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
嘿,小伙伴们!提到印花税,是不是感觉脑袋里瞬间冒出一堆问号?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个小小的税种上,其实藏着不少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误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轻松揭开这些误区都是什么,避免大家不小心“踩雷”哦!
误区一:
所有合同都需要缴纳印花税
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列明的合同为印花税的应税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中列举的应税合同:借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买卖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租赁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财产保险合同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
误区二:
纳税人必须按季申报印花税
纠正
1.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一般按次申报缴纳。
2.同一种类应税凭证,需频繁申报缴纳印花税的,可以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按季申报缴纳。
3.应税营业账簿按年申报缴纳。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关于印花税征收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公告2022年第4号)
误区三:
签订的合同上没有具体金额,
无需缴纳印花税
纠正
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未列明金额的,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按照实际结算的金额确定。
计税依据按照前款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书立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时的市场价格确定;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等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
误区四:
企业转让其未全部实缴出资的股权,
印花税需要全额申报
纠正
纳税人转让股权的印花税计税依据,按照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认缴后尚未实际出资权益部分)确定。
政策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事项政策执行口径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22号)第三条第四项
误区五:
营业账簿缴纳印花税之后,
往后每年仍然都需要缴纳印花税
纠正
1.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
2.已缴纳印花税的营业账簿,以后年度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增加的,按照增加部分计算应纳税额。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第五条第三项、第十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