棵落叶松的存在,成为了塞罕坝可以长出参天大树的证明。
1962年2月14日,林业部下发了《关于在河北省承德专区围场县建立林业部直属机械林场的通知》,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成立。时任承德地区专署农业局局长的王尚海担任党委书记。和他一起到任的,还有场长刘文仕、副场长王福明和技术副场长张启恩。
从这一年的9月起,来自五湖四海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迎着寒风与黄沙,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和使命,陆续奔赴塞罕坝,与当地干部职工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
塞罕坝一年之中,有近四个月的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雪没及腰,滴水成冰,窝棚变成了冰窖。
在王尚海等场领导的带领下,创业者们顶风冒雪咬牙干,在上坝的前两年,就种植了上千亩树苗。
然而,连续两年的造林却没有让塞罕坝等到那片新绿。极端的气温下,树苗的成活率还不足百分之八。转眼间,下一年的春季又要到来了。塞罕坝人需要尽快找出前两次树苗不成活的原因所在。这一次造林,他们不能再失败。
为了考察塞罕坝上的自然情况,王尚海带领几名骨干,每天骑着枣红马,花了十多天,跑遍了林场的山山岭岭。他们发现坝上残存了不少天然生长的落叶松老树根,判断落叶松应该是最适宜在坝上生长的树种。
与此同时,技术副场长张启恩组织大家从苗木上找问题。经过反复的实验,技术人员培育出了枝叶壮实、根系发达的树苗。他们给这些树苗起了形象的名字,叫做“矮胖子”“大胡子”。
王尚海和他的团队为这批精心培育起的幼苗挑选了一处最佳的成长环境——马蹄坑。这里三面环山,有利于遮蔽风沙,地势也相对平缓,是当时最适合造林的地点。
1964年4月20日,几辆汽车从总场出发,王尚海书记等场领导带领120名职工奔赴马蹄坑。和他们一起上山的,还有那一棵棵精心选拔出来的“矮胖子”“大胡子”落叶松树苗。马蹄坑大会战正式打响。
几天后,马蹄坑上的500多亩沙地终于全部种下了落叶松。秋天,好消息终于传来,这片落叶松成活率竟达到90%以上。
塞罕坝上沸腾了,所有的艰苦与辛酸终于换来了这片贫瘠土地上的生机与希望。面对这片稚嫩的绿色,王尚海和许多同志忍不住泪如雨下。
这次史无前例的胜利坚定了林场所有人植树造林的决心和信心,年轻的创业者们在这片苦寒之地扎了根,矢志不渝,迎难而上,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一片林到一片海,60年多后的塞罕坝沧海巨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
当年第一代的创业者们,也早已把自己的一生和这片土地融为了一体。他们中的很多人由于长期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已经离世,平均寿命仅仅52岁。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砥砺奋进,接续传承,将荒漠沙地变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在这片美丽高岭上树立起一座座绿色的丰碑。
敬请收看今天(9月23日)20: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