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家记忆》,一起涨知识!
鼓,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在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每12年举行一次鼓藏节。
鼓藏节,又名祭祖节。在这样一个祭祖跟祈福的日子里,人们载歌载舞,吹响芦笙,祈求富裕安康。
鼓藏节所使用的鼓是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的铜鼓。铜鼓最初由炊具演化而来,作为乐器、礼器和统治权力的象征,广泛渗入到中国南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广西南丹白裤瑶在每年春节时都要跳铜鼓舞,并吟唱《铜鼓歌》。
跳铜鼓舞的习俗在壮族同样存在。人们相信只要鼓声不止,就会一直福泽子孙。
王学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文史教研部教授
这些鼓虽然形式不同、材质不同、做工不同、历史起源不同,但都是表达各个民族共同的愿景。天人合一,能够风调雨顺,能够表达一种情绪,是人类智慧的一种延伸。
西安鼓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名为鼓乐,却不止鼓一种乐器。由于演出人数众多,西安鼓乐又被称为“古代的交响乐”。
西安鼓乐最初是唐朝的宫廷乐曲,安史之乱时流入民间。如今,西安鼓乐以鼓为引领,将不同民族的乐器交融在一起,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中国的鼓种类数量众多,从古至今,由北到南,各民族的鼓类乐器琳琅满目,彩丽竞繁。
朝鲜族长鼓舞民族色彩浓郁,典雅飘逸,编织着绚丽多姿的浪漫。
藏族鼓蕴含古老而神秘的色彩,踏地舞天,壮我河山。
新疆的手鼓在维吾尔语中为“达卜”或“达甫”,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伴着鼓点的节奏、律动,人们边歌边舞。手鼓以浓厚热烈的西域风情,唱响丰厚悠长的民族底蕴。
用黄泥制鼓,是瑶族代代相传的独特技艺。瑶族人发现,将黄泥覆盖在鼓面上,能够改变鼓皮的厚度与松紧,达到调整音高和统一音色的效果,使鼓声更加洪亮、动听,并且传播得更远。
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在每年举行的祭祀大典上,都击鼓34下,象征着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及海外中华儿女崇敬初祖的共同心声,表达出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创伟业的美好愿景。
绛州鼓乐历史悠久,传承千载而历久弥新。《老鼠娶亲》是绛州鼓乐的著名曲目,表演者不仅要以高超的演奏技巧传递复杂的情感,还要用丰富细腻的表情表达故事情节,真正实现了技巧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在中华民族博物馆内收藏着一座造型奇特的雕塑,名为“鼓舞中华”。它以一面大鼓为底座,上面雕刻着各民族人民演奏乐器的情景。五十六个民族在鼓面上击鼓跳舞,“鼓”与“舞”相互交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展现出当今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与走向伟大复兴的自豪和自信。
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2024年春天,一首《鼓舞龙腾》拉开了春晚的序幕。天地之音,鼓鸣盛世,人同心,鼓同声。这激越的鼓点穿越千山万水,激荡中华大地!
敬请收看今天(10月31日)20: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