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
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浙江如何破解交通物流发展堵点卡点
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来看浙江第一个案例👇
浙江推动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强化顶层设计、夯实联运基础、强化示范引领、深化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和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货物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降碳。
2023年,浙江省完成江海河联运4.43亿吨,同比增加6.1%;集装箱海铁、江海、海河联运分别完成165.2万标箱、85万标箱、182.6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3.8%、21.3%、27.5%。全省主要港口大宗货物绿色疏运比例达91.8%,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印发《加快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发展建设方案》《深化“四港联动”发展推进运输结构优化实施方案》,聚焦设施联通、枢纽联结、标准联接、信息联网、企业联盟、通关联动、多式联运“七个联”体系化部署,基本形成以海铁联运为核心、江海河联运为特色、空陆联运和公铁联运为基础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累计出台涉及运输结构调整相关资金政策50余项,对中转集装箱驳运、新航线开辟、“散改集”、江海(河)联运船队建设、江海直达运输准班轮化发展等进行资金补贴,全省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超6100亿元。
创新搭建“四港”联动智慧云平台,打通班轮、货代、仓库、码头等百余个系统,各类物流数据超1.1万项,提升多式联运订舱效率40%。“海河联运在线”平台,通过构建海河联运一张图、船舶货物一线牵、物流信息一点清、企业申报一路通、政府监管一体化,实现货主、货代、码头、海关、海事等全要素协同。“江海联运在线”平台,创新“口岸+物流”一体化申报、“智能预警+提前计划”疏港调度联运组织模式,破解船舶入港耗时长、堵港预警能力不足、联运组织效率不高等难题。“第六港区”数字服务平台,实现义乌港与宁波舟山港港务、关务、船务一体化,提高海铁联运作业效率约20%。大宗货物“公转水”在线应用,累计完成“公转水”货运量364万吨,实现碳减排2.9万吨,综合物流成本下降15%。
研发标准化运载单元,设计推出1.8万吨散货、438标准集装箱、内河智能64标准集装箱运输船等江海直达船型,并在7条长江内河航线推广应用,形成全国首支规模化江海直达运输船队。
牵头编制《综合货运枢纽设计规范》《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信息交换要求》《港口集装箱作业系统技术要求》等系列标准规范,统一海铁联运信息交换规则,规范港口集装箱铁海联运、江海联运作业流程。
探索“义新欧”国际铁路运单物权化应用,创新“铁路单+CIFA提单”双运单模式和“铁路运单+提货码”融资模式,通过对去程班列实施控货,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基于铁路运单的运费贷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目前,已累计发放运费贷款1500万元。
研究制定省级多式联运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引导作用,在区域多式联运体系完善、综合货运枢纽建设、运输组织模式创新、“一单制”发展等方面,打造一批示范案例和集成成果,补齐“一单制”发展短板,培育壮大多式联运市场主体,推动运输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以信息化技术赋能多式联运发展,通过构建“四港”联运大脑,打造“四港”信息交互中心、联运服务中心、运行监测中心,推动多式联运运输方式、单证管理、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衔接,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一键订舱、一码约箱、一单报关、一站联运、一路可视”。
聚焦多式联运信息交换、跨境电商物流管理、港口作业技术要求等方面,研究制定多式联运相关标准规范,推动多式联运运营服务、作业规范、单证管理、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衔接,通过推动重点行业多式联运全流程运输链标准化示范试点,进一步统一多式联运各环节标准,提升多式联运整体运作效率。
组建四港联动发展有限公司,由省海港集团牵头,联合省交通集团、省机场集团等国有企业以及阿里、传化、圆通等民营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推动海港、陆港、空港等数据共享、业务共建,切实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益,打造无缝对接的多式联运体系,实现政策规划与实体运营一体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