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使人们更加友善

财富   2025-01-29 19:02   北京  


 
作  者:马特·里德利
 来  源:摘自《理性乐观派》、人文经济课堂





经验证据清楚地表明,自由贸易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带来更多的慷慨和合作。
“最后通牒游戏”是经济学家为测试人们的自私程度而发明的恶毒游戏。游戏要求一名玩家与另一名玩家分享一笔意外之财,但如果第二名玩家拒绝,这笔意外之财将被全部取消。你应该分享多少?当秘鲁的马奇根加部落的人们被要求玩这个游戏时,他们表现得很自私,只想分享一点点意外之财。不远处的厄瓜多尔的阿丘阿尔人则慷慨得多,他们几乎把一半的钱给了另一名玩家——这大致就是发达国家人们的反应。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马奇根加人在很大程度上与市场和商业隔绝。阿丘尔人习惯于在市场上与陌生人进行买卖。哈佛大学人类学家乔·亨里奇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发现全世界15个小国社会都出现了同样的模式。人们越融入商业世界,就越慷慨。正如作者之一、经济学家赫伯·金蒂斯总结研究结果时所说:“广泛使用市场的社会会形成一种合作、公平和尊重个人的文化。”  
自由贸易意味着合作
这对于孟德斯鸠(他曾谈论过“甜蜜的商业”)、伏尔泰(他曾惊叹于伦敦证券交易所场内“犹太人、伊斯兰教徒和基督徒”的友好合作)、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理查德·科布登(工业革命初期自由贸易的激进倡导者)来说,都并不感到意外。
科布登说:“自由贸易是上帝的外交手段,没有其他可靠的方法可以将人们团结在和平的纽带中。”他说得对。最近的研究证实,商业是和平的主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可以带来国家间的和平,而民主则不会,” 土耳其伊佩克大学的法鲁克·埃克梅克奇总结道 。大量证据表明,市场不仅使人们更富有,还使人们更友善,更少发生争斗,更愿意互相帮助。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普遍认为,任何走向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的举措都会走向自私、冲突和贪婪,而国家却是一切善意的源泉呢?上周,丹尼尔·汉南在外交部成立了自由贸易研究所,批评人士批评它是一项不合时宜的“硬脱欧”举措,尽管自 1846 年以来,自由贸易一直是英国政府的追求目标。正如利亚姆·福克斯在启动仪式上所说:“早在脱欧和欧盟成立之前,英国就是全球自由贸易的捍卫者。”
汉南的批评者,例如具有误导性名称的“开放英国”运动,暗示自由贸易在另一方面是不友好的:它会导致福利标准降低,但这显然是无稽之谈。自由贸易的新西兰或保护主义的委内瑞拉的福利更差吗?韩国或朝鲜的福利更差吗?新加坡或缅甸的福利更差吗?自由贸易与高生活水平(包括高福利标准)之间的相关性是紧密而因果的。政府对社会政策的干预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自由贸易意味着富裕
过去50年来,世界人口的极端贫困率从50%以上下降到10%以下,这令人震惊的富裕程度,如果没有自由贸易及其带来的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一位严肃的经济学家否认这一点。二战以来的世界贸易自由化不仅让世界变得更加富裕,而且让世界变得更加健康、幸福和友善。如果千禧一代觉得这难以置信,那么也许他们应该要求教授给他们一些不那么受马克思启发的读物。  
啊,留欧派是这么说的,但看看庞巴迪的案例。在美国重商主义法规的帮助下,大型波音公司欺负在贝尔法斯特拥有重要工厂的竞争对手加拿大飞机制造商,提醒我们需要留在欧盟,这样我们才能抵制这种策略。这一论点有四个问题:第一,我们现在在欧盟;第二,留在欧盟并没有使空客免受与波音的类似纠纷;第三,英国与美国有着强大的国防联系,因此可以更多地依赖美国而不是布鲁塞尔;第四,也是最令人信服的是,小国在世界贸易中的表现优于大国。看看新西兰、冰岛、新加坡和瑞士。
请记住,欧盟和美国已经讨论了三分之一世纪的自由贸易协定。它总是与双方的保护主义利益相抵触:意大利纺织品、法国电影、美国飞机。在欧盟之外,作为所有主要经济体中保护主义程度最低的国家,英国早就与美国达成双边协议,禁止对制成品征收单方面关税。
庞巴迪案表明,反倾销的旧方法在一体化国际供应链的世界里行不通,其影响可能遍及全球,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它无助于证明贸易集团的合理性,但强调了恢复世界自由贸易动力的必要性,而这种动力目前正处于停滞状态。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010年,G20国家设置了约300个非关税壁垒。五年后,这一数字增长了四倍。
至于国内政治,市场和企业的拥护者需要重拾科布登、李嘉图和斯密的激进主义。近年来,不知何故,我们让独裁者将自由贸易重新定义为倒退的一步,压迫工人,但自由贸易创造了就业机会并提高了工资。这是有史以来最激进、最自由的理念:人们应该可以自由地随意交换商品和服务,无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村庄、城市还是国家,政府都无法阻止他们。
保守党无法通过模仿工党居高临下的家长制来与工党竞争。他们应该为年轻人提供比陈腐的国家主义更具革命性、解放性、平等性、颠覆性、合作性和民主性的东西。这就是自由。
转载自《理性乐观派》

特别声明


以上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公众号为非营利性平台,刊发文章仅作学术交流使用,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

对本公众号原创之文章,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于公众号“经济学原理”及作者姓名。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

对非本公众号原创之文章,任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请向原创公众号或/及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



经济学原理
本公众号为《经济学原理》课程的配套微信,也是《经济学原理》教材的移动端配套。
 最新文章