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居住于城市的个体,在私人的居住空间与结构化社会协作的工作地之外,是否还存在第三种空间,让人既能完全放松,也能保有与他人的联系,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尽情分享想法?在家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即使没有大费周章的设计与装潢也能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如果建筑与规划层面的探讨太过有距离,也许社会学的角度更强调简单而直观的感受,也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参与其中的话题。见证麓湖的全生命周期,也是见证各种空间衍生的过程。
在麓湖,很多空间并非生来就有功能。这些未被定义的空间,往往也散落着点燃活力与创意的原生力。要完整探究麓湖新“城”这个复杂生命体,不妨管中窥豹,在这些“无用”空间的演变里一探究竟。
“第三空间(The third space)”是社会学概念。它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雷·奥尔登伯格(Ray Oldenburg)在其1989年所著的《绝好的地方》(The Great Good Place)一书中创造出的一个术语。在他的定义里,第一空间是私人的居住空间,第二空间是结构化社会协作的工作场所,第三空间则是家和工作地以外,可以让人群聚集,并享受社区生活和人际交流互动的地方。
不同于建筑规划语义下讨论的公共空间是否有群体认同感、归属感,第三空间的概念更直白地囊括了一种人人可诉的心理感受。这种泛化的场景感看起来涵盖广阔,但实际上并不能等同于公共空间。在中国当前城市体系下,它与公共空间的界限或关联更像是一种被包含的关系,并且在城市的不断进化中,有向交集甚广的并行关系靠拢之趋势。
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是,当提到第三空间时,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那些运营良好的图书馆(在中国往往是商业书店、社区图书馆氛围更佳)、咖啡店、酒馆、餐厅……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它们都隶属于公共空间,且更多时候是以公共空间里的“商业空间”形式存在。但这种局面并不是永恒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空间应会有更多样的面貌呈现。
放下建筑空间的概念,在奥尔登伯格的定义中你不难发现,第三空间是介于第一和第二空间的一个中立场所。第一空间是一个私密的居住领域,除了更多地享有隐秘与安全,你与他人的关联则集中体现在家庭纽带。而第二空间作为工作地,存在一种结构化的社会协作关系。这两者的不同在于私密与开放的两极属性,共同点则是你都需要承担起某种责任,扮演某种非扁平化的社会角色(如家长、孩子、领导、下属等)。但在第三空间中,以你真实的自我存在更为重要。这种存在使人放松、愉悦、沉浸其中,同时所有的交流与合作也更易于发生,形成自然的流动感。
奥尔登伯格为此进行了实践:他通过把自家车库改造成酒吧,在每周三和周日向邻居们开放,给了大家一处可以一聚的地方。人们在这里结交新朋友、互通邻里问题、相互帮助……同时也给了每个人去往另外两个空间前的自我缓冲地带。他的尝试为郊区感很重、人和人之间愈发孤立的美国居民提供了一种社区意义上的选项,也让他意识到,良好的第三空间有机会成为社区的支柱地带。
法兰西岛地区的620个第三空间,其中包括了171个开放式共享(办公/学习)空间,146个共享办公室,87个手工坊(fab lab),216个协作空间。
广义层面,第三空间还有助于激发区域活力。对于人们被禁锢在家——工作地两点一线生活里的社会普遍现象,有人将其戏谑称为如同两点间往复不断的“钟摆人生”。而第三空间的出现,可以从社会惯性上打断这种机械日常,为激发更多生活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据某杂志上出示的一份2016年的调研显示,法兰西岛(巴黎所在的省级单位)地区在该年就已有620个带有第三空间性质的场所,其中一大部分就集中在巴黎。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从社团到地产商、公立机构、地方政府的多样生态系统,让这620个空间呈现不一样的性质。这些第三空间促进了创业,帮助了本地经济发展,还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从社区空间到法兰西岛第三空间网络,它们以小见大地展示了第三空间从生活细微蔓延至区域效应的社会影响力,给出了一种新的视角去探讨人们还会需要怎样的空间,城市的发展还能将生活带向何方。
奥尔登伯格的理念也为空间带来了更多人性温度的色彩,让空间即便没有实质性的功能定义,也有机会产生新的价值。以第三空间作为量尺,会发现麓湖有很多看似“无用”的空间都因为叠合了第三空间的特性而有了独一无二的意义。
