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M约在久金广场星巴克。到得早了,我手欠,百度搜索发现,这个地方正是当年在上海读书时的高中所在地。1997年,金桥路1047号属于南汇县,站在学生宿舍远眺,一望无际黄橙橙的田地。想买小浣熊方便面,十多分钟路程之外,才有农村第一个平房小卖部。
如今,这里寸土寸金。
上海土著随着浦东的冉冉升起,身价飞涨。还有什么财富自由的方式能超过拆迁置换?有了钱,有了闲,才会滋生打牌欲望。老友小饭新书《打牌》,写的就是金桥这群人的故事。
一帮同学,高中刚好凑齐一支篮球队,成年后又刚好凑齐一桌德州。牌桌上有输有赢,总归都是进了自己人的荷包。牌桌下,错综复杂的多角恋情引发了一桩桩血案。办案警察,也是局中人之一。随着他的视角抽丝剥茧,真相大白。合上书的那一刻,只有一声叹息。人人都有大好前程,何必为情所困!
小饭是一位天才作家,早早成名。可以说,我是看着他《上海一周》专栏长大的。他的散文细腻轻巧又真诚。但小说里,这个人把自己藏得很深,克制地讲故事。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和作者沟通,原来这只是悬疑系列第一部,更精彩的在后头。
苏州河、小弄堂、大排面……小饭笔下的上海数十年不变。而当我从小说中抽身,迎面而来的每一个人,像极了《打牌》里的女主人公珍妮,也从外地而来,核心稳,韧性强。不管疫情和经济形势如何变换,就安安静静但又不受任何制约地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情,为自己的人生打拼。
M到了。他是一家菲律宾数字银行公司技术负责人。籍贯湖南。在上海生活十多年。也是一位持续创业者。从2018年开始,和团队探索金融科技出海业务。菲律宾、越南、印尼、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人口过亿的国家摸过一圈后,选择了菲律宾。
习惯了在线生活的我们,已经很难相信,菲律宾这样的群岛国家很多人还没有一个银行卡账户,很多城镇没有一个银行网点。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一切理念和产品在那边都是时髦玩意。
最初打车、外卖、借贷什么都尝试,到今年锁定数字银行方向,拿到新一轮融资,开始准备撸起袖子干,改造银行IT系统,形成线上借贷线下储蓄的闭环,下半年冲刺美股IPO。“到时候,在上海买一套别墅,也不是什么难事。”
语言和文字有欺骗性,一个人的状态演不出来。他的眼睛炯炯有神,闪闪发光,仿佛红毯已经铺到了纳斯达克。
新世代的这批外来上海人天然有着全球格局。这样的人,一看就没有时间打牌。
哪像上海土著房子、车子、票子如馅饼从天而降。新上海人大多还在为房贷操心,即便已经顺利拿到数字货币交易所Offer的C。
夜风习习,站在浦东美术馆顶层,一眼望去,繁华外滩灯光灿烂。魔都最美的风景,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绿光,遥不可及又极具魅惑。都说投身数字货币是一场“孤注一掷”。眼看着前扑过去的一代代程序员都挣得盆满钵满,风险变得微不足道。
“还是挣钱要紧。挣了钱赶紧先清房贷,日子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当房子不再是奋斗的第一目标,不知道C会不会约三五好友来一场掼蛋。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I am rooted,but I flow. 对此地的热爱,并不影响别处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对于上海,我是一个逃兵。少小离家,第一站上海,辗转杭州,又到了新加坡。
但也不是唯一一个。
朋友赵博士是武汉人。曾从上海离开到杭州工作,三四年前又折返。去年,他主动申请外派加拿大,本周再次离开上海。
众人羡慕那些先“润”的人。事实上,没有房贷,没有小孩,他活得毫无压力。临走时,甚至保留了上海租住的公寓,方便父母和爱人随时回访。“无论从基础设施,公共医疗,生活便利,艺术享乐哪方面来说,上海都是中国最好的选择之一。我只是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已。”
一个人成为了他自己,那就是达到了幸福的顶点,不管是离开,还是留下。
傍晚,和C在浦东滨江大道溜达,抬头看到震旦大厦闪屏:我爱上海。我们惊呼雀跃,兴奋拍照。上海,是身边许多人朋友心中,中国最美好的城市。春日在武康路上游荡,微风拂面,吹落一身疲惫。
想要在这里扎下根来,却并不容易。新闻报道,上海房价蹭蹭蹭往下降。小红书里,上海即将取消限购的消息刷屏。一套市中心老破小90房,还是需要800万人民币巨资。
ZY,江苏人。大学实习期从南京来到上海,成为同事。毕业后,我很快从《东方早报》离开,他在威海路755号坚守20年,见证上海高速发展与惊人变迁,纸媒的消失与短视频直播的崛起。
“去年年末最差。同样一家潮汕牛肉火锅店,团购价格原本三百,跌到一百八。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至少也回归两百多了。”表面看去,上海的经济还是没有明显起色,像一片冰封的湖。媒体人的敏感让ZY感知到冰面下的暗流涌动。
上海一直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中国的优秀人才。他们相信自己,更相信经济周期,静静准备,只等天气变暖,冰层开裂,到时候湖面上会有鸭子,甚至还有从其他地方飞回来的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