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10点,中铁一局福州长乐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地下市政配套工程F2/F3国铁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提前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目标,这对率先在福建省内首个集航空、高铁、地铁、高速和公交于一体的无缝换乘的高效综合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协作 助力工程推进
F2/F3国铁车站连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与宁德、温州、莆田、厦门、南平等城市,与其他车站不同,F2/F3国铁车站位于地下,处在福州长乐机场空间上的中心,四周分别为T1航站楼、T2航站楼、F1地铁车站、南北垂滑道、环机场高架桥以及诸多机场二期建设工程,车站上下又分别有待建的酒店、GTC及停车楼、机场二期扩建桩基等结构,将车站层层包围,各种工程犬牙交错,施工交界面及交叉作业为整个福州长乐机场二期建设最多。
▲施工现场
车站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钻孔桩、岩石锚杆等多种支护形式,主体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型式,繁多的施工工序、复杂的结构形式,加之交通导改、场地移交、交叉施工等诸多不利因素,十分制约总体施工组织安排。为了打破层层的窘境,项目组织多个攻坚小组分头出击,同时与多个相关单位协商,制定多项方案协调施工场地、争取作业时间。
“项目刚进场时只有很小的两块不相连的施工场地,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在各施工单位场地之间开辟出了6块施工场地,并一步步斗争扩大,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完成了两座车站的工程。”项目负责介绍。将每一块施工场地发挥到了极致,用合理的施工组织、优质的资源配置,完成一切可能完成的施工任务,为项目实现大干提速提供了有利保障。
“356口井” 保障基坑安全
▲开挖作业
为了确保基坑安全,项目在基坑开挖范围内打下了356口降水井,日夜不停抽排降水。“大部分地下工程出现的事故都由地下水造成,因此项目部高度重视基坑安全,在开挖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全程盯控,确保及时支护到位,保证基坑安全。”项目安全负责人介绍。
在基坑开挖及车站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时采用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观察及分析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预测进一步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根据预测判定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来指导设计与施工,实现信息化施工,确定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基坑安全。
技术创新 提高工程质量
▲建设效果图
“车站侧墙最高达14米、长35米,为了避免模板挠曲变形、混凝土面错台不平整、漏浆、砼色差等一系列质量缺陷,经过论证采用单侧组合式大模板,并发明一种用于基坑侧墙施工的移动模板台车,大幅度降低人工,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使车站主体结构侧墙砼质量外观得到显著提高。”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针对侧墙竖向构件洒水养护问题,采用侧墙采用自动喷淋养护及覆盖保湿膜养护技术,在保证混凝土养护要求的同时,可减少人工养护频次或代替人工养护,大大提前侧墙混凝土养护质量。
截止目前,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先后提交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3篇,提交施工工艺工法2项。
“数字管理” 赋能施工建设
▲项目数字智慧中心
▲施工大干时期项目外景
在项目施工最高峰,现场16台塔吊与履带吊、吊车等近百台大型设备组成的机械军团同时开工作业,作业风险大大提高。针对现场集群塔吊起重吊装作业风险,项目部依托智慧化平台构建了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预警模块,从根本上改变塔机的管理方式,做到事先预防事故,变单一的行政管理、间歇性检查式的管理为实时的、连续的科技信息化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最终达到减少乃至消灭塔机因违章操作和超载引起的事故的目的,确保及时发现与处置各类风险隐患。
据悉,位于机场T1、T2航站楼之间中心位置的福州长乐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是实现省内首个集航空、铁路、地铁、地面公交等多元交通方式联动的综合性城市客货流集散枢纽的关键,它的建设是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的生动缩影,对打造国内领先的省会机场、海峡西岸区域枢纽机场和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具有战略性意义。
作 者丨李 腾
编 辑丨朱煜喆
审 核丨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