曾经废弃的马舍,重改为现在的MEWS马厩就是其中之一。马厩的诞生始于麓湖创意试验团队阿发奇(a7 Creator Lab),基于城市生活中新场景、新趋势而做出的连接新消费品牌和创意青年的探索。大到艺术展、各种独立设计品牌的周期性消费体验,小到社交局、分享会,诸如此类的活动开展逐渐成为一种社区惯性,灵活地承担起很多家与工作以外的交流娱乐生活,并且影响力逐步外扩。实体艺术展、数字艺术体验、演讲访谈、俱乐部活动……不被功能锁定的马厩里有无限内容装得进去。
马厩的空间规划划分了6个可独立可相连的“空间栏目”,在实际举办活动时,可以根据需求单独使用某一个空间或连接某几个空间。
另一个典型空间是已落户麓坊中心的社群之家。这个2014年以10个初创麓客社群为原点,开启邻里破冰之旅的社区群体,到已于2022年正式落地的社群专属实体空间。在麓坊几百平米的共享空间里,你可以找到包含运动、公益、手工艺、音乐、书画等在内的上百个社群组织与活动空间(有些空间是错时共享,有些空间甚至会延展到户外)。即便你只是闲来无事来这里hang out,也有机会在吧台遇见爱好收集咖啡茶酒的社区邻居热情邀你品尝一杯。
漂浮在水城湖面的巨大半岛——麓客岛上有大片的草坡绿地、树林湿地、前卫构筑物。这些自由流动的开放空间,除景观以外还有数不清的玩法体验。在“花岛节”闲逛游玩畅所欲言,在“荒野之国”奇遇怪诞朋友,在“快闪露营季”深度领略季节限定风光,偶尔的跳水、划船,还有数不清的市集和比赛……“无用”又无界的自然之地化身哆啦A梦口袋,成为特别的第三空间:没有界面、氛围多变还无处不在。类似的还有麓湖的社区街巷、湖泊水面,在LOOKLIVE等组织的利用下,都能随时成为360度身临其境表演艺术舞台,任何受此吸引的人都可以捡起自己暗藏心中的角色混入其中。
麓镇街巷角落的塑造也运用了同样手法,除了物理空间上的氛围焕新,还在“小镇”的各种尺度内举办不同主题的市集、活动、沙龙等。如“复古生活节”“复古汽车小镇”,通过小区域场景塑造,让人尽情沉浸在跨越时空的畅想中,形成梦幻又温馨的精神栖息地。
与奥尔登伯格提到的工作地(第二空间)不同,虽然有些社群已从同好聚会步入共同创业,但这与工作依然有本质的不同。在这里,你有更充分的自由,用你自己的面貌随时做出选择。
当然,麓湖约1,110,000㎡的公园里,还有利用地形变化创造丰富空间场景感受的红石公园、以丰富的亲水互动景观广受大人孩子喜欢的云朵乐园、穿插于都市深处的自然生态公园山林溪谷、串联起湖心湖岛将公园们连成线的水线公园、用线条形成转折形态滨水路径的折线公园……这些面向全年龄段友好的户外空间,用创新的景观设计手法,让公园成为了更丰富的寓教于乐的自然课堂,也成为了人们爱去的第三空间新选择。
法兰西岛620个第三空间中,有上百个空间都是共享办公或协助办公空间,它们与奥尔登伯格所说的工作地(第二空间)到底有什么本质不同?
在奥尔登伯格的概念里,他并未将三类空间进行非常严密的分割,正如他自己是在家中车库打造酒吧,他将私人居住地部分让渡给公众以促进交流,同时家的氛围延续使他和邻居都有归家一般的亲切放松,从而形成了他认为的第三空间。这意味着塑造第三空间的关键不在于如何界定,而在于追求一些社会层面的积极状态。
奥尔登伯格对于第三空间的共性描述总结
这为我们丰富了社区空间、公共空间塑造的目标,也为进一步形成公共生活奠定了基础。以麓湖社群之家为例,它几乎贴合所有奥尔登伯格对第三空间特性的描述,它的成长进程也展现了这种第三空间从“聚会地”逐步向“合作创业地”的扩张与转变。这意味着第三空间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随时可以跨越物理空间的定义,向更多元的空间蔓延。同时它对人群也有积极的塑造作用:在这里,人们更乐于创造与团结协作,以此形成创意——联合——孵化的良性循环。
借鉴社群之家的成长路径,我们在后续很多住宅打造中萌生了“打破家的界限,把生活延续到房间之外”的想法,让产品不再局限于室内的竞争力,而是将公区架空层一类“边角料”公共空间雕琢打磨为各种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场景,以作为产品的无限延伸:如在300平方米的商业二层平台上打造了一个与自然联结、邂逅美好的“友邻”共享花园,同时也是一个居民可种植可休憩的共享菜园——沚院天台田野花园。还留白了部分空间,营造工作坊氛围,鼓励居民参与共创,提出更多有幸福感的公区解决方案“CO-HOME”。以第三空间为媒介,模糊了原本泾渭分明的家与工作地概念,正是第三空间的独特魅力所在。
时刻紧跟规划、建筑、设计研究热点做出积极探讨,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做的。而回归到人们内心感受,在社会学领域还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至少在麓湖,我们始终希望这片理想热土上信念的传递不止停留在建造层面、内容层面,而是可以借助无限广度的知识领域,去打破已有的隔阂,建立起真实的连接。在这片安全温暖的精神港湾里,每个人都能忠于自己的生活,乐于由衷的创造。
内容策划 | 万华营销中心·品牌组
麓湖新十年丨对话罗立平:行至中盘的麓湖,站到新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