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之美,究竟美在何处?

体娱   2024-10-19 18:52   北京  
在皇家园林圆明园里种植水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天生娇贵的杨梅需要怎样实现其采摘、运输与保存?曾让大文豪苏轼写下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主角荔枝又是怎样完成从古到今的繁育蜕变?闻名遐迩的佳肴“牛撒撇”的灵魂食材来自水牛的哪个部位?近期播出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就为观众揭开了这些“既熟悉又陌生问题”的答案。
说是“熟悉”,是因为上述问题所涉及的作物是我们祖祖辈辈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生产生活中所司空见惯的、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而之所以又说是“陌生问题”,是因为这些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所凝结的智慧和文化鲜有人进行系统复盘,此次《农耕探文明》就是以这些日常农业生产生活中所常见的作物为点,深入挖掘以其为核心的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下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功能价值,从而形成一个个文化族群,聚点成线,集线成面,首次系统展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创新成果,生动呈现出中华农耕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和新时代的魅力风采。


美在其形:色形意动

充分展示农耕文明的意象之美


在广东增城区竹园村,航拍镜头拨开重重云雾,好似揭开神秘的面纱,栉次鳞比的民居和成片的荔枝林逐渐清晰开来,镜头忽而又拉进,老旧的民居门口坐着摇椅的老大爷一边看着火炉上煮着的吃食,一边伴随着录音机传出的悠扬曲调打着节拍,“荔枝,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团儿,入口甘美……”该集的主角“荔枝”就这样在这幅闲适淡然、充满烟火气的画面中登场了。
不止是荔枝,在纪录片《农耕探文明》的镜头里,仙居杨梅、广昌莲花、京西水稻,甚至是高黎贡山上牛群在水草丰美的牧场上撒欢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讲究的配色与构图,虚实动静的结合,甚至是那几声恰到好处的鸡鸣狗吠、牧牛吆喝与清脆的树枝攀折声,都为农耕文明的叙述增添了几分东方意境与灵动之美。
一美在其色。在《农耕探文明》里,农作物果实、花叶的自然色彩都得以被充分展示出来,鲜红、翠绿、金黄、莹白……再辅以渐变、撞色等美术手法,不仅有利于突出农作物的鲜美与活力,同时还增加了镜头的层次感、纵深感和视觉冲击力。
如在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一集里,一望无际的广阔土地上,金黄的稻田与远处的茂林远山遥相呼应,更显连绵与富足,丰收的喜悦全都融化进了这耀眼的金黄中。
二美在其宏。翻滚的云海、满塘荷花的“朝开午闭”、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节奏以及日升日落间人们的辛勤劳作,大量延时镜头的使用在增加时光流逝感、突出季节更替和万物生长的同时,还带给观众一种气势磅礴、直抒胸臆的美感。
除此之外,航拍镜头也让作物生长的地理地形、生态环境得到了充分展示,它们或依山傍水自然和谐、或重峦叠嶂奇骏秀伟,而作物自身种植的疏密排列,也在视觉上构成了恢弘的线条与平面几何的美感。
三美在其微。剥开荔枝壳,莹白的果肉上渗透出剔透的点点果汁,让人不禁口舌生津;丝丝杨梅果肉在光影的作用下鲜艳饱满、灿若繁星;绸缎般细腻的白色莲花瓣里,采蜜授粉的蜜蜂腿上挂满了金黄的花粉球,在微距镜头下,农耕文明中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微小细节尽收眼底,让人不由自主的惊叹大自然物种的神奇。
四美在其动。蜜蜂振翅、白莲颔首、茶叶起舞、酒花飘香,柴火作响、农人低语、鸡鸣狗吠……这些动态好似水墨留白,为静态的农业景观增添了人文气息,晕染出烟火松弛闲适之意,三维建模、相机追踪、手绘等技术手段的加持,更是科普化解读了传承千百年的中国农耕智慧精华所在。

农耕文明之美,美在其色其形好看,也美在意境悠远,《农耕探文明》让久居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人们,能够在一花一果、一蔬一饭间品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氛围,感知农业文化遗产的“新中式美感”。


