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组数据太震撼了……他们创造人间奇迹!

文化   2024-09-19 13:04   北京  

关注《国家记忆》,一起长知识!

1970年,福建省云霄县,向东渠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在1970年9月13日的一份《向东工地战报》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要建23座渡槽,还计划采用铁丝网混凝土的结构……这样的工程设计不仅要伸手向国家要大量的资金,还要向国家要大量的水泥和钢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奇缺的问题。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少的石料引最多的水,成为向东渠必须攻克的难题。


采用传统工艺,用石头搭建槽墩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困难摆在了施工队的面前。由于石拱渡槽要架设的地方大多是河滩、山地,加上当地土层松软、含水量高,无法支撑纯用石头搭建的渡槽槽墩重量。


吴荣金

时任向东渠引水工程指挥部 副指挥

为了减少渡槽槽墩的重量,把它设计成四角形的,中央空心,就减少了材料。利用中央这个空心,起了两个作用,一个是减轻它的重量、基础压力,第二个是为施工方便,吊石头、吊材料。


重新计算规划后,18座槽墩支撑起的7335米“大型渡槽”终于按时开工。


闽南常见的水车虽然腹板薄,却兜得住大量的水。技术人员从中获取灵感,将槽壁减薄至20厘米,大大节约了石料和人工。这样实用的技术创新,在向东渠建设过程中比比皆是。



在各段石拱渡槽有序建设的同时,上窖地区的渡槽建设遭遇了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上窖的地形属于谷地,土质多为烂泥,槽墩需要至少高出地表40多米。十多层楼的高度,使得渡槽难以经受超强台风、大暴雨和地震的侵袭。为了解决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决定采用倒虹吸管的设计,在两山之间铺设管道输水。


倒虹吸管工程采取提高水头、降低糙率、增大流速的方法,使过水量达到每秒12立方米,满足水流量的需求。



除了地下水难题,工程进度还必须加快。技术员朱龙昌要发动大家在春季洪水到来之前,完成上窖倒虹吸管的主体工程。


朱龙昌

向东渠引水工程 建设者

当时最担心的就是上窖南溪主流河段124米这段,一定要抢在汛期以前完成,不然的话损失惨重,会拉慢了一年的进度。我们就着重从这个地方先攻关,把上下游用围堰围起来,安排了12台抽水机,边挖边抽。当时是冬天,刚下霜很冷。


朱龙昌和工友们日日夜夜不离工地,激战在倒虹吸管的浇筑现场。他们密切配合、精益求精,在汛期到来前成功完成了上窖倒虹吸管工程的建设。



最终,经过240个日夜奋战,57座槽墩以及560米长、20多米高的跨海渡槽顺利建成。



1973年3月12日,在云霄和东山的山海接力下,向东渠宣告竣工。



通水那天,随着水闸徐徐升起,清冽甘甜的水流奔涌而出,注入倒虹吸管,冲上山头,流过八尺门渡槽,直奔东山岛红旗水库。渠上渠下,万人欢声雷动,锣鼓声和欢笑声汇成了一片。



向东渠工程的一组组数据,今天看来依旧震撼人心:

渠道总长85.81千米,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道山梁,跨越15条溪流;两座长492米的隧洞、两座长80米的滚水坝、18座总长7335米的石拱渡槽、1座长637米的双列倒虹吸管,还有排水闸、溢洪堰、便桥、涵洞等大大小小建筑物447处;灌溉面积达到1.33万公顷……


这个庞大的系统水利工程,是5万多位建设者共同创造的人间奇迹。


1974年3月13日,《人民日报》以“不尽‘江水’滚滚来”为题,报道了向东渠建设的感人事迹,人们盛赞向东渠是“江南红旗渠”。



有了可靠的水源,云霄、东山分别增加了16万亩、7万亩农田,历史性地解决了两县百姓千百年来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难题,从根本上解除了干旱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威胁。



在当年举行竣工通水庆祝大会的地方,建起了向东渠事迹展示馆,讲述着那段澎湃的历史。


江河奔腾不息,润泽万物生长,人水和谐共生,奏响新的乐章,辉映中华民族水利事业发展的前行之路!


        





敬请收看今天(9月19)20:00

CCTV-4《国家记忆》
劈山跨海造长河》
《震撼人心

全网独家首发尽在央视频APP,
点击环球标签页,
搜索并关注《国家记忆》!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节目
扫描下方二维码抢先看!



编   审:赵   斌 姜   
主   编:王依依
总导演:吴   
导   演:夏铭辰
编   辑:史佩仑 王亭雅

猜你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CCTV国家记忆
《国家记忆》是一档以记录讲述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飞跃史、改革开放进程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内容的日播纪录片栏目,引导社会大众和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浩然正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