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复合体触诊解剖学(二)

文摘   2024-06-05 20:47   四川  

CPPC技术研究与应用-基础理论

肘关节复合体

触诊解剖学


深入了解肘关节解剖结构(二)





今天我们来继续上篇文章未涉及的两部分内容:一是肘窝内部神经血管束的触诊;二是起自肘关节肱骨内上髁的腕屈肌的触诊。





01

肘窝神经血管束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详细描述了一部分肘关节肌群的触诊方法,包括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和旋前圆肌,因此我们已经能够定位肘窝。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如何触诊肘窝内部的神经血管束,以帮助我们在处理肘关节肌肉时避开这些脆弱的软组织。

(1) 肱动脉

上一篇文章已经讲述了如何找到肱二头肌,在肱二头肌内侧缘稍后一点,可以触及肱动脉。触诊的手指可以轻微地屈曲,施加中等强度的压力,可以感受到肱动脉的搏动。如果治疗师不能确定已经找到的是肱动脉,可以在认为是肱动脉的那个点加压,然后感受腕部动脉搏动情况来确定。如果腕部动脉搏动减弱,说明加压的位置就是肱动脉。除了严重的血管疾病外,短时间的血管压迫是没有风险的。


(2)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伴随肱动脉直至进入肘窝之前。我们可以利用神经不会搏动也不会改变腕部桡动脉搏动这一特点来区分正中神经和并行的血管。当施加稍大的压力于上臂时,位于肱骨中段的正中神经在手指横向拨动下会产生前后滚动的感觉。在这种体位下,通过伸肘,必要时可以加上伸腕来牵拉正中神经。这个时候触诊手指就可以感受到神经变得更加紧绷。这样做对患者是没有风险的,因为外周神经可以很好地抵抗短时间中等强度的压力。


02

腕屈肌


01/ 肱骨内上髁

沿着肱骨干向远端触诊,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肱骨变宽并形成一个锐利的边缘,即肱骨的内侧髁上嵴,边缘的顶点为肱骨内上髁,这是触诊前臂腕屈肌的起始位置。


02/腕屈肌

要快速定位前臂的前侧肌群,可以利用以下小技巧:首先,将要触诊的前臂置于轻微屈曲的肘关节位置。接着,将左手的大拇指与食指交汇处放置在肱骨内上髁的位置上,手指轻轻张开放在前臂上。在这个姿势下,每个手指除了小指外,都代表着一条起自内上髁的肌肉的位置和走行方向。要注意,虽然旋前圆肌同样起自肱骨内上髁,但不具有屈腕功能。


肌肉的实际位置可以通过肌肉收缩来进行确认:

(1)当患者前臂用力旋前到最大程度时,旋前圆肌肌腹会在触诊手的拇指下变得明显。

(2)桡侧腕屈肌沿着示指指向走行,随着腕屈曲伴随桡侧偏,该肌肉的肌腱在前臂远端会变得很明显。

(3)尺侧腕屈肌沿着无名指指向走行,当腕屈曲伴随尺侧偏时,会激活这块肌肉。

(4)如果有掌长肌,它位于前臂中部,沿着中指指向走行。

通过这些技巧,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前臂的前侧肌群,为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偏瘫患者常表现出上肢屈肌张力增高或肌肉长度短缩的情况,因此在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正确触诊这些肌肉的张力和长度有助于治疗师进行针对性的肌肉松解,从而纠正上肢的对位对线,进一步促进正确和高效的上肢运动例如够物和抓握。除了肌肉之外,本文我们还学习了肱动脉和正中神经的触诊方法,这可以帮助治疗师在处理肌肉问题时避开这些重要结构,确保治疗安全。






素材来源|CPPC技术团队

文字编辑|宋慧妍

图片、编辑排版|赵敬予 陈耀泉

责任编辑|江汉宏



中枢传导通路与姿势控制技术(Central Pathway & Postural Control,CPPC),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高强教授团队提出:应用神经科学理论解析患者功能障碍,以姿势控制的中枢神经传导通路内在机制与外在表现为核心,以中枢激活和抑制为基本方法,通过康复训练和神经调控等多种形式进行以姿势控制为中心的康复治疗技术。详情介绍请点击“华西神经康复治疗CPPC技术简介


CPPC技术研究与应用
分享关于华西康复神经物理治疗技术--CPPC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