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龄谱系青年的就业问题是每一个小龄家长早晚会面对的,以前圈内也有过不同方向的尝试 这次上海慧灵做了一个新的探索——
去年9月1日,重磅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以下简称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行,旨在保障8591.4万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融入社会生活。
陈戎东是服务成年心智障碍者的机构,上海慧灵的理事长。
9月发布后的当月,他参加了上海残联组织的无障碍督导大会培训。
他满怀着期待,希望能够得到如何建设心智障碍者友好社区的启发。
但是令他遗憾的是,不管是在培训中,还是在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对于心智障碍者,特别是针对孤独症群体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却并没有提及太多——
比如读懂此法条的易读本、博物馆解说的易读本、情绪缓解空间、降噪耳机等......类似的内容都没有提到。
颛桥镇孤独症关爱中心(颛星天地)是由上海慧灵运营的公建民营的大龄孤独症日间照护中心
今年9月,《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行一年之际,“无障碍”细化到了53项无障碍设计元素的卫生间、银行柜员机、导盲闭障手环.....这些便利的无障碍科技产品在国家级展示馆展示。不过对于心智障碍者的无障碍设计仍然很少。
陈戎东萌生了一个“曲线救国”的想法。
5月中旬,陈戎东和慧灵另一个伙伴,设计了“你好,心青年”项目:
让心智障碍者来担任“无障碍评测体验官”,测量周边生活区的无障碍设施。
这是一份有补贴的志愿者岗位,由星巴克基金会“未来星社区资助计划”提供资助。根据绩效考核,每位受训者有300-700元不等的补贴。
来参加的心智障碍者差不多都在17岁左右,大部份是来自闵行区群益学校刚毕业的学生,正是对未来职业道路感到迷茫。
两期培训共有12位心青年参与,其中2位是孤独症青年。
小星也经历了他们早九晚四,打工人的一天:
早上,需要接受职业通识课、学习评测的工作内容,及相关的重点事项。
下午要分组工作,分配任务,准备测量工具,外出测量返回慧灵后,还要填写资源地图,完成测量后的调研报告。
小星去的当天,主要测量地是离颛星天地步行25分钟到达的轨道15号线曙建路站。
步行25分钟就可以到地铁站的路上,他们却走了一个小时。太多“疑似障碍”需要测试。
测量工具有卷尺,轮椅、盲杖、眼罩。心青年亲自坐上轮椅,遇到坡道的时候,尝试自己是否能够上坡,下坡的时候,是否会危险到冲出马路。
一周之间,颛星天地二楼无障碍厕所、星河湾卫生服务站、附近医院的无障碍厕所、停车位、幼儿园门口、商场的盲道...都被心青年们测了个遍。
这群心青年不知道的是,单纯出于“想工作”而来的“参与”,或许会触发以后更多的可能性。
1.
强烈的工作意愿,
无处安放
心青年小陈高高瘦瘦,身形像是初中高年级的学生。
外出之前的重点重申会上,小陈好奇又有些戒备地看着小星。让人以为他不喜欢别人靠近。
但是没过多久,去地铁站的路上,小陈开始主动找小星搭讪。
小陈看着右手边正在建造的居民高楼,一边问小星说,这么高的楼,要交房屋养老金吧。
后来才知道,“房屋养老金”是最近的新闻,不禁感叹,小陈比自己还要关注现实和民生热点。
他接着问小星是做什么的,得知是把所见所闻写成文章的工作,他表示很感兴趣。又问了工资,说自己可以去当水军,增加阅读量,付给他工钱即可。
三句话,不离谈工作。
慧灵发布“你好,心青年”招聘文章的时候,条件里第一条就写明了“需要本人有参与的意愿,去体验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基础服务。”
这一项,小陈很符合。
听带队的冬梅老师说:小陈还自己去了解了盒马生鲜的专职配送员的工作,打听工资多少,并评价:‘这个工作钱多,累点也愿意。并毛遂自荐说:‘我会骑电动车,可以用手机’。’”
但是这样有干劲的青年,因为智力上轻微的障碍,面对的却是职校毕业后无处可去的境遇,可能只能整天在家刷手机,或是到处游荡,无所事事。或是最多是去阳光之家做一些过分单调的工作。
陈戎东向小星回忆了这样一件事。
“我们这个项目刚招募的时候,第一个来的,是个脑瘫的伙伴。他原来是松江特殊学校毕业的,之所以过来想要参加这个项目,是因为‘我不想一毕业就进养老院,不想一毕业就等死。’他在学校里是十分努力的一个人,参加各种比赛得奖。但是他说:‘现在只能混你们孤独症的圈子。因为只有你们孤独症有这种机会。’比如他会到一些公益组织冒充孤独症青年参加活动、拍照片。”
“只要你接触一下这个群体,就能看见很多这样的人。”陈戎东说。
这是一群特别容易被认为是没有就业意愿的人,但是小星和他们待了一天,发现他们其实都在主动地寻找,好奇地探索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
2.