美在其用:物尽其用

系统总结农业文化遗产的实用之美


一株莲,经过数月的生长,其根茎莲藕可做菜果腹,也可制成藕粉食用;莲花可作景观赏心悦目;采收的莲子经过炒制,外脆里糯,清香爽口,被颂为滋补之宝;被剔除的莲芯在晾晒烘烤后备为清心降火的草本之选;嫩荷叶制作的荷叶茶拥有独特的色泽和清雅香气;脱粒后被晒干的莲蓬可作燃料,为莲子的烘烤提供热量;甚至是那些曾被遗忘的莲籽壳,也能经过晒干碾碎,化作培养人工菌的有机基料,重焕生机……
以莲为业、以莲为食、以莲为饰、以莲为荣,这是世代莲农以辛勤与智慧挖掘出莲身上的重重宝藏,也是农作物物尽其用的典范,这种实用之美是实践体验、是物质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作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又如在浙江仙居,仙居人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就巧妙合理地在不同高度的山地环境中,配置杨梅、土蜂、茶树、仙居鸡等生物品种,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层次化、立体化,形成了今日独特的古杨梅复合种养系统。
而在广东岭南,一颗小小的荔枝通过不可计数的诗歌、绘画、陶瓷、美食等文化瑰宝承载着广东地区跨越千年的产业风貌、民俗生活,可以说一部岭南荔枝史,凝聚了岭南农耕文化的传统和荣耀。
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农耕文明的探索,源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强大根基,其探的有劳作技艺,也有发展成果,纪录片《农耕探文明》在展现不同地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创造和传承农耕文明动人故事的同时,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做出了具体阐释,其体现出的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实用之美,也是劳动的奋斗之美、和谐之美和创造之美。


美在其智:溯源知远

深度探索文化传承背后的智慧之美


农耕文明的美,不止在于其风物之貌、其所蕴含的衣食住行用途实用之美,还在于其所凝结的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智慧之美、脚踏实地改善进取之美中。
每一项农业文化遗产,背后都折射着一个地域、一个群体发展的文明,一亩荷田、一棵古树、一粒种子,背后所承载的是智慧的创新和精神的接续。
于是《农耕探文明》将这种智慧之美、脚踏实地改善进取之美,从广昌莲田与鱼、泽泻、水稻等动植物的轮作、套养、套种中体现出来;从广东岭南人们巧妙利用平腹小蜂的特点“以虫治虫”防治荔枝蝽蟓,守护荔枝古树的默契中体现出来;还从浙江仙居人在古杨梅树下种茶、喂鸡、养蜂的共融共生中体现出来……这种美,是真正生发于劳动人民的。
而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自下而上的智慧凝结在今天也吸引了一批年轻的身影去探索钻研,用更加科学的手段去发扬光大。
北京城的八一学校地处海淀三山五园地区,其墙外曾是京西稻的种植地。今天,围绕京西稻开发丰富多彩的学研课程,成为八一学校的教学特色,插秧、收割成了师生们窗外课堂的一种特殊打开方式,耕读传家的祖训也在这里悄然传承。

农耕文明需要探索,也需要传承。
八一学校是这样,繁育荔枝新品种的农技专家马锞是这样,以代养模式育种、扩繁槟榔江水牛的保种场场长杜平也是这样。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不断探索钻研、接续传承,中华文明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草也青青,木也欣欣,中华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灵魂发源,其所表现出来的色形之美、实用之美与文化之美本身就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成果。《农耕探文明》通过一地一人一事一景,将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的故事融入到现代审美中,把对土地的热爱,对作物的重视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保护传递给大众,为观众熬制出一道兼具美感与人文情怀的文化大餐。


—END—



推荐阅读:
青少年内容产业驶入深水期,优酷少儿继续领航
红蓝撞色还能这么玩儿?盘点“微醺”烟台的五重发酵亮点
回望75年风雨兼程,国庆档纪录片如何深情书写家国故事?





深度文娱
文化•娱乐•传媒•影视行业的动态追踪及深度分析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