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解剖及功能
肩锁关节的构成:
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锁骨肩峰端的关节面。 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喙肩韧带。 斜方肌和三角肌的腱性部分。 关节滑膜、纤维关节囊、20%个体含有关节软骨盘结构(增加两关节面相互的适应性)。
02
肩锁关节的活动
微动关节,参与肩关节的联合运动。 锁骨末端关节面在肩峰上的滑动、肩胛骨在锁骨上的旋转。 外展、关节面相互靠拢、旋转。 如仅切断肩锁韧带,则仅出现半脱位。 如同时切断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可出现全脱位。
03
肩锁关节脱位概述
Dislocation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为一种常见损伤,多发生于青壮年,约占肩部创伤脱位的12%。
一般均具有明确的外伤史。最常见的是跌倒后直接暴力作用于肩部所致,其次为手臂撑地造成的间接损伤所致。
肩部受力后肩部向下方移位,而锁骨内侧端受第1肋抵触不能继续下移,应力集中在肩锁关节和喙锁韧带,造成该关节不同程度的损伤—撕裂伤、半脱位或脱位。
04
损伤机制
直接暴力:侧位摔倒,上臂内收,患肩直接着地。多见,例如骑摩托车摔倒,踢足球摔倒等。 损伤顺序:肩锁韧带、喙锁韧带、斜方肌和三角肌筋膜。可同时合并锁骨、喙突、肩峰的骨折。
间接暴力:上肢伸展位摔倒,手部着地,外力传导,肩胛骨上移牵拉损伤肩锁韧带。少见,牵拉或坠落伤。
01
诊断
仔细查体。 正确的影像学检查。 症状:肩部疼痛,患侧上肢上举或外展时疼痛加重。 体征:肩锁关节局部压痛或出现畸形。肩峰外侧端隆起,向下推压出现反弹性的琴键征(piano sign)提示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部分患者出现斜方肌前缘肿胀和压痛。
02
X线检查-投照体位
胸片
肩锁关节:中心线对准肩锁关节。 应力位:Bossart等研究表明检出率并不高,故不推荐常规使用。 Zanca位:避免肩胛冈与肩锁关节重叠。
03
分型
Allman分类法1967,三型。 Rockwood分类法1984,六型:分型指导治疗,利于判断预后。
04
临床表现及损伤分型
Ⅰ型没有肩锁关节移位,局部有压痛,肩锁韧带伸展位,小裂口,喙锁韧带无损伤。 Ⅱ型肩锁关节半脱位,局部剧痛,肩锁韧带和关节囊断裂,喙锁韧带保持完整。 Ⅲ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同时断裂。肩锁关节及喙锁韧带部位强烈的疼痛,肩胛骨和上肢骨向下方移位,锁骨外侧端上的皮肤像帐篷样突出。
05
X线诊断
肩锁关节间隙。 肩锁关节线(一连续的轻弧线关系),在肩正位和胸片正位上均为连续轻弧线,不受体位和投照角度的影响。
01
非手术治疗
Ⅰ型:冰敷、固定、消肿止痛对症处理。伤后48-72小时冰敷消肿,支具或吊带固定5-7天,对症服用NSAIDs。只要症状减轻即可尽早行轻柔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
Ⅱ型:治疗原则同Ⅰ型,只是治疗时间略微延长。支具固定1-2周。部分患者存在轻微畸形影像美观。或伤后出现肩锁关节退行性改变,若症状不减则需行关节镜下修复或开放行锁骨远端切除术。
Ⅲ型:有争议,仍推荐保守治疗,原则同上。对上肢活动范围及应力长期高于常人的投掷运动员来说,推荐手术治疗。
02
手术治疗
适用于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术后患肢颈腕吊带悬吊保护。 6周内进行肩关节主动辅助性功能练习,6周后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 缺点是锁骨钩有诱发肩峰下撞击的风险,一般需术后6个月以内取出。
喙锁间加压螺钉内固定和喙锁韧带缝合术。 有因加压螺钉松动滑出,肩锁关节脱位复发的报道。 对老年人存在喙突骨质疏松者慎用。
利用韧带移位修复方法重建肩锁间结构,恢复喙锁间稳定性。 Neviaser于1952年报道。
将喙肩韧带肩峰端切断、游离后移位到锁骨上,重建喙锁韧带。 操作简单,不需内固定。 Weaver于1972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