多方默契形成的平衡点
反而成了心青年就业路上
的“铁板一块”
当下各类组织发起的烘培坊、咖啡厅、酒店布草等就业机会固然可贵,但每个项目能容纳的心青年也仅是个位数。
残障人士就业是政府一直想要推动的,但心智障碍者的就业,所需要的前期投入和系统性支持更多。其搭建过程缓慢艰难,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不仅心青年的就业支持本来就很难,而且他们还面临着放弃就业意愿的福利诱惑。
心青年领重残无业证,意味着一个月有几乎等同于本市最低工资的补贴,且有100%医疗保险保障。
这种优渥的福利政策,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心青年的就业——
就业这道路未知又冒险,为何不选长期有保障的重残无业补贴?所以就算孩子有工作潜能,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也会尽早申请“重残无业”,放弃积极的就业尝试。
即使有人真的期待他们,又如何找到契合的企业呢?
事实上,世界上有许多跨国公司,正在主动招募“神经多样性”员工。
与“你好,心青年”项目举办几乎同一时间,上海浦东新区,知名软件公司SAP正在为全国20名孤独症青年提供坚持了9年的就业培训。
来源:公众号 SAP天天事
所以在陈戎东看来,500强跨国企业林立的上海,并不缺少想要聘用心智障碍者的企业。
缺少的是心智障碍者和企业之间的平台。
陈戎东曾见过一法国企业,想要在上海招聘心智障碍者为员工,但是遍寻不到。
除了低期待,和缺平台以外,还缺少持续的就业支持。
即使心青年能够入职企业,因为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制造的“种种麻烦”,让企业决定停止雇佣。也导致以后其他的心青年无法入职。
“你好,心青年”的带队老师在督导过程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一个22岁的孤独症青年,在一家企业做清洁工作,稳定了10个月,后来发现他在厕所清洁中,会不带手套就去拿卫生纸,因为没有后续的就业辅导支持,合同期满后,企业没有再与他续约。
还有一个孤独症青年,在家具厂里做打钉子的工作,因为同事和工作内容的变动,他不知道怎么表达压力,新的同事也不了解该怎么跟他沟通,紧张的时候,他经常去上厕所,或者突然躺在地上,最后他自己提出了辞职。
心青年的持续性就业,离不开就业辅导员的专业服务。
3.
砸开一条缝
认识、培养、期待ta生发的眼睛,
在哪里?
