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舜莲:发妻初让位,公主尊老终
停妻再娶,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司空见惯之事,无非是男人为了自己的前途而登上更大的平台,迎娶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新欢,这的确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民国之前,因为男人可以纳妾,所以,很多时候矛盾并不怎么突出,然而,如果迎娶的小姐姐必须要当正妻,那就只能将原配休掉,这当然是被世人所诟病的,比如那状元公陈世美,世世代代都被人口诛笔伐,尽管这是个虚构的故事。
二是解放后,许多为建立共和国的功勋们,也感觉过去的乡下老婆实在是与其地位不相匹配,于是,离婚潮再次呈澎湃之势,不过,相对于民国的那批离婚潮要正规了许多,毕竟,一夫一妻,不离婚是万万不能另娶的。
吴舜莲家庭富裕,比起陈诚的小门小户人家不知要强了多少倍去,她有文化,人又貌美温柔,知书达理,能带着丰厚的嫁妆下嫁给“陈小个子”,绝对是陈家老太太梦中都要笑醒的存在。
1924年,陈诚回家奔丧,二人的矛盾大爆发,吴舜莲甚至以自杀相威胁,弄得陈教官很是气恼。
但是,在外奔波的陈诚也见惯了灯红酒绿下红男绿女的生活,虽然他洁身自好,也很清廉,可回家看见乡里乡气的老婆,还是很失落的,横竖都看不上眼,两人的关系如同怨偶一般。
幸亏一位走方郎中暂住村中,“用活鸡去毛,剥下鸡皮糊贴在伤口,敷上金疮伤药”,方才将血止住,又立即送往温州医院,救回一命。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用人有三个标准,一是忠诚,二是黄埔系,三是江浙人,这三项陈诚是一个都不缺,是满分的存在,于是,在校长的大力栽培下,陈诚得到迅速的提拔,而他的“土木系”,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陈诚也成为蒋介石心腹中的心腹。
宋美龄
蒋介石迎娶了宋美龄后,看着陈诚还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生活,有些于心不忍,在宋美龄的操持下,准备把他们的干女儿谭祥介绍给陈诚,来个亲上加亲。
谭祥的父亲谭延闿是湖南都督,当年,孙中山原本想把小姨妹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可这谭大都督死活不愿意,说是亡妻临终前有指示,不让他续弦,怕子女受委屈。
谭延闿
为了摆平几方的关系,不让大家尴尬,谭延闿便认了宋美龄的老母亲倪桂珍为干妈,于是,他就成了宋美龄的干哥哥,也是国舅爷。
谭祥
谭祥长得肤白貌㺯又通情达理,既善解人意又聪明乖巧,她其实只比宋美龄小9岁,却总是把干娘干娘的挂在嘴边,把个蒋夫人叫得心花怒放。
于是,她决定要把陈诚介绍给谭祥,玉成这桩好事,当然,她是不会管那陈诚是否是有家室之人,在她的眼里,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作为代表中华民族新生力量的国民党,一直是主张一夫一妻婚姻政策的,所以,无论是孙中山还是蒋校长,在迎娶新欢前,都要登报弄个离婚声明什么的,不管外界怎么说,形式上总得像那么回事才行。
陈洁如(左)
在那个时代,被男人抛弃的离婚对女人来说,那可是塌天之祸,在家乡也是被看不起,吴舜莲当然是万万不可答应的;无奈之下,陈诚只好找到他同窗的大舅哥,也是他现在下属的吴子漪,请他帮忙。
得知陈诚的意图后,吴子漪硬气地回答,“家父头白,舍妹惨遇,见者涕泣,闻者酸心,上天入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杀父之事可为,杀妹之事可为,天下何事不可为,陈做陈官,我讨我饭。”
吴子漪
无奈的陈诚只能另寻他法,在一众帮闲的努力和各种的威胁和利诱下,最终以“加娶”的方式告一段落。
何为“加娶”,即是一种变通的离婚,可能也算是陈诚的首创吧,他书写了一份字据,“莲允加娶,永不变渝此心;如陈遗弃莲,立‘不离婚字’一纸。”
作为回应,由吴子漪代为书写了字据,“莲自动允陈加娶。如莲控告陈重婚,立‘离婚字’一纸。”
因吴舜莲不识字,故而只能在字据上押手印,她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生不能同寝,死必同穴”,由此看来,吴舜莲真是一个在封建礼教包裹下成长出来的女子,可悲又可怜,对她的要求,陈诚默许以对。
可以肯定的是,陈诚同吴舜莲并不是像鲁迅与朱安的关系,他们有着七年的婚姻生活,尽管聚少离多,但感情生活还算合谐,至少在陈诚考入军校前,所以,大概率可能是吴舜莲的原因。
陈诚与谭祥于1932年结婚,二人情感和谐,果然是一对好夫妻,不过,这位谭大小姐总觉得陈诚与原配妻子的关系没有扯清楚,自己有点不明不白的意思,于是,便以要去看望婆婆为由,逼着陈诚一起,回青田打探个明白。
陈诚原以为这次的回乡之行,会出现剑拔弩张局面,这时方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但是,为了达到谭祥要将吴舜莲彻底与陈家切割的目的,他们将陈老太太接去了南京。
不得不说,谭祥是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好夫人,她对吴舜莲这样的处理结果也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做得很到位,既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也让吴舜莲无话可说,因为,毕竟她的青田之行,让大家都看出来,只有她才配有陈诚这样的国家栋梁之才。
1948年,陈诚经营东北失败后,被蒋介石作为“做最坏打算”之布局,去台湾担任省主席,在看见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不可避免之际,他将家人接去了台湾,并且也没有忘记将吴舜莲一起带去,就这点来说,陈诚真还算是个负责任的好男人。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吴舜莲在谭祥前离世,那一定是谭祥操办的后事,如果是在谭祥后逝世,那也肯定是其子女为其安葬,当然,不管是在前还是在后,她是不可能与陈诚“同穴”的。
晚年吴舜莲
据说,当吴舜莲得知夫君要另娶新欢时,愤怒地对说,“陈诚你也不过是另一个蒋介石,我也不过是另一个陈洁如”,这句话我感觉不太像是出自一个乡下小脚女人之口,应该是后人杜撰无疑,但却道出了一个事实,从后来的结果看,是相当有先见之明的。
陈洁如与蒋介石
吴舜莲与陈洁如实在是很相像,都是希望自己的夫君出人头地后,能盼来幸福的日子,但带给她们的都是失望,当她们寄予厚望的夫君发达后,便被无情的抛弃,不同的是,陈洁如有文化,蒋介石还让她照顾蒋纬国,结局似乎比吴舜莲稍好一些。
晚年陈洁如
而吴舜莲在一众民国悲情女人的群像中,也算是不错的了,至少谭祥还是个识大体的女人,陈诚也还心存一丝愧欠,如果不管不顾地将她留在大陆,那将是如何的一个结局,是可以想像得出来的。
何应钦
娶一个老婆上一个平台,娶两个老婆少奋斗20年,这样的诱惑有几个男人能抵御得住,所以,在国民党知名的将领中,我还是很佩服何应钦的,毕竟,那可也是一位没有给他留下一子半女的女人,他们能相帮相扶,恩爱如初,相濡以沫地走过一生,实在是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