首先,“敬业”的意识经由就业辅导员贯穿在了课堂设计中。
出发前的沟通会上,就业辅导员冬梅、林林,就测量时的重点进行了强调。每个项目,都要精确到毫米。
在老师的“坚持”下,马路上的窨井盖孔洞也不被放过,测量其宽是否超过1.5cm很重要,因为超过1.5cm,轮椅轮胎就会陷进去。
除了专业意识的“灌输”,他们也需要认可和反馈。
第一天,冬梅老师在群里和组员们发信息,他们并不会回应,第二天她问学员:你们是没有看到,没有理解,还是不习惯有人等着你们回复?后来发现,是他们不觉得自己的回应会被重视和期待。
经过沟通,到了第三天,她发现大多数人都可以回复她了,而且很有礼貌,见到她还打招呼。
有一天她换了一条裙子,一个女生学员看见了说:“老师你这条裙子好好看。”
改变在悄然发生。
尤其令冬梅老师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位孤独症青年:
“有一个自闭症青年小智(化名),假面骑士画得非常好。尤其喜欢动漫cosplay(角色扮演)。他的头套,盔甲,连里面的红色衣服都由他亲手制作的,尺寸完全贴合他的身材,我们惊叹他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学习,是怎么做到的?他做的木头小刀,除了不是铁的,和真的一模一样,做工非常精细,有弹簧,可折叠,一按就开,像艺术品一样。
他对雕刻,画画,手工的热情和专注度,对身边的人极具感染力,让老师们羡慕不已。
其实刚开始他可是爱说怪话的奇怪青年,诸如‘我带了一把手枪,我要用刀子扎屁股’。但是当他发现有人愿意听他讲他做的玩具,欣赏他的画作,第二天他揣着一只鸟就来了,竟然是用蓝色垃圾袋和一根树枝,一根橡皮筋做成的。他向大家展示怎么让他的鸟飞起来,我们围着他在长廊上不断试飞。那天他一句怪话都没说。”
在老师们带头的欣赏下,第三天第四天,小智又带了自己做的动漫玩具。
第四天他来得很早,拖着一包巨大的黑色袋子过来,满头大汗。
”我们很好奇是什么?原来是把他做的cosplay衣服都带来了。但他说:‘不要告诉我妈妈,我妈妈不让我带出来。’因为他的爸爸妈妈担心他带出去穿上可能会吓到别人。“
冬梅老师回忆说。她接着说:
”那天40多度的天气,他穿好了自己做的衣服去拍照,穿得严严实实的,很热。我怕他中暑了,说展示一下就可以,他却沉浸在各种摆pos和展示中,直到我们告诉他不拍了,要去吃饭,他才脱下衣服。”
小智画的画,此前没有学过画画,空间感很强。
一旁听冬梅老师讲述的陈戎东说:“对于有这样有典型优势的人,不被人知道太可惜了。需要现在开始有人,按照他的兴趣去做职业规划,刻意把求职过程中,环境的交往原则告诉他才行。”
职场中也会有突发情况。
比如,之前的测量工作中,遇到过商场保安不让测的情况。大部分学员受阻后选择不再沟通。
复盘会上,冬梅老师和林林老师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冬梅老师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比如打电话找他,把工作牌藏起来,说自己时顾客。她强调,在工作中,不管什么方法,面对拒绝,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就这么算了。
在这场讨论中,一个女生讲述了自己在理发店遇到插队后和经理投诉,得到正常排队安排的这件事,冬梅老师对她进行了表扬。
为何这么强调“发声”的能力?
冬梅老师说:
“心智障碍群体,他们可能从小被保护得太好,要么生活场景单一,不善表达自己,维护自己。如果选择不说话、不吭声、或者放弃,那我觉得对他们的内心是会有打击的,他们没有办法满足自己的需要。像和理发店经理讨说法的女生,如果她不为自己发声的话,其实内心会可能难过很久,会越来越不敢发声,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
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止是为了让工作顺利进行,也是为大家“发声”。
陈戎东说到:“之所以和他们一起做无障碍评测,就是为了让他们有机会成为一个倡导者、志愿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受照护的人。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所有需要无障碍环境的人,去推广无障碍理念。这个意义是不同凡响的,因为他们的形象是积极正向的。”
无障碍测评师,不仅是一种职业可能,也是职业素养的培训地,同时也是心智障碍者为自己,为别人发声的机会,一石三鸟。
“你好,心青年”项目希望借此,敲开一道缝隙,让他们的工作意愿像芽一样破壳而出,向更多的方向伸展开去,而不是永远埋在铁板之下。
采访、编辑 | 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